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民一家亲 携手护平安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8 05:06 1

摘要:□ 本报记者 李光明 □ 本报通讯员 王可海 11月的安徽省舒城县五显镇韦洼村,农田与错落有致的民居交相辉映。村民们在田间劳作,驻村民警带着巡逻队穿梭其中,公路边白墙上写着“警民一家亲”字样,呈现出一幅美丽的乡村平安图景。 这是舒城县公安局五显派出所推动平安建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李光明 □ 本报通讯员 王可海 11月的安徽省舒城县五显镇韦洼村,农田与错落有致的民居交相辉映。村民们在田间劳作,驻村民警带着巡逻队穿梭其中,公路边白墙上写着“警民一家亲”字样,呈现出一幅美丽的乡村平安图景。 这是舒城县公安局五显派出所推动平安建设的日常。该所积极打造“韦家洼警亲”善治品牌,构建“警村联合、警民联动、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韦洼村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舒城县万佛湖畔,面积6.89平方公里,拥有24个村民组、750户人家,大部分村民均外出务工。2013年,五显派出所搬迁于此。 自搬迁时起,五显派出所便开始打造“韦家洼警亲”善治品牌。“韦洼”亲昵化为“韦家洼”(寓意像“自家院子”),“警亲”即“警察和咱是亲人”。五显派出所连续12年过年期间均有民辅警在此值班驻守,当地村民年年来此看望问候驻守人员。派出所二楼荣誉室里,12张村民与民辅警的春节合影组成一幅温馨的全家福,展现出和谐的警民关系,传承着“警爱民、民拥警”的优良传统。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为加强村级基层治理,韦洼村组建“警民一家亲”工作专班,由派出所所长和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党支部副书记任副组长,驻村民警、村民代表等为成员,每月召开联席会议,分析治安形势、民生诉求及治理难点,并制定针对性措施。按照“服务范围适中,覆盖区域适中”的原则,五显派出所将全村5个党小组、15个中心组划分为5个网格和15个基础警格,创建“3+1+1”警网融合机制,即派出所所长和村党支部书记为总网格长、驻村民警为网格指导员,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和1名专(兼)职网格员,推动基础警格全覆盖。 “我们深耕‘韦家洼警亲’品牌,就在于通过警民联动,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五显派出所有关负责人说。 “同志们,走,出发……”每隔一段时间的傍晚,韦洼村村民组长李家永、志愿者李家余就会收到村民兵营长张光勇发来的集合通知,他们准备前往各村民组间的乡道上巡逻。一年四季,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守护着这里的平安。 村间巡逻是五显派出所做实“源头防”的重要举措,驻村民警联合由村干部、村民组长、治安中心户长、村民志愿者组成的“红袖章”巡逻队,开展巡逻、重点区域巡查,每周至少3次。同时,在节假日、春耕、夏收夏种等重要时段加大巡逻频次。近3年来,韦洼村夜间可防性案件保持零发案。 每月,驻村民警都要联合村党支部书记牵头开展“入户走访周”活动,重点关注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返乡人员群体,收集诉求并建立台账,做到村情社情一目了然。对于排查出来的矛盾隐患,能当场解决的由村里协调解决,涉及治安、法律问题的,驻村民警及时介入,形成“走访—登记—分流—化解—回访”闭环管理。 此外,五显派出所通过村广播、宣传栏等平台发布典型案例、预警信息,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平安”的氛围。去年初开始,驻村民警组建了“舒城五显韦洼警民议事厅”微信群,实时共享村民的诉求、矛盾隐患、便民服务等信息。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今,在韦洼村,警民共治的种子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