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绘就“享老”新图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07:41 1

摘要:近日,秀洲区新城街道春晓社区老年大学越剧班教室里,伴着婉转的乐曲,十多位老年学员跟着培训老师陈雅云学唱越剧《玉卿嫂》选段,悠扬唱腔中尽显对传统戏曲的热爱。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戴瑞雪

近日,秀洲区新城街道春晓社区老年大学越剧班教室里,伴着婉转的乐曲,十多位老年学员跟着培训老师陈雅云学唱越剧《玉卿嫂》选段,悠扬唱腔中尽显对传统戏曲的热爱。

“以前是找个地方打发时间,现在是带着期待来追梦!”课程结束后,越剧班学员王阿姨整理着唱词稿,言语间满是笑意。

这一幕,正是春晓社区十多年来城乡文明融合、公共服务升级的生动写照。

曾经的春晓社区,老年教育条件简陋,直到2010年前后,社区老年大学还只能借用狭小的会议室。“夏天全靠吊扇降温,我们老师讲课都要扯着嗓子,学员们却依旧热情高涨。”陈雅云回忆,老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特别纯粹,哪怕环境再差,也挡不住他们求学的脚步。

如今,这样的场景早已成为历史。随着城乡文明的不断融合,春晓社区整合资源,不断开设新课程,通过课程设计、志愿服务和社区联动,将老年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将传统的“养老”模式转变为“享老”模式,让“银发族”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我们越剧班有了专属教室,还装上了多媒体投影仪、专业音响设备,空调、暖气、饮水机更是标配,就连桌椅都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陈雅云说,硬件设施升级的背后,是秀洲区探索“文化养老”新路径的成功实践,社区老年大学不再是单纯的教学场所,更成为凝聚情感的共同体和滋养心灵的精神家园。

在教学方式上,陈雅云也不断创新,让传统越剧焕发新活力。“我不仅教大家唱传统剧目,更鼓励学员将新时代的内容融入越剧表演。”陈雅云告诉记者,她将移风易俗、浙风十礼等文明新风编入唱词,既保留了传统戏曲的韵味,又注入了时代内涵,这一创新尝试受到了学员们的广泛欢迎。

伴随着社区老年大学各类课程和硬件设施的不断升级,老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曾经还有些拘束的学员们,如今变得自信、开朗又活泼,课后聚餐、结伴旅游、微信群里分享生活、互相点赞鼓劲,老年大学的学员们早已从“同学”变成“密友”,甚至“情同手足”。每次班里来了新学员,老学员都会热情地帮助新学员融入集体;新学员则带着期待和热情,为越剧班注入新鲜血液。这种薪火相传的和谐画面,正是社区文化建设最珍贵的成果。

“现在社区里邻里关系特别和睦,‘对面不相识’的情况早就没有了。”春晓社区党委书记娄彦彦告诉记者,社区老年大学越剧班的开设,既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又促进了社区文化繁荣,还推动了文明新风的传播,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除了越剧班,春晓社区老年大学还开设了书法、舞蹈、智能手机应用等多个课程,覆盖不同兴趣需求。老人们在学习中收获技能,在交流中增进感情,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由越剧班、舞蹈班、合唱班等组成的春晓艺术团也已逐渐发展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亮丽名片。

从硬件设施的全面升级到服务理念的持续优化,从老年人精神生活的丰富到邻里关系的和谐融洽,春晓社区正以实实在在的变化,让城乡文明融合的成果惠及每一位居民。如今,在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上,“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一幅共建共享、和谐宜居的幸福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