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选纯电轿车那阵儿,我跟好多人一样犯愁:预算就 10 万左右,总怕 “便宜没好货”—— 要么空间挤得跟小板凳似的,要么续航虚得不敢往远了跑,再不然就是配置寒酸到连个像样的中控屏都没有。今年零跑B01上市的时候,我就下了单,430 舒享版是 9 月开启交付,我提车
选纯电轿车那阵儿,我跟好多人一样犯愁:预算就 10 万左右,总怕 “便宜没好货”—— 要么空间挤得跟小板凳似的,要么续航虚得不敢往远了跑,再不然就是配置寒酸到连个像样的中控屏都没有。今年零跑B01上市的时候,我就下了单,430 舒享版是 9 月开启交付,我提车刚好赶在那时候,到现在三个多月,跑了快 5000 公里,日常通勤、带家人出去玩都靠它。后来看到数据,它 10 月销量突破 1.3 万,上市这三个多月,销量一直往上走,才算琢磨明白:10 万级纯电不是 “没的选”,是得找 “钱花在点子上” 的车。今天就聊聊我选车、用车的事儿,再分享些普通人选纯电轿车能用上的小经验。
开始看车的时候,我列了三个需求:空间够一家三口用,偶尔带老人也不挤;续航能 cover 周末短途出行;配置别太 “乞丐”。对比过几款热门车,要么过预算,要么有短板 —— 比如有些同价位车,后排地台会凸起一块,宝宝安全座椅装上后,中间坐人脚都没地方放;还有款续航标 400 公里,冬天实际跑下来只剩 280 多公里,根本不敢随便出远门。
看到零跑 B01 时,8.98 万起售价刚好卡在预算里,但我没立刻定,先弄清楚了几个选车时容易忽略的点,这些经验后来用着觉得有用,分享给你们:
一个是 “得房率”。好多人选车就看轴距长不长,其实 “轴距能不能真变成能用的空间” 才重要。得房率是这么算的:乘员活动空间除以轴距,乘员活动空间就是从车头前围板到二排头枕的距离,这个数高,说明空间利用率好。B01 轴距 2735mm,乘员活动空间 2350mm,算下来得房率 86%。我那时候对比了同价位的几款车,得房率大多在 82% 到 83% 之间,这意味着同样轴距下,B01 的后排腿部空间能多出来两三指。我身高 180cm,坐后排时膝盖离前排还有两拳多,带爸妈出门,我妈坐中间脚能自然放平,开两小时高速也没说不舒服。
第二个是续航的 “实际表现” 和 “容易忽略的影响因素”。别只看厂家标的 CLTC 续航,还得关注不同场景下的真实情况,风阻就是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我选的 550 悦享版,CLTC 续航 550 公里,夏天市区开 ECO 模式,百公里电耗 11.5kWh,和官方给的 11.4kWh 差不多;冬天气温降到 5-10℃,开 24℃空调,续航大概能到 460 公里。后来才知道,这跟风阻系数有关,B01 的风阻系数低到 0.197Cd,还是在低风阻轮毂状态下,Z国汽研风洞中心测出来的数据,工程师还做了 15 项精细化风阻优化,比如隐藏式门把手、主动式进气格栅,高速开的时候能省不少电。你们选纯电时,有没有遇到过冬天续航掉得厉害的情况?评论区可以聊聊。
第三个是 “用户群体”。选家用车,得看看主要用户是个人还是其他用途,因为网约车和家用车的造车思路不一样 —— 网约车看重控制成本,用料和调校偏向 “耐造”;家用车则需要兼顾舒服和质感。我了解到,零跑B01的用户里,25-35 岁的家庭用户占不少,不是主打网约车市场的车型。这点我比较在意,毕竟天天开的车,用户群体不同,体验可能差的多,之前帮朋友开某款街车接人,还被路人问 “师傅走吗”,尴尬到脚趾抠地。
当时还纠结品牌靠不靠谱,怕电动车后期售后麻烦。查了零跑的资料:2015 年成立的,主要零部件 65% 是自研,像八合一电驱这些都是自己做的,不是拼接第三方配件;2025 年 3 月到 6 月,连续四个月在新势力品牌里交付量排前面,上半年累计交了 221664 台。门店方面,截止 2025 年 5 月,全国有 942 多家门店,里面有 303 多家零跑中心、492 多家体验中心,还有 147 多家服务中心,我家附近商超就有一家体验中心,看车、保养都方便。
提车三个多月,跑过通勤路、高速,也带家人出过周末游,没遇到什么麻烦,还有几个体验出预期,可能对你们选车有参考:
