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第30届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上):前瞻力量 锐艺先锋

B站影视 2024-12-12 11:18 2

摘要:「尚仄之夜」——中国国际时装周闭幕式暨2024年度颁奖典礼上,马乖(女)、宋祖耀、马婧思(女)、徐文洁(女)、张恩(女)、杨春林、李清伟、丘依婷(女)、邓晓明(女)、关亚争(女)荣获第30届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

【采访引言】

「尚仄之夜」——中国国际时装周闭幕式暨2024年度颁奖典礼上,马乖(女)、宋祖耀、马婧思(女)、徐文洁(女)、张恩(女)、杨春林、李清伟、丘依婷(女)、邓晓明(女)、关亚争(女)荣获第30届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

设计们勇于打破常规,凭借独特的创造力与敏锐的时尚洞察力在众多设计师中脱颖而出。设计作品既契合当下时尚审美,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本期,我们与第30届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马乖(女)、宋祖耀、马婧思(女)、徐文洁(女)、张恩(女)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以多元视角碰撞启迪灵感的火花,共同探讨时尚未来。

设计师马乖以当代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专注天然、环保纤维在中式形制美学中的应用,以服装为媒介最大程度贴近真实心理为发展内核。

Q&A

CFW:您认为中国国际时装周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怎样的成长平台?参与中国国际时装周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马乖:中国国际时装周27年来见证、引领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显示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时尚行业焕新活力。多年来,时装周彰显文化自信,呈现时代精神的中国设计,不但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国际化展示创意和提升品牌形象的平台,更是积极与全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深度链接,凝聚行业共识,助力品牌塑造新形象。

品牌发布、评奖的经历也是快速自我成长的过程,这是与时装共同促进的机遇,通过与国内外品牌的交流互鉴,在不断加深设计文化融合和艺术审美理解的同时,加快品牌转型设计的速度和路径。在时装周的旅程中也带来了更多合作和商业发展机会,奠定未来发展的方向。

CFW: 您在当前时尚产业的大环境和趋势下,会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马乖:众所周知,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时尚产业逻辑与生态正在重塑,在新的形势下,凝聚共同一致,引导社会资源,顺应趋势是底层逻辑。在这样的环境中,要稳中求进,进中拓深。当然,无论处在何种形势,都会坚守品牌初心。具体发展从围绕以下几个角度:继续拓展营销渠道,注重数字化营销,这是时代需求,更是抢占市场的基础;强化品牌文化与独特性,文化性是品牌得以长久发展的根基,是设计内聚力的来源。独特性则是品牌辨识度的基础,从源头造血尤为关键;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是与时俱进的具体原则,也是产品转化商品的必要因素;注重产品创新与品质,在新质生产条件下加强国际合作,加速国际影响力是品牌发展的目标。

CFW: 您在推动中国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文化科技融合与创新方面做了哪些尝试和努力?

马乖:素白从诞生之初就以可持续发展为品牌奠基。环保天然材质的应用占比90%以上;优化设计结构,不做一次性的快消品,减少废料产生;向消费者推广可持续消费理念,植根环保理念和购物习惯,引导消费者购买环保耐用的产品,减少浪费。文化科技创新方面参与国家纺织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的纯天然花香麻面料项目,获得“中国十大纺织科技”。深入挖掘研究传统文化是素白的使命,与民族文化机构合作,湘西、西藏、畲族等等。推动中国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我认为除了设计理念的可持续、材料可持续和产品可持续之外,同样重要的是人才可持续,未来,素白将着力培养行业人才与本土文化的输出,将有计划、系统地纳入品牌发展计划之中,为中国时尚产业持续造血。

CFW: 面对品牌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压力、创意技术革新等挑战,能为年轻设计师分享一些具体的品牌成长策略吗?

马乖:对于设计师个人重要的是持续的学习与积累,夯实专业基础,提升设计水平,提高自身文化素养。通过研究行业案例、品牌经验、国际趋势,分析国内外成功品牌的发展历程、设计风格、营销策略等,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自己的品牌发展提供参考。建立完善品牌发展机制,前置品牌规划与发展目标,明确品牌风格与定位,打造鲜明的品牌形象等等,通过参加各类展会与秀场活动,拓展和链接国内外产业资源,达成发展共识。开拓多元化的营销模式和思路,与买手店合作,甚至开启跨界合作的矩阵。作为过来人,我认为品牌成长还有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设计师较为容易忽视的层面,就是团队建设与管理,根据品牌的发展规划需求,组建专业团队,如设计师、营销、生产、视觉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激励与管理团队,建立企业组织系统基石。

设计师宋祖耀赋予品牌舒适情怀和浪漫性情,将时尚理念融入传统文化,用自由的语言去表达随性、潇洒的生活方式。

Q&A

宋祖耀:中国国际时装周作为聚合上下游时尚产业资源聚集地,积极推动时尚消费、传播时尚文化,为国内时尚产业的发展贡献了一大批新生代力量的这样的平台,对于设计师来说不管是设计师品牌起步还是成熟企业,都提供了“中国力量”的温度平台。给年轻人机会,让前辈们带领年轻人,给新品牌提供养分,让成熟企业加剧中国时尚产业凝聚力!

