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阳,三十三岁,在这家公司熬了七年,终于从副转正,成了市场部总监。
红头文件下来那天,整个部门都疯了。
我,陈阳,三十三岁,在这家公司熬了七年,终于从副转正,成了市场部总监。
消息是行政小妹在茶水间里泄露的,不到十分钟,我的微信就炸了。
“陈哥牛逼!!”
“总监!晚上必须安排!”
“陈总,我的偶像!”
我看着屏幕上整齐划一的“陈总”,心里那点虚荣感像是被吹胀的气球,飘飘然的。
七年啊。
人生有几个七年?
我从一个愣头青,熬到发际线都开始报警,陪客户喝的酒能灌满一个浴缸,改过的PPT堆起来比我还高。
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今天吗。
我深吸一口气,在部门群里发了个大红包。
“感谢兄弟姐妹们抬爱,也感谢王总和公司的信任。”
“今晚,福满楼,我请客,所有人,一个都不能少!”
“不醉不归!”
群里瞬间又是一片欢腾。
我靠在椅子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这几年受的委屈,此刻都值了。
我点开和小助理萧雅的对话框。
“小雅,统计一下部门的人数,加上关系好的几个兄弟部门,拟个名单给我。”
“记住,是所有人。”
我特意加重了“所有”两个字。
然后,我又发了一条。
“李伟除外。”
萧雅那边秒回:“收到,陈哥!”
她懂我。
全公司没人不知道,我和李伟是死对头。
我们俩同年进公司,同一个岗位,从第一天起就没对付过。
他那个人,用我们老家的话说,就是“蔫儿坏”。
表面上跟你称兄道弟,背后捅刀子比谁都快。
我刚进公司那会儿,啃下个硬骨头客户,眼看就要签合同了。
他背着我请客户“按脚”,不知道给人家灌了什么迷魂汤,第二天客户就说要重新考虑。
等我再去联系,单子已经挂在了他的名下。
还有一次,公司竞标一个大项目,我带队熬了半个月,方案都磨出火星子了。
临提交前一天,他“不小心”把我存方案的U盘碰掉进了咖啡里。
我当时真想一拳砸烂他那张笑嘻嘻的脸。
可我忍住了。
在职场,冲动是魔鬼,它只会让你死得更快。
我带着团队,通宵重做了一版,虽然最后因为准备仓促丢了标,但王总(我们公司总经理)看到了我的能力和担当。
这七年,我走的是堂堂正正的阳关道,每一步都踩得结结-实实。
他李伟呢?走的是阴沟里的独木桥,专干些上不得台面的事。
可偏偏,这种人还就混得风生水起。
他嘴甜,会来事儿,尤其会哄领导开心。
这次的总监位置,公司里所有人都觉得,不是我,就是他。
现在,是我。
我赢了。
所以,我今晚的庆功宴,凭什么要让他来?
我不想看见他。
看见他,我就觉得那昂贵的饭菜都沾了苍蝇,恶心。
下午五点半,萧雅把最终名单和预定信息都发给了我。
一共五十三个人,福满楼最大的那个包厢,“帝王厅”。
我看着名单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唯独没有“李伟”那两个字,满意地笑了。
“就这么定了。”
我关掉电脑,提前溜了。
得回家换身像样的衣服。
今天,我是主角。
我特意翻出了那套为了参加婚礼买的Armani西装,虽然有点紧,但上身效果确实不一样。
镜子里的人,头发梳得油光锃亮,眼神里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意气风发。
嗯,有点“成功人士”那味儿了。
我开着我那辆刚还完贷款的帕萨特,一路风驰电掣地赶到福满楼。
到停车场的时候,发现我们公司的车已经停了不少。
看来大家都挺积极。
我整理了一下领带,深吸一口气,推开了帝王厅厚重的大门。
“陈总来了!”
不知谁喊了一嗓子,原本嘈杂的包厢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我。
那感觉,就像是聚光灯打在了身上。
我笑着,熟练地摆着手。
“来晚了来晚了,让大家久等了啊。”
“路上有点堵车,自罚三杯,自罚三杯!”
气氛一下子又热烈起来。
同事们纷纷围上来,说着各种恭维的话。
“陈总今天可真帅!”
“这身西装,得五位数吧?”
“以后可就指望陈总多多提携了!”
