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成交节奏来看,工作日日均成交稳定在626套,周末则能冲高至日均1000套。按此态势预估,11月整月二手房成交量有望达到22500套,将仅次于今年3月、4月的成交峰值,成为全年第三高的月度成交数据
谁能想到金九银十不温不火,11月上海二手房火了!
11月前14天,上海二手房累计成交突破10000套,环比大涨83.77%!
尽管10月因国庆长假导致数据基数较低,但这一成绩的“含金量”依然非常能打:
首先它是全年第三
在今年各月同期的成交量排名中,仅次于作为“政策行情”的1月和“小阳春”顶峰的3月
其次它创8个月新高
横向对比,创下了自4月份以来的最高同期成交纪录
第三“破万俱乐部”
纵观全年,能在前14天实现成交量破万的,仅有1月、3月和当下的11月
从成交节奏来看,工作日日均成交稳定在626套,周末则能冲高至日均1000套。按此态势预估,11月整月二手房成交量有望达到22500套,将仅次于今年3月、4月的成交峰值,成为全年第三高的月度成交数据
这一成交量的爆发,打破了二季度以来的阶段性低迷,出乎了很多人的意外,特别是不看好楼市前景的人
那么,当下楼市二手房量从何而来?
实际上,这场突如其来的“暖冬”行情,是政策、价格与预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政策效应还在,置换的人多了
8月25日“沪六条”新政的滞后效应正在深度显现。取消外环外限购、公积金付首付等政策,多少能释放一些需求
市场反馈显示,当前成交主力正是“卖一买一”的置换客群。他们通过出售二手房获得“房票”与资金,从而形成“卖旧买新”的良性循环,彻底盘活了整个二手房市场的流动性
以价换量,买卖双方均有让步
成交量的爆发,背后是价格的“退让”。经过近一年的博弈,房东和购房者预期各有退让
国家统计局11月14日发布的10月70城房价指数显示,上海新房价格表现突出,10 月环比上涨 0.3%、同比上涨5.7%,两项指标均领跑全国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虽仍呈环比下降态势,但跌幅已收窄至0.9%,较此前连续5个月的扩大跌幅趋势出现积极转变
从细分市场看,价格分化特征显著:单价3万元以下的房源成交量逆势增长15.14%,300万以下刚需房源价格已逐步企稳,部分热门板块甚至出现小幅回升
而远郊区县及房龄较大的 “老破小” 房源,仍以 “以价换量” 为主,价格调整幅度相对明显。70城指数反映的二手房跌幅收窄,与11月成交数据的爆发形成正向呼应,印证了“量先价后”的市场修复规律,预示价格筑底过程正在加快
价格的实质性松动,使得性价比凸显,吸引了观望已久的刚需客群果断入手。二手房量能跑起来,问题就不大
预期管理的信号进一步加强
就在成交数据与价格指数释放积极信号的同一天,上海网信办联合多部门,正式启动 “规范网上房地产信息传播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剑指四类突出问题:恶意唱衰市场、歪曲解读政策、发布虚假房源、恶意泛化炒作
此次专项行动明确提出,将严厉打击“上海市中心房价要崩了”等无依据唱衰言论,清理 “标题党” 不实信息,对违规账号予以禁言、约谈等处置
背后的目的显而易见,稳预期、稳信心。现在看像什么全面放开来也是过渡解读
暖意能否延续?
11月的这波行情,在“以价换量”的基础上清晰地表明上海楼市的需求基底依然深厚。不过市场分化格局仍未改变,价格上仍以 “核心企稳、郊区调整”为主
来源:X博士说房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