参与中国国际时装周,对我来说品牌得到官方认可,也为我的未来设计之路和商业模式提供新的想法,还有就是荣获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不仅让我的社会实践和社会价值得到认可,也让我对未来的计划自信满满。与此同时,品牌也得到了很多合作的纺织企业的生产和产品商业新合作模式等。

CFW:您在推动中国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文化科技融合与创新方面做了哪些尝试和努力?

宋祖耀:品牌的理念就是可持续,可回收,可再生等等,这是我一直为之努力的品牌文化。从东方视角出发,设计一定是落地人的需求,融合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的艺术表达,研发技术和机器,让再生纺织服务品牌,不断创新新的纺织工艺和落地的市场价值。

CFW:面对品牌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压力、创意技术革新等挑战,能为年轻设计师分享一些具体的品牌成长策略吗?

宋祖耀:调研市场一下各个品牌立足的优势在哪?环境优势,设计风格,定位和零售模式……品牌的市场价值在哪?服务于什么类型的服装需求,商家模式的运营策略等。找到属于自己的品牌空间,不管服务服装行业的不同领域,都应该了解市场和了解自己,了解时尚产业的社会发展。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应该更好地服务自己的产品,为需求而生或者为发展而生。让品牌的立足在当下,管理好自己的品牌构架和战略定位!评奖是锦上添花,和品牌价值相辅相成,但是持续性发展一定是拥有一定的行业实力,因此我们年轻人应该在强大市场竞争力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品牌价值所在。

设计师马婧思聚焦女性形象,时装融合了设计师的审美和对于服装高级面料的了解和熟知程度,包括能匹配的所有高级时装生产工艺,以及工匠们的高超手工技艺。设计师希望女性能够在不同领域与时刻持续展现光芒特质。

Q&A

马婧思:这是中国乃至亚洲最高规格的时尚盛事之一,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国内外媒体、时尚界人士、行业专家等关注。设计师能够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获得极高的曝光度,提升个人及品牌的知名度。

能够结识其他优秀的设计师、时尚编辑、造型师、摄影师等行业专业人士,建立起广泛的人脉资源。此外,参与时装周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过程,能够推动设计师在设计能力、创意表达等方面不断进步。

马婧思:我会从产品设计与创新方面深入挖掘个性化需求,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合多元文化与元素;从品牌建设与传播方面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加强社交媒体营销,开展线上线下活动;从客户服务与体验方面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打造全方位的购物体验。

马婧思:我们在材料的选择上积极寻找和采用环保、可再生的材料。例如,使用有机棉、再生纤维、植物基皮革等替代传统的非环保材料。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通过巧妙的设计和裁剪,使每一块材料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通过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向消费者传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价值观。

马婧思:建议尽可能的明确品牌的核心价值和风格,确定目标客户群体。不断挖掘创意灵感,年轻设计师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灵感,关注市场反馈,通过社交媒体、客户评价、市场调研等方式收集消费者对产品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设计方向;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注重产品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小到一颗纽扣的材质和设计,大到服装的整体版型和缝制工艺,都要体现品牌的精致感;积极参与本地和国际的时装周、时尚展会等活动。

设计师徐文洁以东方哲思与自然物质为创作灵感,探索符合国际审美潮流的轻中式高级时装艺术。秉承少即是多的理念,将传统东方美学意境融入现代国际时尚设计。

Q&A

徐文洁:众所周知,中国国际时装周是设计师成长的优质平台,它作为我国国家级的展示舞台,吸引了国内外时尚界的高度关注。首先,平台汇聚了国内外众多资源,有利于品牌方、供应链等对接,极大地拓展了合作机会。其次,时装周期间能获国内外时尚界权威人士的指导、同行的启发,有利于品牌的成长。另外,多样化的商业转化途径,例如与热门互联网平台合作等,可推动品牌发展。

衣曳東方作为AW24、SS25中国国际时装周专场发布品牌,收获颇丰。首先是知名度大增,为品牌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其次是获得了大量行业资源,为后续的创作与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撑。另外,商业机会接踵而至,合作意向不断,实现了商业价值转化。最重要的是得到了国家级平台的高度认可,极大地增强了我做品牌的信心。

徐文洁:首先,注重设计创新。深入研究当下国内外流行趋势及传统文化元素,将其与品牌基因融合到下一季产品研发当中,从设计源头为品牌注入活力;其次,强化品质把控。继续选择国内外高端材质,在工艺方面保持高要求,使消费者切实感受到衣曳東方的品质与温度;另外,拓展线上渠道。借助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开展线上营销,讲好品牌故事;最后,推动可持续发展。在设计、生产环节融入环保理念,采用可持续材质,响应时尚产业环保趋势,树立品牌良好的社会形象与影响力。