我一边应付着,一边往主桌走。
主桌,自然是留给公司几个领导和我的。
我们总经理王总已经坐在了主位上,正笑眯眯地看着我。
旁边是人事部的刘姐,财务部的张总。
我赶紧快走几步,准备先跟领导们打招呼。
“王总,刘姐,张总,实在不好意思,来晚了……”
我的话说到一半,卡在了喉咙里。
因为我看见了一个人。
一个我这辈子都不想在我的庆功宴上看到的人。
李伟。
他就坐在王总的另一边,那个原本应该是属于我的位置。
他穿着一身骚包的白色西装,头发也打了蜡,正端着一杯茶,慢悠悠地品着。
看到我,他抬起眼皮,嘴角勾起一个极其微妙的弧度。
那笑容里,有挑衅,有得意,还有一丝我说不清道不明的嘲讽。
仿佛在说:“你看,你不想让我来,我偏要来。而且,我还坐在了比你更重要的位置上。”
我脑子里“嗡”的一声,血一下子全涌了上了头。
整个包厢的喧闹声,同事们的笑脸,领导们的表情,在这一瞬间都变得模糊不清。
我的视线里,只剩下李伟那张欠揍的脸。
他怎么会在这里?
谁让他来的?
我明明跟萧雅说过,不要请他!
我的拳头在身侧瞬间攥紧,指甲深深地嵌进了肉里。
我真想冲过去,揪着他的领子,把他从那张椅子上拎起来,然后扔出这个房间。
告诉所有人,这是我的场子,这里不欢迎他!
可是,我不能。
王总就坐在那里。
全公司的同事都看着我。
我今天要是发了疯,明天全公司上下就会传遍“新任市场总监陈阳小人得志,当众发飙”。
我这七年的隐忍,这七年的努力,都会变成一个笑话。
我感觉自己的脸颊在发烫,肌肉僵硬得像石头。
王总仿佛没看见我俩之间的暗流汹涌,他笑着朝我招招手。
“小陈,来,站着干嘛?”
“就等你了,快坐。”
他的语气很平常,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我僵硬地挪动脚步,走到桌边。
主桌是一个能坐十个人的大圆桌。
王总坐主位。
他的左手边,是人事刘姐、财务张总,然后空了一个位置。
他的右手边,是李伟。
李伟旁边,是生产部的孙经理。
那个空着的位置,显然是留给我的。
可这个位置,在刘姐和张总的下手,离王总隔了两个人。
而李伟,就紧挨着王总。
在中国的饭局上,座次就是地位。
今天,我是主角,我请客。
按理说,我应该坐在王总的右手边,也就是“主宾”的位置。
现在,那个位置被李伟占了。
而我,被安排在了一个相对次要的位置上。
这不仅仅是打我的脸。
这是在刨我的根。
我站在那里,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坐下?
我咽不下这口气。
不坐?
那就是不给王总面子。
全场几十双眼睛,此刻都聚焦在我身上。
有同情的,有看热闹的,有幸灾乐祸的。
我甚至能感觉到,李伟那边的几个他的心腹,嘴角已经忍不住在上扬。
我感觉自己像个小丑,被扒光了衣服,扔在舞台中央。
就在这时,李伟开口了。
他放下茶杯,笑呵呵地站起来,声音不大不小,却足以让整个包厢的人都听见。
“哎呀,陈总监,你可算来了。”
“你看你,升职了请大家吃饭,怎么还自己站着?”
“快坐快坐,王总和我们都等你好久了。”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姿态放得又低,好像真的是在为我着想。
可那一声“陈总监”,从他嘴里说出来,怎么听怎么刺耳。
他这是在提醒我,也提醒所有人。
你陈阳,不过是个总监。
而我李伟,能坐在王总身边。
我死死地盯着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你怎么会在这里?”
李伟故作惊讶地“啊”了一声。
“陈总监你这话说的,我怎么就不能在这里了?”
“咱们都是一个公司的兄弟,你高升,我这当兄弟的,难道不该来为你庆祝一下吗?”
他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一脸的“真诚”。
“再说了,是王总的秘书亲自通知我的,说今晚的庆功宴,王总特意嘱咐了,让我也务必到场。”
“我这……总不能驳了王总的面子吧?”
他把“王总”两个字咬得特别重。
一瞬间,我全明白了。
不是萧雅办事不力。
也不是李伟自己厚着脸皮闯进来的。
是王总让他来的。
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为什么?
王总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明明知道我和李伟的关系。
他今天提拔了我,却又在我的庆功宴上,把李伟安排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他这是什么意思?
敲打我?
告诉我不要得意忘形?
还是……他有别的打算?
