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的时候,西贝突然被网友骂上了热搜,大家批评他们使用预制菜、定价太高、退卡也很麻烦,连老板贾国龙以前说过的那些显得傲慢的话也被翻了出来,门店的客流量一下子减少了很多,北京和上海的好几家店原本门口经常有人排队,现在变得几乎没人来了,顾客都不愿意去吃饭,生意就冷
9月的时候,西贝突然被网友骂上了热搜,大家批评他们使用预制菜、定价太高、退卡也很麻烦,连老板贾国龙以前说过的那些显得傲慢的话也被翻了出来,门店的客流量一下子减少了很多,北京和上海的好几家店原本门口经常有人排队,现在变得几乎没人来了,顾客都不愿意去吃饭,生意就冷清下来了。
那时候西贝没有对外发布消息,也没有举办发布会,贾国龙清空了自己微博上的内容,在抖音只留下一条视频,外界以为他已经放弃应对,实际上他在公司内部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十月初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一万多名员工在线参与,贾国龙在会上承诺不会裁员,也不会减少排班,还和妻子一起出钱给每位一线员工发了五百元补助,并请来心理老师帮助大家缓解压力,每天晚上九点半,全国八百多家门店的店长都会上线开会,贾国龙亲自进行点评,对表现好的当场发放奖金,这些做法有效稳定了员工情绪。
从10月1日起,西贝做了不少调整,把厨房搬到明档区域,让顾客能直接看到牛肉焖饭和肉夹馍这些招牌菜是怎么做出来的,后厨还装上了摄像头,实时直播给所有人看,员工必须通过食品安全考试和操作考核才能上岗,此外,西贝还下调了菜品价格,三十多道主菜一起降价,顾客平均花费从一百多元降到八十块左右,同时发放了上百万张“满50返50”优惠券,没有使用限制,结果发现,用券的顾客里有七成是老客人,回头客明显增多,北京三里屯、上海虹桥这些门店,周末客流比平时翻了一倍。
有人看到西安和汕头有几家西贝的店关门了,就说西贝是不是不行了,在收缩生意,其实官方解释过,关店是因为租约到期、租金涨得太多,或者一直亏钱,这些都属于每年都会做的调整,2023年他们新开了26家店,也关了14家,2024年新开了39家,关了21家,总店铺数量还在慢慢增加,像海底捞、呷哺这样的大品牌,也一样会关掉一些不赚钱的门店,整个餐饮行业现在都在从以前拼命开店转向更仔细地经营。
政府部门也进行了检查,在2023年10月到11月期间,对西贝门店抽查了七十多次,没有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也没有查出虚假宣传的情况,这说明西贝的供应链和品控基础依然可靠,不是靠嘴上说说,而是实际做出来的。
顾客在意的是能看见现场制作,价格比较实在,吃得放心,西贝用了明档厨房、调低价格和稳定团队这几招,正好对应这些需求,以前大家觉得它价格偏高,过程不够透明,现在能看到厨师在灶台前忙碌,价格也变得更亲民,员工状态也显得从容,顾客自然愿意再来尝试,它没有做什么大动作,也没喊什么口号,就是踏踏实实做好了最基础的事情。
我倒觉得这种沉默应对更聪明,吵赢了舆论不一定能赢回顾客,顾客不是听企业解释,而是看企业怎么做,西贝没急着洗白自己,先稳住内部团队,再调整产品和服务,等风头过去,大家发现它还是那个讲究食材、注重体验的品牌,顾客自然就回来了,这比任何公关稿都管用。
这家餐厅的老底子确实扎实,三十七年积累的供应链、标准和管理经验在关键时刻都顶住了压力,别的店可能靠营销撑场面,但它凭的是实打实的运营能力,这次危机不但没压垮它,反而让它把自己的优势亮了出来,说实话现在很多餐厅缺的就是这种不浮夸、不忽悠、扎扎实实做事的劲儿。
顾客其实很容易满足,只要把饭菜做好吃,价格别太高,服务态度过得去,他们自然会再来。西贝这次做得实在,知道怎么留住人,靠的是每晚九点半开的会,后厨摄像头里看到的忙碌场景,这些日常小事,才是真正管用的办法。
来源:清闲的自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