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冬时节,盐城市大丰荷兰花海依旧繁花似锦,香气氤氲。30余种、近50万株百合花交织成七彩花毯,与醉蝶花、硫华菊等花卉铺就成锦绣画卷,迎来了一场文化与自然交融的盛会。
初冬时节,盐城市大丰荷兰花海依旧繁花似锦,香气氤氲。30余种、近50万株百合花交织成七彩花毯,与醉蝶花、硫华菊等花卉铺就成锦绣画卷,迎来了一场文化与自然交融的盛会。
书法大家、国家一级书法师仝相和主席携一众贤达莅临这片浪漫花海,在白俄罗斯国家文联中国首席代表刘瀚锴先生的家乡,共赴自然之约,共话艺术之美。
此次同行的嘉宾阵容星光熠熠:法国印象派国际艺术大赛组委会专家委员、评审委员会主任,兼具国际艺术视野与文化传播担当的刘瀚锴先生和白俄罗斯国家文联中国河南总代表赵财领先生等人全程陪同!
作为土生土长的大丰乡贤,刘瀚锴先生向众人深情推介家乡的文旅融合成果;白俄罗斯国家文联河南总代表赵财领先生,上海市松江区委原常委、人武部政委杨印龄先生,河南省濮阳市原政协秘书长、二级巡视员史庆林先生,上海市书画院签约画师、松江区美协理事熊敏惠老师,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公安局二级高级警长段延堂警官,中国水浒学会副会长窦应元先生,以及热心文化事业的爱心企业家顾正存先生,诸位嘉宾跨界相聚,为花海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漫步于荷兰花海间,立体花坛与景观小品相映成趣,《只有爱·戏剧幻城》的艺术氛围与满园花香交织萦绕。
嘉宾们还专程前往观赏由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先生创作的荷兰水利专家特莱克雕塑,驻足凝视间,雕塑的写实笔触与精神气韵令人赞叹。刘瀚锴先生向大家介绍了这尊雕像的由来!尤其是当年家乡领导专门从上海给远在北京的刘瀚锴先生打来电话!请刘瀚锴先生帮忙设法找到时任中国美术馆馆长的吴为山先生……
刘瀚锴先生随后拔通了著名油画家王荣院长的电话……随后,家乡领导来到北京。和刘瀚锴先生,王荣院长一起与正在参加会议的吴为山先生……最终才有了如今亭亭玉立在大丰荷兰花海的这尊特莱克雕像……
刘瀚锴先生感慨地仝相和主席、杨印龄政委、史庆林巡视员、赵财领总代表等人说:吴为山先生作为世界著名的雕塑大师!他以雕塑为媒介,既展现了特莱克先生为大丰水利事业奉献的初心,更架起了中荷文化交流的桥梁……
仝相和主席这位植根颜体、精研章草,其作品斩获兰亭最高荣誉奖等四十余项大奖的书法大家,面对眼前吴为山先生为特莱克创作的塑像,他频频颔首称赞。他谈到,自然之美、艺术之魂与人文精神本就相通,这片花海将农业生态、文化创意与国际情谊完美融合,恰如书法创作中笔法与气韵的和谐共生,让人感受到“笃行致远”的实践力量。
刘瀚锴先生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曾带领中国艺术家走向巴黎、莫斯科等世界上多个国家的舞台,此次在家乡的花海中,他与嘉宾们围绕特莱克雕塑的文化寓意,畅谈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厚底蕴与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分享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初心与历程。
熊敏惠老师驻足特莱克雕像前,则从美术创作视角,赞叹花海的色彩搭配、景观布局与雕塑艺术的相得益彰,称其为天然的艺术创作灵感库。
各位嘉宾边走边谈,在花香氤氲中交流思想、碰撞灵感,快门声不时响起,定格下一张张饱含笑意的合影,也记录下这场跨界交流的美好瞬间。
此次参观游览,既是一次亲近自然的休闲之旅,更是一场文化碰撞的交流盛会。书法艺术的厚重、国际文化的视野、雕塑艺术的感染力与地方文旅的活力在此交融共生,为大丰荷兰花海注入了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嘉宾们纷纷表示,荷兰花海以花为媒、以艺为桥,既展现了我国乡村振兴的崭新风貌,也为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生动范本。相信这场艺与美的邂逅,必将成为一段跨界交流的佳话,持续助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
来源:百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