我脑子里乱成一团浆糊。
王总这时发话了,他轻轻咳嗽了一声。
“好了好了,都别站着了。”
“小陈,坐。”
他指了指刘姐旁边的那个空位。
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我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凉了。
我所有的骄傲,所有的意气风发,在这一刻被击得粉碎。
我像一个提线木偶,僵硬地,一步一步地,挪到了那个位置上。
然后,坐下。
屁股刚挨到椅子,我就感觉如坐针毡。
我能感觉到,对面李伟的目光,像两根针一样扎在我身上。
我也能感觉到,周围同事们那些复杂的眼神。
我甚至能想象出,明天公司的茶水间里,会流传出怎样的版本。
“听说了吗?陈阳那个庆功宴,主角差点没坐上主桌!”
“可不是嘛,李伟就坐在王总旁边,那叫一个威风!”
“看来啊,这市场部总监的位置,陈阳坐得也不稳当啊……”
我拿起面前的酒杯,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白酒。
然后,我站了起来。
我必须要做点什么,来挽回一点颜面。
我端着酒杯,脸上努力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王总,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今天,我能有这个机会站在这里,首先要感谢王总的栽培,感谢公司给我这个平台。”
“这杯酒,我先敬王总!”
我仰起头,一饮而尽。
辛辣的液体从喉咙一路烧到胃里,火辣辣的。
王总微笑着点了点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算是回应。
我放下酒杯,又倒满一杯。
“这第二杯,我敬在座的各位兄弟姐妹。”
“我陈阳能有今天,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以后在工作上,还需要大家多多指教,我陈阳先干为敬!”
我又是一杯下肚。
连着两杯高度白酒,我的胃开始翻江倒海,眼前也有点发花。
但我不能停。
我必须要把这个场子撑下去。
我再次倒满酒杯,这是第三杯。
我的目光,越过桌上的菜肴,越过袅袅升起的热气,直直地射向李伟。
全场的气氛,因为我这个动作,瞬间又变得微妙起来。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我。
李伟也看着我,他脸上的笑容淡了一些,眼神里多了一丝警惕。
我举起酒杯,对着他。
“李伟。”
我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连名带姓地喊他,没有加任何“哥”或者“经理”之类的称谓。
“我们俩,同年进公司,一起奋斗了七年。”
“这七年,我们之间有过竞争,有过误会。”
我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喜怒。
“但是,今天是我大喜的日子,你能来,我很高兴。”
我说这话的时候,自己都觉得恶心。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从今天起,我是市场部总监,你还是销售部的王牌。”
“我希望以后,我们能摒弃前嫌,通力合作,一起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这杯酒,我敬你。”
“我干了,你随意。”
说完,我没等他有任何反应,仰头就把第三杯酒灌了下去。
喝完,我重重地把酒杯放在桌上,发出一声脆响。
然后,我看着他,一言不发。
我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姿态也做足了。
表面上是“一笑泯恩仇”,实际上,是把难题抛给了他。
我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把“摒弃前嫌,通力合作”的调子都定下来了。
他李伟,要是还扭扭捏捏,或者说些阴阳怪气的话,那就是他小家子气,是他不顾全大局。
在王总面前,他不敢。
果然,李伟的脸色变了变。
他眼里的那点得意和挑衅,瞬间收敛得干干净净。
他沉默了几秒钟。
这几秒钟,对我来说,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我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擂鼓一样。
终于,他也站了起来,端起了面前的酒杯。
“陈总监,你言重了。”
他脸上重新堆起了笑容,只是那笑容有点僵。
“我们之间哪有什么前嫌?不过是工作上的一些小摩擦罢了。”
“你放心,以后市场部的工作,我们销售部一定全力配合。”
“你这杯酒,我必须喝。”
“而且,我得回敬你一杯。祝你,步步高升!”
