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场方面,上周通信(申万)指数下跌4.77%,同期上证综指下跌0.18%,深证成指下跌1.40%。上周,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1)发展趋势上,6G终端、6G通智融合、6G星地融合或将是未来的三大发展方向;2)技术试验方面,2025年面向沉浸式通信、
本周观点
市场方面,上周通信(申万)指数下跌4.77%,同期上证综指下跌0.18%,深证成指下跌1.40%。上周,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1)发展趋势上,6G终端、6G通智融合、6G星地融合或将是未来的三大发展方向;2)技术试验方面,2025年面向沉浸式通信、无线智能化、通感一体化、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5个方向进行了技术试验并取得阶段性成果;3)创新应用方面,银河航天、小米等企业介绍了在6G产品方面的创新与进展。我们认为,6G将与AI技术深度融合,未来有望在云侧、端侧孕育多种应用场景,建议关注运营商在云智算/6G产业链的进展以及国产算力相关板块。
周专题:2025年6G发展大会:6G+AI融合发展趋势强化
11月13日至14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我们观察到以下进展:1)发展趋势上,6G终端、6G通智融合、6G星地融合或将是未来的三大发展方向,推动5G时代的万物互联向6G时代的万物智联演变;2)技术试验方面,我国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并启动技术方案试验,支撑国际标准研制,2025年面向沉浸式通信、通感一体化等5个方向进行了技术试验并取得阶段性成果;3)创新应用方面,银河航天、小米等企业展示了在6G产品方面的创新与进展。
重点公司及动态
我们看好2025年通信行业AI算力链、核心资产价值重估、新质生产力及自主可控赛道。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云厂商资本开支投入不及预期;5G发展不及预期。
本周观点
市场方面,上周通信(申万)指数下跌4.77%,同期上证综指下跌0.18%,深证成指下跌1.40%。11月13日至14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我们观察到以下进展:1)发展趋势上,6G终端、6G通智融合、6G星地融合或将是未来的三大发展方向,推动5G时代的万物互联向6G时代的万物智联演变;2)技术试验方面,我国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并启动技术方案试验,支撑国际标准研制,2025年面向沉浸式通信、无线智能化、通感一体化、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5个方向进行了技术试验并取得阶段性成果;3)创新应用方面,银河航天、小米等企业介绍了在6G产品方面的创新与进展。我们认为,6G将与AI技术深度融合,未来有望在云侧、端侧孕育多种应用场景,建议关注运营商在云智算/6G产业链的进展及国产算力板块。
周专题:2025年6G发展大会召开,6G+AI融合发展趋势强化
11月13日至14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大会以“智联全球,共建6G技术创新生态”为主题,邀请两院院士、国内外权威专家、国际组织代表、知名企业家等,共同探讨6G应用需求、关键技术、国际标准、产业研发、试验验证等议题,推动6G技术及架构形成全球共识,维护全球统一的6G国际标准和产业生态。我们观察到以下进展:
#1发展趋势:6G融合发展有望打造新生态
6G作为新一代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将突破传统移动通信范畴,实现通信与智能、感知、计算、安全等深度融合。本次大会上,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提出了6G“终端、通智融合、星地融合”三大重点突破方向。在终端层面,将打破传统手机单一形态,向智能化、多形态、可穿戴化演进,同时车载终端将升级为“移动无线枢纽”,实现交通工具与通信终端的深度融合;通智融合层面,6G时代将实现人工智能与网络的双向赋能,让网络从“被动承载”转向“智能感知”,实现通信与智能的原生融合;星地融合层面,通过卫星与地面网络一体化组网,破解传统地面通信覆盖局限,实现全球无缝连接,完成天地一体化通信的融合突破。我们认为,6G将不单聚焦于更高的通信传输速度,更要强调与其他ICT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
#2技术试验:技术创新加速演进
围绕6G发展需求,我国积极进行各项技术试验,为6G赋能经济社会智能化升级提供技术基础。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我国体系化推动6G关键技术、网络架构和系统设计等创新研究,广泛开展6G技术征集,形成超300项6G关键技术储备。本次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代表IMT-2030(6G)推进组,介绍了6G研究进展和2025年6G技术试验情况。王志勤表示,IMT-2030(6G)推进组围绕愿景需求、系统架构、无线技术、网络技术、安全技术等开展系统性研究,提出了6G智能原生系统架构设计,累计发布了80余份研究成果。王志勤介绍了2025年6G技术试验情况,汇报和分析了面向沉浸式通信、无线智能化、通感一体化、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等技术方案的试验结果,为促进业界技术共识形成提供试验依据。我们观察到,华为、中兴、中信科在今年5个技术方向的技术试验中均参加测试,展现出作为通信龙头企业的技术积淀。
#3创新应用:企业端产品开发积极推进
本次大会的6G创新应用等环节中,银河航天、小米等企业介绍了在6G方面的产品开发进展。作为“空天地一体化”的重要参与方,银河航天重点展示了其在6G星地融合产业领域的探索,目前,银河航天已完成面向6G接入网的外场高速信息传输测试,并完成即时遥感应用场景演示验证、车载“动中通”测试和首次远海多星连续通信测试等多项全球和国内首创的卫星互联网应用验证。小米将6G AI设计分为两个方面:1)AI4NET,小米已在5G-A中识别出了部分重要应用场景,未来将在6G的核心网、NG-RAN、空口中探索AI赋能的网络用力;2)NET4AI,小米认为网络内部实现了数据、模型和算力资源的开放和管理,从必要的基础设施到基础能力的构建,再到面向用户的服务,都将在6G网络中实现闭环。
5G产业链
爱立信完成IMT-2020(5G)推进组上行L4S技术测试,助力5G实时业务体验升级
