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火遍全球的《赛马娘》差点因为一场专利诉讼彻底下架?2025 年 11 月 7 日,Cygames 与科乐美官宣和解,这场持续两年半的法律拉锯战终于收尾,而开发商却要为 “活下去” 付出 7.27 亿日元(约 470 万美元)的代价。作为常年蹲二游圈的
二游顶流差点停服?《赛马娘》470 万和解费背后的坑
谁能想到,火遍全球的《赛马娘》差点因为一场专利诉讼彻底下架?2025 年 11 月 7 日,Cygames 与科乐美官宣和解,这场持续两年半的法律拉锯战终于收尾,而开发商却要为 “活下去” 付出 7.27 亿日元(约 470 万美元)的代价。作为常年蹲二游圈的老编辑,见过不少版权纠纷,但这场官司的反转和隐情,远比表面看起来更复杂。
2023 年 5 月,科乐美突然挥起专利大棒,将《赛马娘》告上法庭,不仅索赔 40 亿日元(约 2600 万美元),还直接要求禁止游戏运营。这波操作让全球玩家瞬间炸锅,毕竟当时《赛马娘》正处于营收巅峰,日服氪金热度居高不下,全球服刚上线就收割大批粉丝。Cygames 一开始态度强硬,不仅否认侵权,还直接对科乐美的 18 项涉诉专利提起无效审判,大有硬刚到底的架势。
更重要的是,这场诉讼的核心争议点至今成谜。根据玩家和业内人士推测,矛盾大概率集中在《赛马娘》的养成系统上,有玩家对比后发现,其训练机制与科乐美《实况野球》的 “成功模式” 高度相似,甚至部分数值逻辑都能对应上。但科乐美自始至终没公开具体侵权专利,这种 “模糊指控” 在游戏圈并不少见,本质就是利用专利壁垒给对手施压,毕竟对 Cygames 来说,《赛马娘》是绝对的营收支柱,根本耗不起长期停服风险。
亲测发现,二游圈的 “停服危机” 对玩家的打击堪称致命。国服《赛马娘》曾因内容调整停更 622 天,期间有玩家坚持每天登录领福利,硬生生攒了 27 万萝卜,就盼着游戏回归;而全球服玩家在诉讼期间更是人心惶惶,生怕某天打开游戏就收到停服公告,不少人甚至提前囤满道具,这种焦虑感只有深度氪金玩家才能体会。Cygames 显然看透了这一点,为了不让核心玩家流失,最终选择妥协和解。
7.27 亿日元的损失看似惨重,但对比最初 40 亿日元的索赔额,已经算是 “止损成功”。根据 CyberAgent 的财报披露,这笔钱并非单纯的赔偿金,还包含了两年半里的各项法务成本、证据搜集费用等。作为参考,当年任天堂起诉《白猫 Project》时,索赔金额从 44 亿日元一路涨到 97 亿日元,最终开发商以 33 亿日元和解,相比之下《赛马娘》的和解成本已经控制在合理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官司并没有影响《赛马娘》的吸金能力。财报显示,得益于全球版的爆发式增长,其海外营收同比激增近六倍,四周年庆典期间,游戏双平台收入重返峰值,跻身地区前三。这种 “边打官司边赚钱” 的操作,在二游圈实属罕见,也印证了《赛马娘》的 IP 号召力 —— 即便面临法律风险,玩家的氪金热情依然不减,每天半小时的日常玩法设计,让留存率始终保持高位。
但对开发商来说,专利坑永远防不胜防。游戏行业的专利纠纷大多集中在玩法机制上,比如角色养成、战斗逻辑等,这些设计很容易出现 “英雄所见略同” 的情况,但一旦被大厂盯上,小开发商往往只能认栽。Cygames 虽然财大气粗,能支撑两年半的诉讼,但最终还是选择花钱消灾,毕竟对运营中的爆款游戏来说,时间成本远比金钱更宝贵,多停服一天就可能损失千万营收。
更关键的是,这场和解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二游开发不仅要懂玩法设计,还要吃透专利规则。现在很多厂商都在踩坑,比如某国产二游因抽卡机制类似被起诉,某二次元新作因 UI 布局侵权被迫紧急改版,这些案例都说明专利保护已经成为游戏运营的必修课。对普通玩家来说,未来可能会看到更多游戏为了规避专利风险,在玩法上做 “微创新”,比如《赛马娘》国服就曾把赛马元素改成田径设定,虽然被吐槽 “没那味了”,但好歹保住了游戏寿命。
回顾这场持续 622 天的专利战,Cygames 看似亏了 470 万美元,实则保住了年入数十亿的摇钱树。科乐美虽然没拿到预期的赔偿,但也成功维护了自身的专利权益,算是双赢结局。而玩家们最关心的,从来不是开发商赚了多少、亏了多少,而是自己喜欢的游戏能不能一直运营下去,毕竟没人愿意看到自己肝了几年的账号突然消失。
这场专利纠纷也暴露了游戏行业的潜规则:大厂手握专利 “核武器”,小厂只能夹缝中求生存。但反过来说,正是这种竞争压力,倒逼开发商不断创新,避免同质化。《赛马娘》能在诉讼期间依然保持高营收,核心还是因为玩法足够独特,即便面临专利争议,玩家依然买账,这也印证了 “内容为王” 永远是游戏行业的真理。
你为《赛马娘》氪金过吗?能接受开发商为了保住游戏而支付巨额和解费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也可以分享你遇到过的游戏版权纠纷故事!
来源:Jeho的游戏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