说完,他也一饮而尽,然后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再次干掉。
他连喝了两杯。
这个回合,我算是勉强扳回了一城。
我重新坐下,感觉后背已经湿透了。
不是因为热,是紧张出的冷汗。
王总自始至终都只是微笑着看着我们,一句话也没说。
但他越是这样,我心里就越是没底。
他就像一个高深莫d测的棋手,而我和李伟,只是他棋盘上的两颗棋子。
他今天这一手“制衡”,玩得实在是高。
既提拔了我,安抚了我这边代表的“实干派”。
又在我的庆功宴上,给足了李伟面子,稳住了他那边的“关系派”。
他让我们俩都明白,谁也别想一家独大。
你们都得听我的。
都得为我所用。
想通了这一层,我心里那股火气,渐渐被一股寒意所取代。
这职场,比我想象的还要深。
我这个总监的位置,也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稳固。
接下来的饭局,就变得索然无味了。
虽然大家依旧推杯换盏,说着笑话,气氛看起来很热烈。
但我知道,很多人心里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我成了他们观察的风向标。
他们想看看,我这个新任总监,到底是被王总真正看重,还是只是一个被推到前台的傀儡。
而李伟,则成了另一个权力中心。
不断有人过去给他敬酒,说着恭维的话。
他来者不拒,谈笑风生,仿佛他才是今天的主角。
我坐在那里,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闷酒。
酒是个好东西,它能麻痹神经,让人暂时忘记烦恼。
可它也能放大情绪。
我的不甘,我的愤怒,我的委屈,在酒精的作用下,像野草一样疯长。
七年。
我付出了七年的心血。
我以为我终于熬出头了。
结果,到头来,还是一颗随时可以被牺牲的棋子。
凭什么?
就凭他李伟会拍马屁吗?
就凭他会钻营吗?
我不服。
我真的不服。
中途,我借口上厕所,躲到了走廊尽头的窗户边。
点了根烟,猛吸了一口。
尼古丁的味道让我稍微冷静了一点。
我看着窗外城市的车水马龙,灯火辉煌。
这个城市这么大,这么繁华。
可为什么,我感觉自己这么渺小,这么无力?
“陈哥。”
萧雅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我回头,看见她端着一杯蜂蜜水,小心翼翼地走过来。
“我看你喝得有点多,给你弄了杯水。”
我接过杯子,说了声“谢谢”。
蜂蜜水温温的,甜甜的,流进胃里,很舒服。
“陈哥,对不起。”
萧雅低着头,声音里带着哭腔。
“名单是我定的,我没想到王总会……”
“不关你的事。”我打断她。
“这是神仙打架,我们这些小鬼,能有什么办法?”
我苦笑了一下。
“是我自己太天真了。”
我以为只要努力工作,做出成绩,就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现在看来,我错了。
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你所有的努力,可能都一文不值。
“陈哥,你别这么说。”
萧雅看着我,眼睛红红的。
“我们部门的人,都知道你为了这个位置付出了多少。”
“大家心里都向着你呢。”
“是吗?”
我自嘲地笑了笑。
“那他们刚才怎么都跑去给李伟敬酒了?”
“那……那不是因为王总在嘛……”萧雅小声辩解。
“大家也是没办法。”
我没再说话。
是啊,大家都没办法。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谁对他们更有利,他们就倒向谁。
这很现实,也很公平。
怪只怪我自己,还没能强大到让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我。
“回去吧。”我对萧雅说。
“里面还需要你照应着。”
“我再待会儿。”
萧雅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我又抽了一根烟,把杯子里的蜂蜜水喝完,感觉脑子清醒了不少。
愤怒解决不了问题。
自怨自艾更没用。
我必须得想明白,王总到底想干什么。
他把我和李伟放在一个天平上,目的是为了平衡。
这意味着,短期内,他谁都不会动。
他会看着我们俩斗。
只要我们斗得不越界,不影响公司的整体利益,他甚至会乐见其成。
因为只有我们斗起来,他这个“裁判”的位置,才能坐得更稳。
而我和李伟,就像两只被关在笼子里的斗鸡。
我们互相啄得头破血流,只是为了取悦笼子外面的主人。
这很残酷。
但这就是现实。
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知道埋头干活了。
我必须得学会斗。
不仅要学会跟李伟斗,更要学会跟王总“斗”。
当然,不是对着干。
而是要学会揣摩他的心思,学会利用规则,学会在他划定的范围里,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我要让他看到,我陈阳,不仅能干活,还能干得比李伟更漂亮。
我要让他明白,我这颗棋子,比李伟那颗,更有价值。
总有一天,我要让他心甘情愿地,把李伟那颗棋子,从棋盘上拿掉。
想通了这些,我心里那股憋屈的感觉,消散了不少。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坚定的斗志。
我掐灭烟头,扔进垃圾桶。
整理了一下因为喝酒而有些凌乱的衣领。
然后,我转身,重新向那个名为“帝王厅”的战场走去。
当我再次推开门时,脸上的表情已经恢复了平静。
甚至,还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微笑。
包厢里的气氛正酣。
李伟正端着酒杯,在另一桌跟几个别的部门的同事高谈阔论。
他讲了个什么笑话,引得一桌人哈哈大笑。
他看到了我,朝我遥遥举了举杯,眼神里的挑衅意味又浓了几分。
我没理他。
我径直走回主桌,坐下。
王总正和人事部的刘姐低声聊着什么。
看到我回来,他停下了话头,看了我一眼。
“酒醒了?”
