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铁有淄博站、淄博北、周村站,去市中心张店区最方便的是淄博站,出站就有多条公交,去八大局、人民公园都顺路。
山东人,去了一趟淄博,心里直说一句,真比网上说的还要好。
火不火先放一边,先把路说清。
高铁有淄博站、淄博北、周村站,去市中心张店区最方便的是淄博站,出站就有多条公交,去八大局、人民公园都顺路。
临淄这边看齐文化博物馆、古车马遗址,就选临淄站或从淄博站转BRT,时间好算,别乱下。
自驾更省心,济青高速、滨莱高速都能进城,导航选“八大局便民市场”或“临淄烧烤大院”,地标清楚,停车别贪近,绕一圈路边公共停车位更快。
工作日来,人少,住宿和车位都好找,节前一天来,节后一天下,心态稳。
住哪也要说清。
张店区住起步价合适,离八大局近,夜里逛完走回去十几分钟就到。
博山住山城老街附近,早上能吃到酥锅、豆腐箱,路窄,开车慢点。
临淄住齐都文化区,早起去博物馆不排队,晚上还能溜达到烧烤大院,选有窗的房,通风要好,夜里有烟火味,别挑鼻子。
烧烤是主角,规矩先学会,吃起来香,少走弯路。
小饼一摞放边上,小葱切段,蘸酱别抹太多,肉烤到冒油就上,夹饼、垫葱、抹酱、压一压,卷起来一口下去,嘴里清楚。
羊肉选前腿,筋少,烤得快。
肥瘦相间那串别烤太老,三分焦就行,翻面一两次,不要乱戳。
豆腐皮切片烤到起泡,刷一层蒜汁,卷香菜能当主菜吃。
烤饼子先划口,里面放肉和蒜蓉,压一压更出味。
点单别贪,一次十串以内,吃完再加,店家忙,手上活儿不等人,排队后面的人也好等。
晚上来,先在街角摊位拿号,手机留好,广播叫号别走远,错过就晚了。
实在排不上,换打法,去周边小院,口味一样,人少点,坐得住。
八大局便民市场人多,逛街要有招。
背双肩包,前面背,手机放胸口袋,鞋带出门前系紧,到了就别弯腰。
水果摊切好的西瓜一盒正好,解渴快,樱桃先看一圈再买,价差能到十块钱一斤,不着急。
烤牛奶棒新鲜好吃,趁热咬一口,外皮脆,里面糯,手上沾糖就拿纸垫。
牛肉小串一把十串,盐面撒得轻,刷汁要少,不然全是甜口,肉味就没了。
博山菜要留肚子。
酥锅不是大火炖,是小火焖,白菜、排骨、海带铺层,汤是关键,口味厚,吃完嘴唇沾汤亮亮的,这就对了。
豆腐箱外皮焦黄,里面有肉馅和粉条,咬开烫,慢一点,别急。
扒肉条是硬菜,下饭,配米饭更正,别单吃费劲。
说历史,淄博不是光靠烤串起家。
临淄是齐国旧都,春秋齐桓公就住这片地,管仲在这里变法,盐铁官营,手工业火得早。
齐王修稷下学宫,学者云集,讲学自由,墨家、稷下道家都在这交流,很多家说法能在馆里看到展件,牌匾上写得清楚。
齐文化博物馆不大,看点真多。
青铜器分列,铭文旁边有白字注解,看不懂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古车马陈列厅有复原的车辙,马骨架实物摆在眼前,鼻梁骨还在,讲解员说过一句话,百步之外能闻到兽皮味,想想那场面就能起鸡皮疙瘩。
马踏飞燕不在这,但齐地车马技术走在前头,轮辐数量、车舆宽度都有标准,老祖宗讲究实打实。
陶瓷和琉璃也要看。
淄博瓷器老底子在周村、博山,民国时就有大烟囱,炉火通红。
博山琉璃颜色正,蓝得深,绿得稳,小手串十来块一个,摆件看工艺,别贪大,回去压不住尘。
周村古商城是商路节点,票价合适,青石板路,老牌坊写着“天下第一村”,明清建筑保存得完整,门匾上的字能看出年月,跟着导览走一圈,棉布铺、钱庄、票号都能看到影子。
周村煎饼买薄的,卷大葱蘸酱,味儿对,带回家吃软了用锅一烘又酥。
路线这样排,轻松不累。
第一天张店区,八大局傍晚再去,下午先逛人民公园,阴凉多,老梧桐树粗得要两人合抱。
晚饭在八大局,十点前撤,人还多,收摊也忙,早点回住处,脚能歇。
第二天临淄,早起进齐文化博物馆,九点前进去,基本不排队。
中午到临淄烧烤大院,避开正点,十一点半到位,一小时吃完,出门让位,大家都好。
下午古车马博物馆,看一小时就够,出来买琉璃小物件,拇指大小不占包。
第三天周村或博山,喜欢人文走周村,喜欢山城味走博山。
周村走古街、粮栈、手作铺,黄昏时分拍照好看。
博山吃一顿酥锅,再去老矿区石阶上坐一会儿,晚风吹着,心里很静。
钱怎么花更稳,这里也说实在的。
火车站出租车排队正规,黑车喊价别理,网约车结合公交用,市区公交分布密,BRT站台清楚,空调足,夏天坐得住。
住宿别选太靠近夜市的窗边房,晚上人声起劲,睡浅的会醒,多花几十块加厚窗就稳。
餐饮账单看清楚,签字前核对串数,肉串和素串分开算,少点和没上要说,服务员都忙,提醒一下就好。
烧烤的碳火味会上衣,帽子和外套分开装,回去晾一晚就散。
小孩来要注意,多喝水,街边酸梅汤别猛喝,冰多肚子受不了,先吃点热的再喝冷的,脾胃不闹脾气。
拍照留影选墙画多的巷子,齐文化主题的涂鸦在张店和临淄都能见,白墙彩字,站三秒就出片。
买手信,别全买一类。
琉璃买两件,小瓷盘挑一只,周村煎饼买半斤现烙的,博山酥锅打包小份,回家热一热还能再吃一顿。
带酒的话,琉璃小杯子成对买,轻轻敲一下响声脆,客人一来,一摆桌上,有面子。
时间上也要认准点。
夏天晚上九点后凉快,人少一会儿,夜风顺,吃完散步舒服。
冬天来更适合看馆、吃锅,街上人少,店里坐得住,烤串油脂凝得快,提前说多刷汁,口感更顺。
节假日要排队,心态先放平,饿就先吃一根烤肠垫肚,别空着等,等急了什么都不好吃。
再说一句,别把淄博只看成烧烤。
这城有老厂房,有学宫遗址,有手艺人,有慢慢过日子的街巷。
早上七点多,老头骑车过桥,车铃一响就是一天的开始。
晚上十点,摊主收起小炉子,抖抖围裙,抬头看看天,明天还要忙。
人来人往,烟火升起,心里那点实在劲就起来了。
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别冲热闹瞎跑,按着路走,按着胃吃,按着天光看,淄博会把好的那面一页页翻给你看。
再来一句老话,吃要有章,走要有路,住要有靠,玩要有味。
说到底,淄博好,不在嘴上,在盘里,在路上,在灯下,在每个摊主的手上。
来过就明白,热搜不是空的,烟火也不是演的。
来源:那一刻旧时光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