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这3笔钱早被国家叫停!别再白交冤枉钱,自查清楚不吃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8 08:04 1

摘要:上周回乡下老家,刚进村委会大院就听见邻居李婶在跟村干部争执:“给孙子办入学学籍,咋还得交200块‘建档费’?说不交就录不上信息,这钱到底合不合理?” 我赶紧凑过去提醒她,这钱国家早明令取消了,属于违规收费。李婶半信半疑,拿着我手机里查的政策文件去乡中心校核实,

上周回乡下老家,刚进村委会大院就听见邻居李婶在跟村干部争执:“给孙子办入学学籍,咋还得交200块‘建档费’?说不交就录不上信息,这钱到底合不合理?” 我赶紧凑过去提醒她,这钱国家早明令取消了,属于违规收费。李婶半信半疑,拿着我手机里查的政策文件去乡中心校核实,果然是村里工作人员政策理解不到位,当天下午没花一分钱就把学籍办利索了。

其实农村里类似的“糊涂收费”不在少数,国家早就下文明确取消,但因为部分地区信息传递不及时,仍有村民不知情而白花钱。今天就把农村已彻底叫停的3笔钱讲透,附上政策依据和真实案例,不管是自己办事还是帮家里老人留意,都能守住钱包,不花冤枉钱。

第一笔:义务教育阶段“建档费、学杂费”——全免!强制收费可直接拒付

现在农村孩子从小学到初中,都能享受全国统一的“两免一补”政策,除了自愿选择的教辅资料、课后服务等费用,任何强制收取的学杂费、课本费、学籍建档费都属于违规,学校和村部根本没权利收。

李婶遇到的“学籍建档费”,就是典型的违规收费。根据《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不仅要全额免除所有学生学杂费,还得免费提供国家规定课程的教科书,甚至给小学一年级新生免费发正版学生字典 。学籍建档、信息录入是学校的法定职责,所需费用由财政拨付的生均公用经费覆盖——普通小学每生每年补助不低于600元,初中不低于800元,完全够承担日常运营成本,根本不用向学生额外收费。

河南周口的王大哥就有过类似经历,去年给上三年级的儿子报名时,学校要求交150元“杂费”,说是用于教室消毒、教具维修。王大哥当时没多想就交了,后来听村里广播宣传政策,才知道这钱早该取消。他拿着政策文件找学校沟通,工作人员核实后,当场就把150元退给了他。

这里要划重点:不管是公办学校还是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都得执行“两免一补”政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也能同等享受,不能收借读费、择校费 。如果遇到学校或村部收取上述费用,直接拒绝支付,保留好沟通录音、收费通知等证据,拨打当地教育部门投诉电话反映,维权流程很简单。

第二笔:农村自建房“宅基地审批费、建房保证金”——仅收工本费,额外收费全违规

农村人攒一辈子钱盖新房,最怕遇到村部乱收费。有些地方会以“宅基地审批”“防止乱搭乱建”为由,收取几千元的“建房保证金”“审批服务费”,其实这些费用早就被国家叫停了,只有少量合法的工本费、测量费需要交,而且标准极低,一般就几十块钱。

安徽阜阳的张大叔,今年春天申请宅基地盖新房时,村部就告诉他要交2000元“建房保证金”,说等房屋建成符合规定后再退,还得交500元“审批服务费”。张大叔觉得不对劲,就打了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咨询,工作人员明确答复:宅基地审批是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责,村委会没有审批权,更不能收取保证金、服务费,仅需在乡级政府办理时缴纳10元工本费和几十元测量费。张大叔拿着这个答复找村部,对方当场就取消了违规收费,顺利办好了审批手续。

还要注意一个例外:目前部分地区在试点宅基地超面积收费政策,但仅针对超出“一户一宅”规定面积的部分,而且有明确标准,比如超出40平米以内不收费,超出部分按每平米每年几元的标准收取。合规面积内的宅基地,完全不用交额外费用,大家可以先咨询乡镇政府,确认当地是否属于试点地区以及具体标准,避免被乱收费。

第三笔:农村道路修建“强制集资费”——财政有拨款,自愿捐资不能变强制

“要想富先修路”,农村道路修建是好事,但有些地方会以“村村通”“道路硬化”为由,按人头、按亩数强制向村民收取集资费,这其实是违规的。国家“村村通”“组组通”工程有专门的财政拨款,部分项目采用“一事一议”方式筹集资金,也必须遵循村民自愿原则,不能强制摊派,更不能把交钱作为享受道路使用权的条件。

河北邯郸的刘家村去年修通村公路时,村两委一开始计划按每户500元集资,不少村民有意见。后来乡干部上门宣传政策,明确说财政已经拨付了大部分资金,剩余少量缺口由村民自愿捐资,不捐也不影响正常通行。最后村民们自愿捐款,很快凑齐了缺口,道路顺利修通。而且国家给农村修路定了硬规矩:修路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全额补贴,任何非法集资、摊派费用的行为都违规;道路质量实行终身责任制,刚修一两年就开裂塌陷,能追究施工单位责任。

还有些地方会以“道路维护”“绿化配套”为由,向村民收取年度集资费,这同样没有政策依据。农村道路的日常维护费用由财政专项资金保障,村民没有强制出资的义务。如果遇到村干部上门强制收费,或者以不交钱就不让走新路相威胁,可以直接拒绝,并向乡镇政府或纪检部门反映,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除了这3笔明确取消的费用,还有几个常见的“冤枉钱”也要留意:比如向低保户、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收取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这些特殊群体的医保费由财政全额资助,不用自己掏钱;超标收取卫生费,一般农村卫生费每人每月就几块钱,超过标准可要求出示收费依据;还有新生儿上户口时收取的“手续费”“工本费”,除了法定的户口本工本费(一般10元),其他额外收费都违规。

国家出台这些政策,就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让大家办事少跑腿、少花钱。但政策落地需要时间,难免有信息滞后的情况。建议大家办事前多问一句、多查一下,不清楚的可以打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咨询,也可以到乡镇政府窗口核实,别因为不知情就白交冤枉钱。

你老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违规收费?身边的亲戚朋友有没有交过这些已取消的费用?这事儿你们怎么看

来源:美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