“让王总见笑了。”我恭敬地回答。
“刚才确实有点上头,出去吹了吹风,好多了。”
王总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
“但是,也要学会控制情绪。”
“身居高位,一言一行,都会被人放大解读。”
“有时候,忍,比冲,更需要智慧。”
他这番话,意有所指。
既是在敲打我刚才的失态,也是在点拨我。
“谢谢王总教诲。”
“我记住了。”
我拿起公筷,夹了一块看起来很不错的东坡肉,放到了王总面前的骨碟里。
“王总,您尝尝这个。”
“这家的东ouo坡肉做得最地道,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我的动作很自然,语气也很诚恳。
王总看了我一眼,眼神里闪过一丝赞许。
他拿起筷子,夹起那块肉,放进了嘴里。
慢慢地咀嚼着。
“嗯,确实不错。”
他点了点头。
我心里松了一口气。
我知道,刚才那个小小的考验,我算是过关了。
我学会了“忍”。
也学会了在他面前,放下我那点可怜的自尊。
饭局后半场,我没再喝酒。
我端着茶杯,游走在各个酒桌之间。
跟这个聊聊家常,跟那个谈谈工作。
姿态放得很低,笑容也一直挂在脸上。
那些原本有些摇摆的同事,看到我的态度,也渐渐又向我靠拢过来。
毕竟,我才是名正言顺的市场部总监。
只要我不倒,他们未来的工作,还得指望着我。
而李伟,他虽然有王总的“青睐”,但毕竟不是市场部的直属领导。
远水,解不了近渴。
一场饭局,人心浮动。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站队,重新评估。
快结束的时候,王总提前离场了。
他一走,包厢里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
很多人也开始陆续告辞。
我作为主人,自然要送到门口。
李伟也跟着人群往外走。
经过我身边的时候,他停下了脚步。
“陈总监,今天这顿饭,让你破费了。”
他皮笑肉不笑地说。
“应该的。”我淡淡地回答。
“毕竟是我的庆功宴。”
我特意加重了“我的”两个字。
李伟的脸色沉了一下。
“陈阳,别得意得太早。”
他凑近我,压低了声音。
“总监这个位置,坐着烫屁股。”
“你最好小心点,别哪天摔下来,摔断了腿。”
“那就不劳你费心了。”我回敬道。
“我这人,别的本事没有,就是腿脚还算结实。”
“倒是你,以后要多注意身体。”
“听说公司准备开拓西北市场,那地方,风沙大,气候干燥,容易水土不服。”
我的声音同样很低,只有我们两个人能听见。
李伟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
他死死地盯着我,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你……你怎么知道?”
我笑了。
笑得很轻松。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李经理,祝你在大西北,前程似锦啊。”
说完,我不再看他,转身去送别的同事。
留下李伟,一个人愣在原地,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精彩纷呈。
其实,我根本不知道什么西北市场。
那是我刚才在厕所里,胡乱编出来的。
我只是根据王总今天的行为模式,做出的一个推测。
王总既然要制衡我和李伟,就不可能让我们俩继续在同一个部门内耗。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我们分开。
一个留守总部,一个外派开疆拓土。
这样,我们既能各自发挥长处,又能在不同的赛道上继续竞争。
而外派的地方,肯定是个难啃的硬骨头。
所以我随口编了个“西北市场”。
没想到,竟然被我诈中了。
看着李伟那副吃了苍蝇一样的表情,我心里那口恶气,总算是出了大半。
送走最后一波同事,我回到空无一人的包厢。
满桌的残羹冷炙,空气中弥漫着酒气和食物混合的复杂味道。
我走到主桌前,看着那个李伟坐过的位置,又看了看我自己坐过的位置。
我拿出手机,给财务张总发了条微信。
“张总,今天饭局的费用,麻烦您走下公司账务,开一张招待费发票。”
“理由就写:为庆祝公司任命新任市场总监,并欢送即将远赴西北开拓新市场的李伟经理,王总特批举办部门联谊晚宴。”
发完这条微信,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我不仅要把这顿饭的钱省下来,我还要把这件事,以一种半官方的形式,捅出去。
我要让全公司的人都知道。
我陈阳的庆功宴,不是我一个人在唱独角戏。
这是王总亲自安排的,一场有着深远意义的战略布局。
李伟不是来砸场子的,他是来接受新的任命的。
而我,也不是被敲打,我是王总战略中,留守后方,稳定大本营的重要一环。
这样一来,那些看热闹的,摇摆不定的,心里就都有数了。
他们会明白,我和李伟,都是王总看重的人。
我们俩,未来将是并驾齐驱,而不是你死我活。
