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选美舞台变成战场:以色列小姐、巴勒斯坦小姐与算法制造的仇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07:00 1

摘要:那是一场本应庆祝女性与和平的盛典。泰国曼谷的灯光璀璨,Miss Universe 2025 的舞台上,各国佳丽身着礼服、微笑亮相。然而,仅仅几秒钟的视频,就让这个舞台化作全球政治情绪的火药桶。

那是一场本应庆祝女性与和平的盛典。泰国曼谷的灯光璀璨,Miss Universe 2025 的舞台上,各国佳丽身着礼服、微笑亮相。然而,仅仅几秒钟的视频,就让这个舞台化作全球政治情绪的火药桶。

视频中,27岁的以色列小姐梅兰妮·席拉兹(Melanie Shiraz)似乎对站在一旁的巴勒斯坦小姐娜丁·阿尤布(Nadeen Ayoub)翻了个白眼。

短短一瞬,被网友定格、剪辑、疯传,最终变成“民族仇恨”的新象征。席拉兹的社交媒体被淹没在辱骂、威胁与性暴力留言中。她后来澄清:“那段视频是被人恶意剪辑的。”但为时已晚——算法的烈火,已将她烧进了国际舆论的深渊。

事情起初看似微不足道。在曼谷的欢迎仪式上,摄像机从侧面捕捉到一个角度:席拉兹眼神偏向阿尤布方向,嘴角略带紧张。有人在TikTok上为这几帧画面配上煽动性文字——“Miss Israel gives Miss Palestine the death stare.”

数小时后,这条视频的浏览量突破千万。评论区充斥着暴力语言:“希特勒应该完成他的工作。”“你代表的不是以色列,而是罪恶。”

面对滔天的仇恨,席拉兹在Instagram上发布“原始影像”,显示她其实站在阿尤布身后,表情指向别处。
“这是被第三方剪辑的误导片段,”她写道,“它不仅伤害了我,也让一个旨在传递女性力量的平台变得肮脏。”

然而,她的辩解几乎没有获得回音。社交媒体的传播机制从不追求真相,它只追逐情绪。尤其当“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两个词出现在同一标题中时——那不再是一场选美,而是一场符号战争

席拉兹与阿尤布,这对被迫“同台”的女性,其实有着截然不同的背景。
席拉兹出生于特拉维夫,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经济学,后在特拉维夫大学完成MBA,是以色列科技界的新面孔。
她说自己参赛是为了“让以色列女性被看见,成为连接与理解的象征”。

而阿尤布来自拉马拉与迪拜之间,代表的是巴勒斯坦被占领地区
她的宣言充满了另一种使命感:“我走上这个舞台,不只是戴上皇冠,而是要让世界看到巴勒斯坦女性的力量。”她在采访中说:“我们不仅是受害者,我们是坚韧与希望。”

在今年的Miss Universe比赛中,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来自巴勒斯坦地区的正式选手。
而在加沙的战火仍未平息之时,这种象征被赋予了过重的政治意义。

于是,两个本应并肩展示美丽的女性,成了被迫代表各自国家的“外交符号”。一个微表情,就足以被放大成敌意;一个剪辑,就能制造出“战争的眼神”。

选美比赛早已不只是关于外貌。从冷战时期的“美国小姐对苏联小姐”,到近年的“乌克兰小姐与俄罗斯小姐同台”,舞台始终被用作外交象征。

Miss Universe的主办方喜欢宣称这是一场“超越国界、传递和平”的活动,但现实是——它早已成为地缘政治的缩影

本届比赛在泰国举行,恰逢中东局势再度紧张。以色列的加沙行动在全球范围引发愤怒,社交媒体上的“Free Palestine”浪潮与反犹言论并行不悖。

对外界而言,席拉兹不是一个独立的女性个体,而是以色列的延伸;阿尤布也不再是单纯的参赛者,而是巴勒斯坦的化身。于是,一个被误解的眼神,就足以成为国际舆论的导火索

更讽刺的是,Miss Universe组织本身也陷入性别与权力的矛盾。
就在这场争议发生的同一周,墨西哥小姐因被主办方高层公开辱骂为“愚蠢”而引发集体退赛事件。
丹麦冠军维多利亚·泰尔维格带头离场,说道:“我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被羞辱。女性有权表达愤怒。”
一个声称“赋权女性”的平台,却一次又一次地让女性被迫成为政治与流量的牺牲品。

对席拉兹而言,这场舆论风暴不仅是个人危机,更是一次关于身份的试炼。
在以色列,她被一些右翼批评为“软弱的和平派”;在国际上,她又被部分网民视为“战争的代言人”。

她在采访中说:“我以前遭遇过反犹主义,但没想到会到这种程度。性侵威胁、死亡威胁、希特勒评论——这一切只是因为一段被剪辑的视频。”她不得不增加安保措施,并关闭评论区。

而在阿尤布的页面下,同样充满了仇恨与政治争吵。有人称她为“勇敢的声音”,也有人攻击她“利用政治赢得同情”。在算法驱动的舆论战中,她们都成了被消费的符号

这一切揭示出一个更残酷的现实:在社交媒体时代,女性的面孔不仅属于自己。她们的表情、肢体、语调,都会被用来阐释一个更庞大的政治叙事。即使是选美舞台,也逃不过战争的阴影。

当镜头成为武器

选美的本意,是展示人类文化的多样与和谐;但在这个被碎片化的世界里,美丽本身也被撕裂。
一段视频,一次剪辑,就能引爆国家情绪与民族仇恨。

席拉兹在声明中写道:“作为来自冲突地区的女性,我们有责任展现尊严、和平与希望——而不是仇恨。”

这句话,也许是她最无力、却最必要的呐喊。因为当镜头成为武器,美丽早已不再纯粹。真正的勇气,不是登上舞台,而是在误解与恐惧中,仍然选择保持善意的目光。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世界侧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