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原理:环形植树模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07:02 1

摘要:“植树问题”应用,关键在于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植树问题”应用,关键在于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当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上植树时,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

植树棵数 = 间隔数

这是因为封闭图形没有起点和终点,每一个间隔都对应一树。

解题步骤与公式

对于一个长为 L,宽为 W 的长方形,在其四周植树:

1. 计算总路程(周长):

长方形周长 = (L + W) \times 2

2. 确定植树棵数:

在封闭图形上,棵数 = 周长 ÷ 株距

用公式表示就是:

\text{植树棵数} = \frac{ (L + W) \times 2 }{ \text{株距} }

重要前提:长方形的长和宽必须正好是株距的整数倍,这样才能保证每个角都能种上树,且树与树之间的间隔均匀。

实例详解

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加深理解。

【问题】

一个长方形花园,长60米,宽40米。现在要沿着它的四周每隔10米种一棵银杏树,四个角都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

【解答】

第一步:计算周长

周长= (60 + 40) \times 2 = 200 米

第二步:应用公式

株距为10米,根据公式:

棵数= 周长 ÷ 株距 = 200 \div 10 = 20 (棵)

答案: 一共需要 20 棵银杏树。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简单地用(长边棵数 + 宽边棵数)× 2,会把四个角上的树重复计算一次。而使用 周长 ÷ 株距 的公式,完美地避免了重复计算的问题,是解决此类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要点总结与易错点

1. 判断类型:首先要识别出这是在封闭图形上植树,从而应用“棵数 = 间隔数”的模型。

2. 核心公式:牢记 总棵数 = 周长 ÷ 株距。

3. 前提条件:确保长方形的长和宽都能被株距整除,否则问题会变得更复杂(需要考虑是否取整)。

4. 避免误区:不要将其与“直线植树”问题混淆。在一条不封闭的直线上,两端都植树的公式是“棵数 = 间隔数 + 1”,这与封闭图形完全不同。

希望这篇详细的讲解能帮助您彻底掌握长方形边上的植树问题。只要记住核心原理并熟练运用公式,这类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来源:脑洞教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