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目睹雷锋日记的真容:聆听雷锋1961年春天的心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02:08 1

摘要:1961年4月16日,一个普通的星期日。当战友邀他去看电影时,22岁的雷锋却握着铁锹走向了春耕的土地。他在日记里写道:“热情,像熊熊的火焰,是一切的原动力!”这句滚烫的话语,如今读来依然让人心潮澎湃。

雷锋日记原件(见济南“华夏书信文化博物馆”)

展读雷锋的日记,一股炽热依然穿透六十载光阴灼烫掌心。

1961年4月16日,一个普通的星期日。当战友邀他去看电影时,22岁的雷锋却握着铁锹走向了春耕的土地。他在日记里写道:“热情,像熊熊的火焰,是一切的原动力!”这句滚烫的话语,如今读来依然让人心潮澎湃。

那个春天,雷锋的选择朴素而深刻——他放弃休息娱乐,走进抚顺李石寨人民公社的田间地头。作为农家子弟,他深知“农忙季节”的分量;作为军人,他牢记“大办农业”的号召。但更打动人的是那份融入血脉的责任感:“我有责任支农,改变农村的面貌。”

在劳动的汗水中,他获得了比任何电影都珍贵的精神滋养。社员们高涨的革命干劲让他深受教育,集体劳动的场面让他顿悟:“群众的力量能移山填海”。这位年轻的战士用“牢牢地焊在一起”这样铿锵的比喻,表达与人民血肉相连的决心。

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这样的热情之火。在各自岗位上,我们是否也常面临“看电影”还是“去翻地”的选择?是选择暂时的安逸,还是投身更有意义的奋斗?雷锋用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快乐来自将个人价值融入时代洪流。

那团名为“热情”的火焰从未熄灭。它从1961年的春天燃到今天,照亮着一代代人的精神世界。当我们重读这些文字,仿佛能看见那个年轻的身影在田间挥汗如雨,听见他心底最炽热的誓言——为人类最美好幸福的生活而斗争。

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也遇到过雷锋似的人物,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经历和感受。

附日记内容:

1961年4月16日

热情,像熊熊的火焰,是一切的原动力!

有了伟大的热情,才有伟大的行动!

今天是星期日,有的同志叫我上街看“电影”,我想起了一件事:党号召要大办农业,以粮为纲。在这风和日丽的春天里,正是农忙的季节,公社的社员们都在紧张而又忙碌地耕地、播种。我是一个农家的孩子,现在虽然成了一名祖国的保卫者,可是我有责任支农,改变农村的面貌,为农业早日机械化、电气化贡献一点力量。

想到这些,我哪里有心看电影呢?拿着铁锹跑到了抚顺李石寨人民公社万众生产大队,和社员们一起翻地,他们的革命干劲深深地教育和鼓舞了我,他们建设新农村的革命热情是万分高涨的。我真正地懂得了群众的力量能移山填海,只有群众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沧海一粟。我决心永远和群众牢牢地焊在一起,为人类最美好幸福的生活而斗争。

来源:这厢有l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