徐文洁:在推动中国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确实做了诸多尝试。特别是在选材上,采用再生纤维以减少对传统非环保材质的依赖,从源头上践行环保理念。在设计方面,注重服装的一衣多穿、可搭配性。在文化科技融合与创新方面,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例如AW24系列中一款设计将明清云肩、锁子甲元素以现代国际化语言重新解读,是基于四年前研究生论文研究方向的延续与升华。另一方面,积极拥抱科技。利用3D软件制版和样衣展示,提高了设计效率,且更加直观地呈现设计效果。希望能以自身的这些尝试,为时尚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徐文洁:我想从四个方面给年轻设计师们一些品牌成长策略,希望能有所帮助。首先是市场压力应对策略,定位一定要精准,这要求设计师必须深入调研市场,明确目标客户群体的喜好、需求和消费能力,让品牌定位清晰且有针对性,避免盲目跟风;

其次是性价比把控,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制定出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体系,吸引消费者且保障品牌盈利空间;另外需要创意技术革新策略,持续学习。例如积极关注时尚前沿动态,不断吸收新创意、新技术,融入到品牌的设计当中。尝试与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多元化合作,如科技人士、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等,实现创意、技术等突破;最后是品牌综合成长策略,要建立品牌故事,赋予品牌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通过故事传播打动消费者,增强品牌认同感。并且始终坚守高品质标准,让消费者对品牌建立信任,这是品牌长久发展的基石。品牌成长非一蹴而就,面对各种挑战时积极乐观,心无杂念、保持专注、持之以恒,方能逐步打造出有竞争力、有特色的时装品牌。

设计师张恩坚持对艺术和设计的挑战,追求在舒适和奢华之间、实用与梦想之间的平衡。坚持运用全球顶尖面料、传承传统手工艺,打造时尚服饰,带来更为极具享受的体验感。

Q&A

张恩:中国国际时装周如同一扇通往世界时尚的窗,为设计师们打开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舞台。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够吸引全球时尚界的目光,还能与众多同行进行深入交流,碰撞出创意的火花。

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一直坚信时尚不仅仅是表面的美丽,更是一种表达个性和情感的语言。通过参与中国国际时装周,我能够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融入到每一件作品中。最大的收获莫过于看到这些作品在国际舞台上获得认可,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激励我继续在时尚之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力量。通过中国国际时装周,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设计哲学——用一针一线讲述故事,用每一件作品传递情感。

张恩: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时尚产业中,要持续提升品牌的价值与影响力,关键在于保持对艺术的深刻洞察与不懈追求。作为NUNU NONO的创始人,我认为首要的是“专注”——专注于我们品牌的独特理念与价值主张;其次是“创造”——设计出既能满足又能引领市场趋势的作品,这意味着在产品的研发,创新上必须独树一帜,不断‘精进’。”

我们的设计理念根植于对艺术的深度吸收、学习与创新再造。每一件作品,从线条到肌理,都凝聚着我们对世界的独特理解与表达,它们静静地生长,简洁而有力,展现出一种内在的力量。我们致力于将时装打造为柔软的雕塑,为穿着者构建一个既有形又有灵魂的空间。这些作品不仅仅是衣物,更是经过时间沉淀、历久弥新的艺术品,它们不仅美观实用,还传递着积极的生活态度与环保理念。

张恩:我们以针线为笔墨,深刻诠释东方文化的精髓,将东方的浪漫与现代感巧妙结合,创造出独具魅力的设计语言。通过在国际舞台上的多次亮相,如巴黎时装周和戛纳国际电影节,NUNU NONO成功展示了东方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将东方美学推向世界。尽管前路漫漫,但我们始终坚持初心,不断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面对可持续发展针对全球环境问题,NUNU NONO积极采用环保材料,力求在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通过高品质的时装设计减少资源浪费,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我们相信,“高级时装可以映射出灵魂”。NUNU NONO的每一件作品都旨在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自由与独立,如同钻石般熠熠生辉。我们希望通过服装这一媒介,激发每一个人的内在力量,将自由的思想与独立的灵魂镌刻在生命之中,并将其美好展现给世界。这不仅是NUNU NONO的品牌理念,也是我们对高级时装价值的深刻理解与不懈追求。

张恩:在快时尚盛行的当下,许多品牌通过快速迭代和浅显的设计吸引消费者。然而,NUNU NONO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我们更注重每一件衣服的经典性、必要性和持久性。这种理念面临更多挑战,这里没有对错之分。我们更愿意去做慢的事情,让品牌的核心理念应当始终贯穿于设计和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一件作品都能真正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带来长久的使用体验。虽然“只有很少数的人是生活的艺术家,生活的艺术才是最为杰出和罕见的艺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追求更高的设计标准。作为设计师和品牌创始人,我的生活、设计和品牌都是这种追求的见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建立品牌故事和文化的生命力,从而产生共鸣。

来源:中国国际时装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