先说说大家关心的续航和充电。我工作日通勤来回 50 公里,周一到周五跑 250 公里,周末带孩子去周边公园或商场,大概 50 公里,一周下来总共 300 公里左右,剩余电量还有 30% 以上 —— 不用每天找充电桩,周日晚上充一次电,能用到下周六,这么一来,续航焦虑就没那么重了。有次周末去 200 公里外的景区,走了一段高速,时速保持在 100-110 公里,去程耗电 25%,返程傍晚车多,时速 60-80 公里,耗电 20%,来回 400 公里,到家还有 55% 的电,不用中途充电。
充电速度也说两句:有次在高速服务区充电,从 30% 充到 80% 用了 18 分钟,刚好够我买瓶水、吃个简餐。这里提个小建议,选车时可以看看 “30%-80% 的充电时间”,不用太关注 “0-100%”,因为日常充电很少把电耗尽,30%-80% 是常用的区间。另外,B01 有四项终身质保,限头任车主且不是ying运车,电池、电驱、电控、整车都在里面,不过要注意,车辆连续 12 个月行驶里程不能超过 3.5 万公里,家用代步基本能满足这个条件。
再说说驾驶感受。零跑B01是后置后驱,不少人觉得这是豪车才有的设计,其实对日常用车实用 —— 转弯时,后轮能辅助调整方向,零跑B01的zui小转弯半径 5.25 米,我们小区车库有段窄路,之前开我爸的燃油车得倒一次才能过,现在开 B01 一把就能拐过去,不用来回挪车。底盘是中欧团队联合调校的,前麦弗逊 + 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过减速带的时候,颠簸感不重,孩子坐在安全座椅里,不会像之前那样哭闹。
还有个细节是车内环保。有孩子的家庭,在意车内异味,提车时我没放香薰,车内基本没什么味道,只有一点皮革的淡香。后来了解到,B01 用的是竹炭纤维面料,还过了 OEKO-TEX100 一类认证,这个认证是母婴级标准,意味着面料里没有甲醛、重金属这些有害物质,孩子在车里吃东西、玩耍也放心。车内软包覆盖面积到 88%,中控台、车门内侧都是软的,孩子不小心碰到也不会磕疼。
空间实用性也聊两句。后备箱常规容积 460 升,还有 70 升的拓展储物空间,上次带爸妈、孩子去海边,装了两个 24 英寸行李箱、一个婴儿车、一个野餐垫和一堆零食,还没塞满。后排座椅放倒后,容积能扩到 1100 升。车内有 26 处储物空间,我觉得方便的是副驾有个隐藏式小桌板,平时放平板、早餐盒正好;周末带孩子出去玩,铺张餐布就能当临时小餐桌,喂零食不用把东西堆腿上,用着顺手。
车机和辅助驾驶也提提。14.6 英寸的 2.5K 中控屏,看导航时路边的路牌、标线都清清楚楚,阳光直射也不怎么反光 —— 之前开朋友的车,中控屏在太阳下像 “镜子”,只能靠听导航,不太方便。辅助驾驶我主要在高速上用,能保持车道居中,跟车时会自动减速加速,长时间开高速能省点劲,但我还是会全程盯着路况,毕竟辅助驾驶只是帮着减轻疲劳,不能依赖。
聊了这么多实际体验,总结几个选 10 万级纯电轿车的建议,也是我选车、用车后琢磨出来的:
一,别被 “虚高配置” 迷惑,多关注 “三大件” 和 “质保细节”。纯电的关键是电池、电驱、电控,这三样得靠谱。B01 的七合一电驱是自研的,综合效率 90% 以上,既省电,动力也够用。质保方面,零跑B01的电池、电驱、电控都在终身质保范围内,选车时可以多问问,把这些细节弄清楚,毕竟会影响后期用车成本。
第二,“空间够用” 比 “尺寸大” 重要,学会 “实地体验”。好多人觉得轴距长空间就大,其实得房率关键。选车时要坐进去:调整好主驾座椅后再坐后排,感受腿部距离;看看后排地台是不是纯平,中间坐人舒不舒服;打开后备箱,试着放个常用的婴儿车或行李箱,感受实际容量。零跑B01的轴距不算同级里长的,但 86% 的得房率让空间用着顺手。
第三,试驾时多跑 “日常路线”,别只在 4S 店周边转。如果平时通勤要走高速,试驾时就找段快速路试试高速表现;如果经常带孩子,留意座椅是不是好安装安全座椅,车内储物空间够不够用。我当时开着试驾车走了趟平时接孩子的路线,路过学校门口的窄路时,发现零跑B01的转弯灵活性比之前看的几款车好,这才下了决心。
然后想说,10 万级纯电轿车,不是 “只能选低配”,是要找 “符合家用需求” 的车型。零跑B01 能有不错的量,我觉得是因为零跑B01贴合普通人的用车需求:空间利用率高、续航扎实、配置实用,加上品牌销量稳定、售后方便,所以成了不少家庭的选择。
你们选纯电的时候,看重哪方面啊?是续航、空间,还是配置?有没有因为某个细节就定了一款车
来源:一股清流留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