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风”玫瑰 “拳”力以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09:00 1

摘要:拳击,从不是怯懦者的运动,它要求运动员直面内心的迟疑,更考验果断出拳的魄力。拳击对抗,既是与对手近身缠斗的硬仗,也是与自己的较量。女子拳击运动员在赛场上常以破风之势出拳,又以玫瑰般的柔韧在赛场下收敛锋芒。

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韩嫣然

“加油!”聚光灯下,拳台之上,伴随着选手的每一记重拳,看台上爆发出热烈的呐喊。

相比全运会其他热门项目,拳击赛事的现场观众并不算多,热烈的气氛却丝毫不减。

拳击,从不是怯懦者的运动,它要求运动员直面内心的迟疑,更考验果断出拳的魄力。拳击对抗,既是与对手近身缠斗的硬仗,也是与自己的较量。女子拳击运动员在赛场上常以破风之势出拳,又以玫瑰般的柔韧在赛场下收敛锋芒。

不回避挫折,不掩饰渴望

“金牌真的好漂亮。”在赛后采访区,江苏运动员许紫春轻声感叹。她一手抱着全运会吉祥物,一手紧握金牌看了又看。灯光下,许紫春手中的金牌闪闪发光。

11月10日,在深圳市宝安体育中心体育馆,许紫春夺得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项目第一枚金牌。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在现场见证了她的夺冠时刻——当裁判宣布许紫春获胜时,她高兴得跳了起来,挥舞着双拳,继而平复心情,转身向四周观众深深鞠躬致谢。

“我的目标就是一定要冲金!”在赛后采访中,当被问到赛前是否想过成为冠军,许紫春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这句话。这一刻,她期待了十二年——十二年三次全运会,前两次收获铜牌,此番终于圆梦摘金。

“如果身体情况允许,我感觉还可以冲击一下洛杉矶奥运会。”对未来,许紫春满怀期待。

藏锋于稳,沉着应战

拳击是一项近距离的格斗运动。一拳拳打在脸上、落在身上,连对手一个眼神的闪动、嘴角的微颤,都可能藏着胜负的转机,因此,“稳住”比任何技巧都更显分量。

11月13日下午,拳击女子50公斤级决赛落下帷幕。上海选手吴愉对阵齐昕宇,经过三个回合的较量,吴愉获得金牌。

“在不知道能不能赢的情况下,我敢于站上这个舞台,敢于战胜自己的恐惧心理,我觉得我已经赢了。”在混采区,吴愉语气沉稳地说,“如果再选一次,我依然会坚定地选择拳击。”

这份“稳”,不仅属于台上的选手,也感染着台下的观众。来自深圳的李女士是一名拳击运动爱好者,她全程跟随着本届全运会拳击赛事,无论是亲临现场还是收看转播,一场不落。

“拳击是一项可以释放负面情绪、缓解压力的运动。”李女士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全身心集中在拳击练习上,既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还能在训练后感到心情轻松愉悦。”

拳锋之下,温柔共生

作为职业拳击运动员,赛场上,她们攻势凌厉;赛场之外,记者却看到了她们的另一面。

走下赛场,“00后”陈姿伊展现出属于这个年龄段的活泼与灵动。“她性格内向,但训练起来异常认真刻苦,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教练高振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评价,而此时的陈姿伊则羞涩地站在旁边,与擂台上一往无前的状态截然不同。

“我马上要回家(河北)啦!”刚刚结束比赛的禹立赛难掩激动。10分钟前,她还是那个以重拳锁定胜局的“钢铁玫瑰”、拳击女子66公斤级金牌获得者;下了赛场,她是满眼笑意的邻家姐姐,雀跃地和大家分享自己即将回家的消息。

赛场之上,她们是力量与技巧的化身;生活之中,她们是真实而鲜活的个体。这种美丽与力量的交融,不仅打破了性别的刻板印象,更诠释出女运动员最本真的模样——她们无需被简单定义为“女战士”或“软妹子”,而是拥有多面人生的“斜杠青年”。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