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1968年王耀武便郁郁而终,年仅66岁,这个寿命远比同样进入功德林的杜聿明、宋希濂和黄维等人要短。
1959年,王耀武终于离开功德林,成为了首批被特赦的战犯之一,如此待遇让其他战犯羡慕不已。
然而,1968年王耀武便郁郁而终,年仅66岁,这个寿命远比同样进入功德林的杜聿明、宋希濂和黄维等人要短。
对此昔日的军统要员、与王耀武在功德林共处过一段时间的沈醉感叹道:
“首批特赦对王耀武而言未必是好事,如果他晚点出来,说不定还能多活十几年。”
那么,王耀武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何去世得那么早呢?
01 王耀武的无奈其实,王耀武悲剧的根源,便在于他后半生的“无奈”。他本来准备功成身退,却硬是被时代冲到了风口浪尖。
抗战胜利后,诸多战功傍身的王耀武声望达到了巅峰,成为无数人仰慕的战争英雄。
但他却并没有趁此机会更进一步,反而自称有病,跑到武汉住院去了,蒋介石的调令还没有传来,王耀武就已经表现出了远离军旅的意愿。
因为他愿意为抗击外敌而战,却不愿同室操戈。
一方面是因为他自知蒋介石挑起内战的行为不得人心,自己也卷进去的话会影响名声。
另一方面是他已经功成名就,心满意足,即便不升迁也能过得很好,他只想回家养育儿女,对新的功劳并不在意了。
然而正是这么一位已经不想再卷入战争的将军,却被蒋介石硬逼着上了战场,这也成为了王耀武一系列悲剧的根源。
蒋介石自视甚高,自然不能容忍王耀武这个得意门生置身于战局之外。
为此蒋介石声称重庆的医疗条件更好,“邀请”王耀武来重庆,他来安排医院。
结果王耀武到重庆后便遭到轮番施压,无奈之下只得同意重返战场,前往济南部署部队,这里也成为了他最后一战的地方。
山东国民党军本就较弱,蒋介石还常常越级指挥,强行改变王耀武的部署,王耀武只能苦苦支撑。他名义上是最高指挥官,实际却受各方掣肘,指挥起来困难重重。
比如莱芜战役时,解放军撤入沂蒙山区,王耀武认为这是解放军的计策,在侧翼牵制即可,不能阻击。
蒋介石、陈诚却认定解放军已无力再战,强令王耀武阻击,王耀武只得派兵,结果很快陷入包围,六万余人被歼灭。
济南战役时,王耀武认为济南已成绝地,根本不可能守住,建议蒋介石将部队南撤到徐州,却又被蒋介石拒绝,结果济南仅八天就被解放军攻克。
此时王耀武没有像蒋介石想的那样“以死报国”,而是化装逃跑,但最终还是被抓了,迎来了漫长的功德林岁月。
从王耀武的经历我们不难看出,他并非蒋介石的死忠,卷入内战实属无奈。
本来就不想打,却被蒋介石强行拉进来,结果还打输了,由前途无量的抗日名将沦为战犯,其心境之凄凉可想而知。不过,这还不是王耀武郁郁而终的全部原因。
在进入功德林后,王耀武的精神状态也不太好,长期处于担忧之中。不是担忧自己的待遇,而是担忧家人的处境。
从之前王耀武宁可放弃前程也要陪伴家人的表现我们就能看出,他对家人是极为重视的。
早在济南战役前,王耀武就安排妻子带着六儿一女前往香港,并叮嘱他们千万不要去台湾。
而在被俘后,他也反复向解放军请求,让他做什么都可以,哪怕是公开反对蒋介石也没问题,只希望能确保他家人的安全。
因为蒋介石此人是典型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他背叛别人可以,别人背叛他不行。
而蒋介石对战败被俘的将领是极为严苛的,在他看来,将领打了败仗就应该自尽殉国,不能被俘。
比如杜聿明,被俘后极为顽固,抗拒改造,几次试图自尽。但蒋介石还是极为愤怒,杜聿明的妻儿到台湾后也是备受冷遇,生活困难。
而王耀武被俘后积极配合改造,还曾在淮海战役期间向国民党军公开广播,劝他们弃暗投明,他的妻儿会有何种遭遇自不必说。
王耀武对妻儿无比担心,但他已经被俘,自然没法随意见家人,其内心之煎熬可想而知。
王耀武的妻儿此时也并不好受,虽然王耀武有些积蓄,但他的妻子郑宜兰到香港后急于救出王耀武,上了几个骗子的当。
这些人自称能把王耀武从监狱中救出来,郑宜兰病急乱投医,还真信了。但实际上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骗子们拿到钱就跑了。
郑宜兰屡屡碰壁,最后离开了香港这个伤心之地,到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定居了。
王耀武被特赦后,郑宜兰便给王耀武发来了离婚协议,这给王耀武造成了不小的打击。那么既然郑宜兰当初那么关心王耀武,为何又会提出离婚呢?
03 特赦反成打击王耀武获得特赦这事儿,本来是其他战犯羡慕都羡慕不来的好事。但也正是因为他早早获得特赦,所以受到了来自妻子的沉重一击。
一种流行的说法是,郑宜兰在王耀武被俘后勾搭上了王耀武的一位副官,卷走王耀武的积蓄跑路了,王耀武对妻子无比专情,却反遭背叛,便悲愤而死。
但实际上这是个谣言,郑宜兰迁居哥斯达黎加后再未结婚,也没跟什么副官勾搭。
之所以提出离婚,是因为郑宜兰得知王耀武获得特赦后想到他出狱了身边却没人照顾,而自己又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回大陆与王耀武团聚,便主动放弃婚姻来给王耀武身边“腾位置”,希望王耀武不要被过去束缚,开启新生活。
郑宜兰的本意是好的,但她却忽视了王耀武对这段感情的重视程度。王耀武并不喜新厌旧,反而是个很重旧情的人。他本想出狱后和妻儿团聚,等来的却是离婚协议书,不禁悲从中来。
而王耀武的几个儿子也一直在哥斯达黎加生活,未能与他见面。最后只有女儿王鲁云来探望他,一大家人最后只有父女二人聚在一起,着实有些凄凉。
尽管王耀武后来在组织的介绍下与吴伯伦结婚,但他始终没能走出过去的阴影。婚后仅两年,王耀武就去世了。
因此沈醉才会发出那样的感慨,如果王耀武晚几年获得特赦,那郑宜兰过几年说不定就有机会回大陆,也就不会因为担心王耀武身边无人照顾而提出离婚,给王耀武造成那么大的打击。
并且王耀武在功德林时是重点关照对象,得到了良好的医疗照顾,生活也单一而规律,这对他养病是有好处的,出来后反而没有这样的环境了。
由此可见,王耀武郁郁而终是多方面影响的结果。
既有他早年被蒋介石摆布的无奈,也有妻子提出离婚的刺激,同时也是因为他本人太过专一执拗,始终走不出过去。如果能晚些被特赦,他的情况反而能缓解一些,实在令人叹息!
来源:断琴舅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