摘要:为规范淄博市网络交易经营行为,持续优化网络消费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淄博市市场监管局于“五一”期间(4月15日―5月6日)开展了专项网络交易监测。累计排查网络交易主体33426家,其中,淘宝、抖音、京东、微信、1688、美团、饿了么、苏宁易购等平台19
鲁网5月19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李宁)为规范淄博市网络交易经营行为,持续优化网络消费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淄博市市场监管局于“五一”期间(4月15日―5月6日)开展了专项网络交易监测。累计排查网络交易主体33426家,其中,淘宝、抖音、京东、微信、1688、美团、饿了么、苏宁易购等平台19355家,自建网站10038家,App4009家,第三方交易平台18家,本地交易平台6家,涉及商品124.2万件。
重点对热销商品、农村伪劣食品、植物油价格异常、直播间交易行为、电动自行车及配件类产品、平台合规运营等进行监测,发现涉嫌违法违规线索35条。从违法线索类型看,涉嫌虚假宣传13条,占比37.1%,其中包括普通食品、化妆品、服务类商品存在夸大功效、误导性成分说明、违规标注专利等典型问题。涉嫌未亮证亮标7条,占比20%,涉嫌禁止宣传4条,占比11.4%。
下一步,市局将采取三方面措施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加大网络交易主体合规指导力度,重点宣贯《山东省网络直播营销合规指引(试行)》《淄博市市场监管领域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合规指引》《淄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放心消费直播间工作指引》等规范性文件,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引导网络交易主体合规经营。加大网络监测监管力度,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平台网络交易监测力度,优化网络监测靶向度,提高重大违法违规线索的发现查处力度,持续强化网络市场监管执法办案力度。加大平台经济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力度,汇总梳理投诉举报、网络监测、舆情反映、平台自查等渠道信息,建立健全排查整治任务台账,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大整治力度,集中纠正一批不公平、不合理的平台规则,整治一批不合理、不透明的收费问题,规范淄博市平台企业和直播电商经营者、主播、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
同时,结合近期投诉热点,淄博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从网络平台购物需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选择正规平台。消费者应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正规平台官方网站、小程序、APP进行消费,避免通过不明来源的渠道购买商品或服务。在交易前,请核实商家的营业执照、经营资质等信息,确保其合法合规。优先考虑官方认证、品牌授权、放心消费等类型店铺。
二是核实关键参数。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要详细了解商品信息,包括产品参数、材质、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警惕商家夸大宣传或虚假描述商品性能、功效等情况,避免陷入消费陷阱。切勿购买“三无”劣质商品。在购买保健食品、药品时,通过外包装的“蓝帽子”“OTC”等了解类型与用途。
三是留意商品价格。建议消费者在下单前,关注已购消费者对商品及卖家的评价,留意日常价格,对比活动前后价格差异。仔细阅读平台网站和商家的促销规则,关注促销价格的条件和活动期限,警惕“限时秒杀”“好评返现”等促销诱导,谨防落入低价不低、打折没少的圈套。
四是保护个人信息。消费者应重视个人信息保护,非必要不提供详细住址,不轻易向商家授权,不向陌生人提供自己的银行卡号、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警惕点击钓鱼网站、虚假链接等,防止因个人信息泄露引起网络消费安全隐患发生。消费者丢弃快递包装前,务必清除或涂抹面单上的个人信息。
五是依法理性维权。消费者购物完成后,要及时保存好订单截图、支付凭证、聊天记录、发票等购物凭证。若发现所购商品存在问题或其他纠纷,应尽快与商家、平台客服联系,或通过12345平台进行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811076来源:鲁网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