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南的超前“高速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09:24 1

摘要:1981年1月,项南受命主政福建。福建和广东是中央赋予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改革开放“排头兵”。此时的福建,虽有自然条件等方面的优势,但“道路不平,电灯不明,通信不灵,自来水常停”,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交通,用时任副省长张遗的话说:“福建的交通运输,像人

1981年1月,项南受命主政福建。福建和广东是中央赋予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改革开放“排头兵”。此时的福建,虽有自然条件等方面的优势,但“道路不平,电灯不明,通信不灵,自来水常停”,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交通,用时任副省长张遗的话说:“福建的交通运输,像人体动脉被堵塞一样,患了中风偏瘫之症。”

1981年2月27日,项南上任后首次下闽南回来,在省委常委“吹风会”上说:“看来改革开放,除了解放思想,就得老老实实搞基础设施,而不是一上来就招商引资。这点,福建同广东是很不相同的。广州、深圳毗邻港澳,条件比福建优越得多,他们的对外开放,一上来就可以招商引资,立竿见影。福建不能这么做,做也做不通。试想,一个能源、交通、电信十分落后的省份,外商怎会有兴趣投资设厂?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埋头苦干,节省每一分钱来搞基础设施。”

△1981年6月,项南在中央召开的广东、福建两省座谈会上作《认真实行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的发言

他审时度势提出,福建要改造鹰厦、外福两条铁路,扩建和新建福州、厦门两个机场,修建福州、厦门两个港口,安装两套万门程控电话,建火电、水电两个电站(后来,省委将之确定为改善福建基础设施、构建新的投资环境的十大重点项目)。

4月22日,项南在福建省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作题为《向福建科学家提几个问题》的讲话,意气风发地介绍了连不少科学家都概念模糊的高速公路,还特别强调,若建成,从厦门到福州300公里不到三个钟头就够了。

他说:“我们要看到搞这种东西(高速公路),都是几十年几百年的事业,不能只看到眼前的问题;要从长远来看,还是应该修高速公路。你还要看到将来发展旅游,高速公路的用处就更大了。”

很快,在项南的极力促进下,“福厦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并从福建交通规划设计院、福建省公路局、福建交通科研所等单位抽调相关人员开展前期工作。与此同时,知名华侨企业家、香港合和集团董事长胡应湘也应邀入闽考察。

在美国学过工程的胡应湘,对在内地开拓高速公路建设很感兴趣。他曾向项南建议,福建沿海的交通,高速公路比拟议中的福厦、温福铁路更应优先考虑,从当时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兴建高速公路也是比较成熟的改善交通条件、促进经济发展的可行经验。项南对此十分赞成,而且在多种场合积极宣传。

胡应湘来闽待了一段时间,花了30多万美元,做了预可行性研究,包括高速公路的走向、初步预算等。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出来后,项南给了交通部副总工程师兼中国公路桥梁总工程师王世锐一份,并虚心请教。

王世锐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系中国著名公路交通专家,曾任福建省交通厅副厅长。这位眼界宽阔的福州籍公路专家,对修建福厦高速公路特别赞成。

经项南邀请,王世锐出于对家乡腾飞的殷切期望,专门赶回福州作报告,从促进沿海经济发展的角度考量,为福建勾勒出一幅高速公路建成后的美丽画卷。

△1985年5月,项南在福建第一条一级公路福马公路的隧道工程修建誓师大会上做动员。

修建高速公路作为口号一提出,就引来不少反对声。项南真要把它扶上马,反对者更多了,道理冠冕堂皇:修高速公路要占多少耕地?福建人多地少,还要不要吃饭?还有,福建山多平地少,地形复杂,修高速公路技术条件不说,光成本就高得吓人。

有人还说,修厦门机场是有道理的,修高速公路则有点多余,项书记真是语不惊人誓不休啊!反对者甚至把状告到了国务院,说项南不实事求是,急功近利。

项南雄心勃勃,决意在旧体制的框架里打开缺口。他为此不得不花时间、精力和口舌,一次次作必要的澄清、解释,并一再主张出外考察的同志多多考察西方先进国家的高速公路。

1984年7月,福建省机械工业厅厅长施今伟给项南写了一个报告,提到他去日本、美国、巴西与外商谈判引进项目,见到三个国家的高速公路发达之情状。

报告中对修高速所需巨资,提出可仿效美国做法,每升汽油附加五分钱,建成后在路口设卡向用户收取,可以很快收回投资,再建其他公路等。

项南看后,当即批示:请计委、交通厅议一议。未料,省计委不赞成,理由主要有两条:收取能源消耗附加费会增加企业负担,省外来的汽车怎么收费?省交通厅反馈的信息,倒是说这个建议很好,但缺乏操作性和可行性。这个建议连同项南的批示都被搁置起来。

然而,项南的高速梦并未因此泯灭。主闽伊始,项南就提出大力改善福建的交通、通信、能源条件,改善投资环境。他为此宵衣旰食,夙夜在公,在一次会议上,他声情并茂地说:“把这些建设搞好了,死了才能瞑目!”

而在他的日记上,依然还为高速公路做着记录:

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四车道可通行2万~10万辆。经济效益:可降低运输成本40%~53%。投资,一般十年可偿还。

经济效益比较:高速公路通行能力高于铁路一倍多;铁路投资高于高速公路三倍多,维修费是11倍。

合理数据:每日夜达到1万辆,修高速合理。

……

△1994年,福建首条高速公路泉厦高速公路动工。图片来源: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网站

1985年12月,在项南催促下,“福厦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了《福厦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但省内仍有意见分歧:有人坚持要建铁路;有人提出先建港口,发展海运;有人再三强调,建设高速公路需要巨额资金,这对于财力薄弱的福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由于观念上的差异,项南支持的“可研报告”和前期工作再次被搁浅。但项南一直没放弃,继续收集海内外的相关资料,直到即将离职,日记上还记着高速公路这事。

1986年3月,项南主持完最后一次省委常委会,来到省委办公厅综合处党支部,参加最后一次党员组织生活会。他再次回顾了自己五年来的工作,说:“今天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但这个句号不太圆满……”确实,项南给福建留下了一些遗憾,或者说,福建给他留下了一些遗憾,这些遗憾中,便有流产的高速公路建设设想。

1988年10月,上海至嘉定18.5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中国内地有了首段高速公路。之后,各地高速公路建设纷纷上马。1994年,在项南和福建各界的翘首期盼下,福建首条高速公路泉厦高速终于全线破土动工。

来源:领导文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