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伊朗当地时间周五上午,不少人的手机突然弹出了一条特殊消息,不是广告也不是通知,而是“紧急警报系统的测试消息”,部分手机还跟着响了起来、震个不停。
伊朗当地时间周五上午,不少人的手机突然弹出了一条特殊消息,不是广告也不是通知,而是“紧急警报系统的测试消息”,部分手机还跟着响了起来、震个不停。
这次测试选在上午10点到中午之间,覆盖了伊朗部分城市的用户,官方提前没怎么造势,测试结束后才明确说这只是技术评估,没有实际安全威胁,大家不用慌。
警报是通过手机自带的小区广播技术推送的,不用用户订阅就能收到,伊朗两大电信运营商都参与了这次测试,保证了大部分地区的信号稳定。
不少用户随手把手机上的警报弹窗拍下来,发到了社交平台上,算是给这次测试留了实锤,本来以为测试会一帆风顺,但后来发现也有小插曲。
一些偏远地区的用户说没收到警报,还有人用的老旧手机,只收到文字没听到声音,不过整体来看,测试还是验证了系统的基础功能,至少大部分人能及时收到提示。
如此看来,伊朗这会儿急着测试手机警报系统,根本不是闲得没事干,近期伊以之间的军事摩擦持续了十二天,边境交火、无人机互袭的事情不断发生。
更关键的是六月的冲突,美国直接出手打击了伊朗的核设施,那时候伊朗的公共警报就没跟上,不少民众没能提前做好准备,吃了不小的亏。
高层们还能转移到专用的地下防护设施,普通老百姓只能到处找地方躲,这种差距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中东地区的安全形势本来就复杂,以色列的“红色警报”系统早就实现了全国覆盖,能精准推送风险提示。
和周边国家比起来,伊朗的民防建设确实慢了一步,现在不抓紧补短板,真遇到事儿就麻烦了。
伊朗的民防体系不光预警系统需要升级,避难场所的问题更突出,德黑兰市议会主席之前就坦言,现在只有少数新建的防护设施在“特殊地点”准备好了,具体在哪还不能说。
大部分民众遇到紧急情况,只能往地铁站、地下停车场或者建筑物的地下室跑,这些地方本来不是专门的避难场所,防护能力有限,能不能真正起到保护作用,谁也说不准。
更让人无奈的是,德黑兰已经几十年没制定过全面的防空避难计划了,大家真遇到危险,只能靠自己摸索。
民防机构也意识到了问题,近期一直在重新评估应急流程,光有警报提醒还不够,得让大家知道听到警报后该往哪跑、怎么躲,这才是完整的应急链条。
毫无疑问,这次测试只是伊朗强化民防建设的第一步,官方已经明确说了,会根据这次测试收集到的数据,进一步优化预警系统。
比如解决偏远地区信号覆盖问题,让老旧手机也能正常接收提示,接下来,伊朗还会扩大演练的范围,让更多电信运营商加入进来,争取实现全国无死角覆盖。
后续的演习日程会通过正规渠道提前通知大家,不会再像这次一样有些突然,除了升级系统,制定全新的防空避难计划也提上了日程。
未来会明确避难场所的分布和疏散路线,给民众提供清晰的指引,毕竟警报只是“提醒”,完善的防护设施和科学的避难方案,才是真正能守护民众安全的关键。
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短期内恐怕难以缓解,伊朗这次测试手机警报系统,是面对现实风险的务实选择。
虽然目前民防体系还存在不少短板,但能主动发现问题、着手解决,已经值得肯定。
后续随着系统优化和设施完善,伊朗的民防应急能力会逐步提升,在复杂的地区环境中,为民众撑起一把更靠谱的“安全伞”。
来源:澜史志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