据C114通信网11月11日报道,近日,在IMT-2020(5G)推进组的组织下,爱立信成功完成了上行L4S技术测试。本次测试验证了L4S在提升上行实时交互业务体验方面的显著效果,标志着5G网络在支持高质量实时交互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测试结果表明,L4S技术能够有效降低业务传输时延并减少丢包,为扩展现实(XR)、上行实时视频流业务(如:遥控、自动驾驶和无人机等)等对时延敏感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网络技术支撑。爱立信上行L4S测试的顺利完成,标志着5G技术在支持实时交互业务方面迈出坚实一步。随着5G商用进程的持续推进,基于L4S等技术实现的差异化连接能力,将为消费者和企业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创新应用体验,同时也为运营商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开辟道路。
工信部姚珺:围绕5G+等五大领域推动场景培育
据C114通信网11月11日报道,近期,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研究制定的《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11月10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对该政策进行了解读。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针对媒体提问进行了解答。姚珺指出,场景对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应用具有重要牵引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重点领域场景培育,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体系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加速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加速推动以下重点领域应用场景的培育,包括:“5G+”应用场景、“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机器人+”应用场景、“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和“北斗+”应用场景。
工信部公示一项5G消息行标
据C114通信网11月11日报道,根据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已完成通信行业《5G消息不同运营商业务互通设备技术要求》等34项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现予以公示。该项5G消息行标主要内容:规定了不同运营商5G消息业务网间互通设备的功能要求、协议要求、结算功能要求、运维管理要求、性能及可靠性要求、容灾要求、安全要求和同步要求。本文件所指的互通设备是5G消息互通网关设备,其物理部署可以是独立设备,也可以作为5G消息中心的一个互通模块,适用于国内不同运营商网间5G消息互通网关设备的研发和制造。这是5G消息系列行标的一个组成部分,起草单位包括中国信通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广电。
运营商集采
中国移动风冷型列间空调产品集采:佳力图等七家中标
据C114通信网11月10日报道,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日前发布2025年至2026年风冷型列间空调产品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南京佳力图机房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斯泰科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等七家公司中标。根据此前发布的招标公告,该项目集中采购产品为风冷型列间空调,预估采购规模约风冷变频型249台,氟泵变频型1553台。
中国移动集中网络云资源池七期工程计算型服务器采购:规模为8581台
据C114通信网11月10日报道,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日前发布2025年至2026年集中网络云资源池七期工程计算型服务器采购项目招标公告,采购计算型服务器8581台。该项目共划分5个标包,具体划分如下:标包1:选取2-3家中标人;标包2:选取1家中标人;标包3:选取1-2家中标人;标包4:选取1家中标人;标包5:选取1家中标人。标包1、标包3均以资源池为单位划分份额。各标包中标份额分配情况如下:若中标人数量为3个,中标份额依次约为50%、27%、23%;若中标人数量为2个,中标份额依次约为70%、30%;若中标人数量为1个,中标份额为100%。
中国电信2025年云网路由交换设备集采:新华三全标包入围
据C114通信网11月12日报道,来自中国电信阳光采购网消息,中国电信云网路由交换设备(2025年)集中采购项目已完成评审。根据评审结果,新华三全标包入围,华为、中兴通讯、锐捷网络各入围3个标包。根据此前公告显示,本项目共划分6个标包,分别为通用场景汇聚交换机标包、通用场景盒式交换机标包、四七层交换机标包、云网CE路由器标包、通用场景数据中心交换机标包和云场景交换机标包。总机预估98586台设备。
中国移动OTN设备骨干网400G部分集采:华为、中兴、烽火中标
据C114通信网11月13日报道,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发布2025年至2026年OTN设备骨干网400G部分集中采购项目中选候选人公示,华为、中兴、烽火中标。采购包1-省际骨干传送网400G东部区域竞争包成交候选人依次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体、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采购包2-省际骨干传送网400G西部区域竞争包成交候选人依次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体、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体。
云&IDC&AI
Meta计划未来三年投入6000亿美元在美建设AI基础设施
据C114通信网11月10日报道,Meta Platforms计划到2028年在美国基础设施和就业方面投资超过6000亿美元,作为其建设更多AI数据中心和提升算力的重点工作的一部分。通过建设这些数据中心,Meta表示其旨在推动AI技术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支持当地经济,并巩固美国的科技领先地位。今年,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将AI列为公司发展的首要任务。为此,他招聘了更多员工,并上调了其资本支出计划。在上个月的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Meta首席财务官苏珊·李(Susan Li)表示,2026年的资本支出将显著高于2025年,因为公司计划为AI项目建设更多的计算基础设施。
百度发布新一代昆仑芯M100和M300
