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5岁被裁,简历投出去像石头掉进井,连回声都没有。”上周,深圳南山,前大厂P7王路,在星巴克坐了一下午,对面HR小姐姐只回他一句:岗位冻结。他忽然想起自己这十年,天天加班,把一套老框架做到飞起,却从没想过外面早已换赛道。通变?他第一次认真写这俩字,手都在抖。
“35岁被裁,简历投出去像石头掉进井,连回声都没有。”
上周,深圳南山,前大厂P7王路,在星巴克坐了一下午,对面HR小姐姐只回他一句:岗位冻结。
他忽然想起自己这十年,天天加班,把一套老框架做到飞起,却从没想过外面早已换赛道。
通变?他第一次认真写这俩字,手都在抖。
我也抖。
去年我兼职写短视频脚本,一条爆火,甲方立刻让我复制三十条同套路。
我照做,流量却像水龙头被拧紧。
老板甩话:观众腻了。
那天晚上我回家,把《易经》当闲书翻,看到“穷则变,变则通”,心里咯噔一下——原来我才是那个穷到只剩一套模板的人。
第二天我换招:把脚本拆成三段,先放评论区最高赞的吐槽,再让主播反着演,最后留一个投票。
点赞飙回十万加。
那一刻,我体会到通变不是玄学,是割肉:割掉自己最爱的那一招。
心理学老师后来告诉我,人之所以舍不得割,是沉没成本在掐脖子。
越老手,脖子越粗,掐得越死。
想透气,得先承认:过去立功那套,现在已经变成枷锁。
承认的瞬间,耳朵都能听到咔嚓一声,爽中带疼。
我把这招用在朋友老周身上。
他做线下教培,去年双减一锤,门店倒闭,天天借酒浇愁。
我陪他蹲马路牙子,数车流。
我说:你干了十年招生,最熟的是家长痛点,为啥非得守着教室?
他愣半宿,第二天把课程拆成音频,丢进宝妈社群,顺带卖儿童护眼灯。
三个月后,他回请我喝酒,桌上摆着新名片:家庭场景学习顾问。
还是那批家长,还是那嘴话术,场景一换,钱回来了。
有人问我,通变是不是见风使舵?
我摇头:风是变了,舵得自己造。
大厂裁员、行业猝死、算法一夜翻脸,都是外风。
真正的狠人,先拆自己的桨,再拿拆下的木板钉新舵。
样子难看,但能救命。
怎么拆?我总结了三步,不保证成功,只保证不把自己卡死:
1. 每季度杀一个最熟练的技能,亲手让它退休,空出神经带宽。
2. 把新领域里最low的脏活先接过来,干三天,比看十本白皮书更懂行。
3. 每晚写五分钟“今天哪句判断被事实打脸”,越疼越写,累积一百条,自动长出避雷针。
别喊口号,别追风口,先把自己最值钱那招亲手埋了,再哭坟。
哭完抬头,路就歪歪斜斜地冒出来。
,工资只有原来一半,但技术栈全新,老板允他边学边干。
他说:像回到刚毕业,怕,也兴奋。
我回他:别怕,这次你带着通变的刀,不会再把脖子伸进同一个绳套。
变不是鸡汤,是砍骨。
砍断自己,才能接到下一口活气。
时代不会为任何人熄火,它只会把不肯换缸的人直接炸掉。
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亲手点火、也亲手换缸的狠角色。
来源:刘一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