至于我和李伟之间的恩怨,那将变成我们两个人之间的“君子之争”。
谁能做出更漂亮的业绩,谁才能在王总心里,占有更重的分量。
这盘棋,从今晚开始,才算真正拉开了序幕。
我走出福满楼,夜风吹在脸上,很凉,但我的头脑却异常清晰。
我发动汽车,汇入城市的车流。
看着眼前明明灭灭的尾灯,我忽然觉得,自己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
或者说,是变了。
变得更冷酷,更懂得算计,也更像一个真正的“玩家”。
我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只知道,我别无选择。
回到家,我没有像往常一样瘫在沙发上。
我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
文档的名字叫:《关于市场部未来三年发展战略的初步构想》。
第一条,就是针对李伟即将负责的“西北市场”,我们市场部应该如何进行前期调研、舆情监控和品牌预热。
既然是竞争,那就要从第一秒开始。
李伟,你不是喜欢玩阴的吗?
那我就在阳谋上,堂堂正正地碾压你。
我写了整整一夜。
天亮的时候,一份长达三十页,逻辑清晰,数据详实的方案,已经出现在我的电脑屏幕上。
我把它打印出来,装进公文袋。
洗了个澡,换了身干净的衣服,我感觉自己又充满了力量。
这股力量,不再是昨天那种虚浮的意气风发。
而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掌控一切的自信。
我比任何时候都清楚,我的战场,在哪里。
我的敌人,是谁。
以及,我该如何去赢。
周一的例会上,我当着所有部门负责人的面,把我的方案,递交给了王总。
“王总,这是我个人对市场部未来工作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请您指正。”
王总接过方案,只是粗略地翻了翻。
但他翻到其中某一页的时候,手指明显停顿了一下。
那一页的标题是:《针对西北新兴市场的品牌推广策略——“戈壁之舟”计划》。
他抬起头,深深地看了我一眼。
那眼神,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复杂。
有惊讶,有欣赏,还有一丝……忌惮。
他没有当场表态,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回头看看。”
但例会结束后,他的秘书就通知我,让我去他办公室一趟。
王总的办公室里,弥漫着一股高级茶叶的清香。
他把我的方案放在桌上,指了指对面的沙发。
“坐。”
我坐下,腰杆挺得笔直。
“说说你的想法。”他开门见山。
“为什么会想到做这个方案?特别是关于西北市场的部分。”
我知道,这是他对我的最后一次试探。
我的回答,将决定他未来对我的态度。
我没有隐瞒。
我把我对他在庆功宴上安排的分析,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包括我对“制衡”的理解,对我和李伟之间未来关系的判断。
当然,我隐去了我诈李伟的那一段。
我只说,我是基于对公司战略发展的前瞻性判断,认为西北市场将是公司下一步的重点。
王总一直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我。
等我说完,他沉默了很久。
然后,他笑了。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
“陈阳啊陈阳。”
他摇了摇头。
“我以前,真是小看你了。”
“我以为你就是个只会埋头拉车的牛,没想到,你不仅会拉车,还知道抬头看路。”
“甚至,你还能猜到我这个赶车人的心思。”
他站起来,走到窗边,背对着我。
“你猜得没错。”
“公司确实准备成立一个新的事业部,专门开拓西北市场。”
“负责人,我也确实打算让李伟去。”
“他那个人,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让他守成,他能把一个好摊子搅得乌烟瘴气。但让他去开疆拓土,去啃硬骨头,他那股不择手段的狠劲儿,反而能派上用场。”
“而你,”他转过身,看着我,“你稳重,踏实,有大局观。市场部这个大后方,交给你,我放心。”
“我把你们俩放在不同的位置上,就是希望你们能形成一种良性竞争。”
“就像两只并驾齐驱的领头狼,带领着整个狼群,去抢占更大的地盘。”
“而不是在同一个狼窝里,为了争一块骨头,咬得你死我活。”
他的话,印证了我所有的猜测。
我的心,彻底定了下来。
“王总,我明白了。”
“您的良苦用心,我懂。”
“放心吧,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王总满意地点了点头。
“你的这个方案,做得很好。”
“特别是‘戈壁之舟’计划,很有想法,也很有操作性。”
“这样吧,这个计划,就由你来牵头。”
“我会让李伟那边,全力配合你。”
我心里一动。
让我牵头?