据C114通信网11月13日报道,在百度世界大会2025上,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发布了新一代昆仑芯M100及昆仑芯M300。其中,M100针对大规模推理的场景优化,充分发挥昆仑芯自研架构的优势,使得MOE模型的推理性能能够大幅提升,该芯片预计在2026年初上市。昆仑芯M300主要针对超大规模的、多模态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做了深入优化,性能更强。这款芯片将于2027年初上市。同步发布的天池256超节点与天池512超节点,将于2026年正式上市,单个天池512超节点就能完成万亿参数模型训练。目前,昆仑芯已累计完成数万卡部署,成为了百度AI关键底座。
百度发布原生全模态大模型文心5.0
据C114通信网11月13日报道,在2025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正式对外发布原生全模态大模型文心大模型5.0。该模型参数量达2.4万亿,采用原生全模态统一建模技术,具备全模态理解与生成能力,支持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文心5.0基础能力全面升级,在多模态理解、指令遵循、创意写作、事实性、智能体规划与工具应用等方面表现突出,拥有强大的理解、逻辑、记忆和说服力。在40余项权威基准的综合评测中,其语言与多模态理解能力与Gemini-2.5-Pro、GPT-5-High等模型持平,图像与视频生成能力与垂直领域专精模型相当,达到全球领先水平,验证了原生全模态大模型的能力和潜力。
微软打造首个AI超级工厂:多座新一代Fairwater数据中心构成站点网络
据C114通信网11月13日报道,微软当地时间本月12日发布了一份博文,介绍了其通过连接多个最新一代Fairwater数据中心构建的首个AI超级工厂(AI superfactory)。微软目前已投运第二座采用Fairwater架构设计的数据中心,分别位于威斯康星州Mt Pleasant和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两者均采用双层设计,配备英伟达GB200 NVL72机架,拥有近乎0用水量的液冷冷却系统。而微软的AI超级工厂则由多个彼此之间采用新型AI WAN专用网络互联的Fairwater站点组成,共计包含数十万颗最先进的GPU、EB级存储空间和数百万个CPU核心。整个分布式工厂形如一台虚拟超级计算机运行,支持数千亿参数模型训练,解决单个站点无法满足的前沿问题。
物联网&车联网&卫星&低空经济&量子科技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13组卫星
据C114通信网11月10日报道,北京时间2025年11月10日10时41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3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是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第7次成功发射,也是今年的第6次成功发射,发射成功率100%。长十二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采用水平总装、水平测试、水平转运的“三平”测发模式,可执行多种轨道发射任务,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少于12吨、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少于6吨,可根据任务需求适配5.2米或4.2米直径构型的卫星整流罩。本次发射是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的第3次发射,是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250次飞行试验,也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07次发射。此外,卫星互联网低轨13组卫星由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抓总研制。
中国信科陈山枝:创建V-PON标准,把握车载光通信趋势,加速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
据C114通信网11月11日报道,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山枝博士领衔在7月的《电信科学》期刊发表《车载光通信趋势分析及发展车载无源光网络(V-PON)的建议》论文,分析了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趋势,以及汽车电子电气架构(electrical electronic architecture,EEA)演进给车内通信带来的新需求与新挑战,指出车载光通信也会经历类似电信运营商固定接入网的“光进铜退”的发展历程,实现从“窄带通信+铜缆线束”向“宽带通信+光纤线束”的变革。该论文在业界首次创新提出车载无源光网络(Vehicular - Passive Optical Network,V-PON)的技术路线与标准建议:针对车内通信需求及特殊工作环境带来的挑战,在已有PON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车内通信需求与车载特殊工作环境挑战,开展技术创新,攻克相关核心技术,形成V-PON标准规范。
“天衍-287”搭建完成,量子计算优越性即将首次全球开放
据C114通信网11月13日报道,记者从中国电信量子研究院获悉,搭载“祖冲之三号”同款芯片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287”已完成搭建。该量子计算系统具备“量子计算优越性”能力,处理特定问题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4.5亿倍,未来将接入“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并首次面向全球开放应用服务,这也将是我国首个具备“量子计算优越性”的量子计算云平台。这标志着我国在推动量子计算实用化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此次即将上线的超导量子计算机使用“祖冲之三号”同款系列芯片,拥有105个数据比特和182个耦合比特,与备受瞩目的“祖冲之三号”同根同源,具备量子计算优越性,由中电信量子集团与国盾量子联合团队搭建和调测完成。
行情回顾
1.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美贸易关系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贸易摩擦激化或将在短期内影响上游核心芯片供应。
2. 云厂商资本开支投入不及预期。数据中心需求同云厂商资本开支相关,若云厂商放缓资本开支投入,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将产生影响。
3. 5G发展进程不及预期。运营商及5G产业链公司与5G发展进程息息相关,若5G整体发展不及预期,则将对产业链需求造成影响。
研报:《6G大会:6G+AI融合发展趋势强化》2025年11月16日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