让李伟配合我?
这……这不就意味着,在西北市场这个新项目上,我的地位,要隐隐压他一头?
“怎么?没信心?”王总看出了我的犹豫。
“不,不是!”我立刻站了起来,声音洪亮。
“保证完成任务!”
走出王总办公室的时候,我感觉脚下的步子,都轻快了不少。
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洒在我身上,暖洋洋的。
我赢了。
这一次,我是堂堂正正地,在战略层面,赢了李伟第一局。
下午,公司内部系统就发布了正式的任命通知。
李伟被任命为新成立的“西北事业部”总经理。
同时,另一份项目通知也紧随其后。
成立“戈壁之舟”项目组,由市场部总监陈阳担任组长,西北事业部总经理李伟担任副组长,负责公司品牌在西北地区的全面推广工作。
通知一出,整个公司都炸了锅。
所有人的表情,都精彩极了。
尤其是李伟那帮心腹,一个个脸色比锅底还黑。
他们原本以为,李伟被外派,是去当“土皇帝”的。
没想到,头顶上还压着我这么一个“项目组长”。
我能想象到李伟在看到这份通知时,会是怎样一副表情。
估计想把电脑都砸了吧。
我的微信又炸了。
这一次,除了恭喜,更多的是敬畏。
“陈哥,高!实在是高!”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啊!”
“这手玩得太漂亮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职场博弈!”
我看着这些信息,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我知道,这只是开始。
真正的战斗,还没有打响。
一周后,李伟带着他的人,奔赴了西北。
走之前,他来我办公室“道别”。
他没有了庆功宴上的嚣张,也没有了电话里的愤怒。
他只是很平静地看着我。
“陈阳,算你狠。”
“我们走着瞧。”
“好啊。”我靠在老板椅上,转了半圈。
“我很期待,你在大西北的表演。”
“希望你别让我失望。”
他冷哼一声,摔门而去。
我看着那扇还在晃动的门,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深。
李伟,我们的故事,还长着呢。
接下来的日子,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戈壁之舟”计划中。
我带着我的团队,没日没夜地做调研,做方案,做预算。
我们分析了西北地区所有潜在消费者的用户画像,研究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和媒体环境。
我们甚至找来了气象专家,分析未来一年西北地区的天气变化,以便我们能更好地安排线下活动。
我要求我的团队,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极致。
因为我知道,李伟在看着我。
王总也在看着我。
我不能有任何失误。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李伟,也没闲着。
他发挥了他“会来事儿”的特长,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和当地的政府部门、经销商打成了一片。
据说,他天天泡在酒桌上,靠着一杯杯白酒,硬生生砸开了一个个关系网。
他那边的业务进展报告,每周都会准时发到我的邮箱。
虽然只是些干巴巴的数字,但我能看出来,他做得不错。
地基,已经让他打牢了。
“陈哥,这李伟也太猛了吧?”
萧雅看着报告,有些担忧。
“这才多久,他的渠道就已经铺到下面县城了。”
“照这个速度,我们的品牌推广还没开始,他的货就已经卖遍大西北了。”
“那不正好吗?”我笑了笑。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他把路铺好了,我们的‘戈壁之舟’,才能跑得更快。”
萧雅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她还是太年轻,看不懂这其中的门道。
李伟铺设的渠道,是公司的渠道,不是他李伟个人的。
他铺得越快,越广,对我这个项目组长来说,就越有利。
因为最终的销售额,都会算在“戈壁之舟”这个项目的大盘子里。
而我,才是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
他现在干的,说白了,都是在为我做嫁衣。
当然,这话我不会说出来。
我甚至还在项目周会上,公开表扬了李伟。
“李伟同志在前方,不畏艰苦,奋勇开拓,为我们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后方的同志,一定要学习他这种拼搏精神,把我们的品牌推广工作,做到最好!”
“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李伟同志在前方流的汗,喝的酒!”
我的话,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清清楚楚地传到了李伟的耳朵里。
我看到屏幕那头的他,脸都绿了。
他肯定觉得,我这是在讽刺他。
其实,我不是。
我是真心实意地在“夸”他。
我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我陈阳,是一个多么顾全大局,多么懂得团结同事的好领导。
我要把他李伟,牢牢地钉在“一线苦干”的功劳簿上。
而我,则稳坐后方,运筹帷幄。
两个月后,我们的品牌推广方案,正式启动。
我们没有像传统企业那样,砸钱在当地电视台打广告。
我反其道而行之。
我找到了几个在抖音、快手上很火的,专门做西北风情内容的旅游博主。
我们和他们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名为“寻找戈壁之舟”的短视频。
视频内容,不是生硬地介绍我们的产品。
而是讲述一个个普通西北人的故事。
有世代生活在沙漠边缘的牧民,有致力于沙漠绿化的志愿者,有在戈壁上追逐梦想的摇滚乐队。
我们的产品,只是作为一种“见证者”或者“陪伴者”,在故事的结尾,不经意地出现。
比如,牧民大叔在黄昏的驼背上,喝着我们的饮料解渴。
志愿者们在种下一棵新的梭梭树后,用我们的产品碰杯庆祝。
摇滚青年在星空下的篝火旁,弹着吉他,脚边放着我们的产品。
这些视频,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和电影般的质感。
它们没有一句广告词,却比任何广告词都更能打动人心。
视频一上线,就火了。
短短一周时间,全网播放量破亿。
“戈vebi之舟”这个话题,冲上了抖音热搜榜前三。
无数网友在评论区留言:
“这拍的是广告?这明明是电影!”
“看完好想去大西北看看!”
“已经下单了同款饮料,想尝尝沙漠里摇滚的味道。”
我们的产品,一夜之间,成了“情怀”和“梦想”的代名词。
李伟那边铺好的渠道,瞬间被引爆。
所有经销商的电话,都被打爆了。
“没货了!快补货!”
“有多少要多少!”
“再不发货,我们就要被客户的口水淹死了!”
李伟不得不亲自给我打电话。
电话那头,他的声音嘶哑,充满了疲惫,但又夹杂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兴奋。
“陈阳,你小子……可以啊。”
“这次,我服了。”
这是他第一次,对我表示肯定。
“李总过奖了。”我淡淡地说。
“这都是我们整个项目组的功劳,尤其是你,在前方打下的坚实基础。”
“没有你铺的路,我们的船,也开不起来。”
我把功劳,又分了他一半。
电话那头,李伟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谢了。”
“这个月的分红,我会让财务多分你一个点。”
“不用。”我拒绝了。
“按规矩来就行。”
“我想要的,不是这点钱。”
我没说我想要什么。
但我知道,他懂。
“戈壁之舟”项目,大获成功。
年底的总结大会上,王总亲自为我们项目组颁发了“年度最佳团队奖”。
奖金,是公司有史以来最高的。
我作为组长,站在台上,发表获奖感言。
李伟作为副组长,站在我身边。
聚光灯下,我们俩并肩而立。
看起来,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团结。
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在这平静的表象下,曾经有过怎样激烈的交锋。
会后,公司举办了盛大的年会。
这一次,王总亲自安排了座次。
他依然坐主位。
我和李伟,一左一右,坐在他身边。
我们的位置,完全一样。
饭局开始前,王总举起酒杯。
“今天,我只说三句话。”
“第一,祝贺‘戈壁之舟’项目取得圆满成功!”
“第二,我要特别感谢两个人,陈阳,和李伟。”
“是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我们创造了这个奇迹。”
“他们向我们所有人证明了,什么叫‘1+1>2’。”
“第三,”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我希望,未来我们公司,能有更多的‘陈阳’和‘李伟’站出来。”
“能有更多的‘戈壁之舟’,扬帆起航。”
“来,为了公司的明天,干杯!”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高举酒杯。
“干杯!”
我也举起了酒杯,和身边的李伟,轻轻碰了一下。
杯子发出清脆的响声。
我们相视一笑。
那笑容里,没有了之前的针锋相对。
多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或许,是惺惺相惜。
或许,是敬意。
我知道,我们的竞争,还远远没有结束。
但从今天起,我们的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不再是只想把对方踩在脚下的死敌。
我们成了彼此最好的磨刀石。
只有让对方变得更强,自己才能变得更强。
这盘棋,王总下得很高明。
但他可能没有想到。
我们这两颗原本只想吃掉对方的棋子,在互相的碰撞和磨砺中,渐渐地,也学会了下棋。
未来的棋局,会是什么样子?
谁,又会成为最后的执棋人?
我不知道。
但我很期待。
我看着杯中澄澈的酒液,映出我眼中的光。
那光,比升职那天,更加明亮,也更加坚定。
来源:意动花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