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开股票账户,看着大盘稳稳站在4000点之上,自己的持仓却一片绿油油——这大概是2025年很多A股散户的真实写照。都说“指数涨了就该赚钱”,可现实却是残酷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散户账户年化亏损高达23.6%,亏损比例超过81%,接近90%的散户没能分享
打开股票账户,看着大盘稳稳站在4000点之上,自己的持仓却一片绿油油——这大概是2025年很多A股散户的真实写照。都说“指数涨了就该赚钱”,可现实却是残酷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散户账户年化亏损高达23.6%,亏损比例超过81%,接近90%的散户没能分享到4000点的红利,反而越炒越亏 。
一边是指数突破4000点的“虚假繁荣”,一边是散户账户持续缩水的“真实困境”,问题到底出在哪?其实答案很明确:市场变天了,你的选股逻辑却还停留在过去。2025年的A股,机构化加速、退市新规趋严、结构性行情主导,一批股票早已成了“赔钱货”,不及时清仓只会越套越深。今天就来好好聊聊,4000点下散户亏钱的真相,以及必须赶紧清仓的三类高危股票。
4000点不赚钱?散户亏钱的3大核心真相
“大盘都4000了,我怎么还在亏?”这是最近股民群里最常听到的抱怨。抖音上有网友吐槽:“又是4000多家下跌的行情,一个星期来三四回,真的没法玩了,想退市了”;还有人晒出账户:“30万入场,三天就亏两万,越补仓越套牢” 。散户之所以在4000点还亏钱,本质是市场结构变了,而很多人还在用老思路炒股。
真相一:指数是“权重股的狂欢”,散户却在“中小盘的泥潭”里挣扎
很多散户以为“大盘涨,个股就涨”,但2025年的A股早就不是这样了。上证综指采用市值加权计算,少数万亿级权重股的涨跌直接决定了指数走势。2025年以来,工商银行、贵州茅台等权重股为了“稳指数”被资金集中买入,工商银行股价涨幅超20%,而占比超80%的中小盘股却因缺乏资金关注持续低迷,中证1000指数涨幅不足5% 。
这就形成了一个荒诞的场景:指数涨得红红火火,散户持有的中小盘股却跌得凄凄惨惨。截至2025年6月末,A股投资者总数已突破2.4亿,其中散户占比99.76%,而这些散户大多偏好买卖中小盘题材股,自然很难享受到指数上涨的红利。有网友形象地说:“现在的A股是‘指数牛,个股熊’,就像全班考试平均分很高,但大部分人都没及格,因为少数尖子生考得太好拉高了平均分。”
真相二:机构化加速,散户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2025年的A股,机构持股市值占比已经超过40%,较2015年的20.6%翻了一倍,市场定价权正在加速向机构转移 。机构有专业的研究团队、庞大的资金规模,还能实地调研上市公司,而散户大多靠微信群“内幕消息”、直播“老师推荐”选股,两者的信息差和专业度差距堪比“鸿沟”。
更关键的是,机构擅长“长期价值投资”,年均换手率只有150%,而散户喜欢“赚快钱”,高频交易导致年均换手率超500%,是机构的3倍多 。频繁买卖不仅要支付高额的佣金和印花税(每年散户合计消耗超3250亿元),还容易追涨杀跌,买在高点、卖在低点。上交所数据显示,月均交易超20次的高频交易者,亏损比例高达82%,相当于“给券商打工” 。
真相三:结构性行情成常态,“全面普涨”时代一去不返
随着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5400家,“全面普涨”的牛市已经很难重现,结构性行情(少数板块上涨,大部分板块下跌)成为主流 。2025年以来,AI、新能源等政策支持的赛道涨幅超30%,而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涨幅不足10%,不少散户因为“分散投资”或持有传统行业股票,自然赚不到钱。
更扎心的是,散户还容易踩中“热点陷阱”。比如2025年AI概念炒作火爆,工业富联、中际旭创等龙头股涨幅超500%,但散户要么因为“恐高”不敢买,要么在股价暴涨后追高买入,结果刚入场就遇到回调,成了机构出货的“接盘侠” 。有网友吐槽:“热点就像流星,我看到的时候已经是尾巴了,伸手去抓只会被烫伤。”
紧急清仓!这三类股票,现在卖还来得及
在2025年的市场环境下,选对股票能赚钱,选错股票则会亏得血本无归。结合最新的监管动态、行业数据和市场风险,以下三类股票已经站在了“悬崖边”,散户必须赶紧清仓,晚了可能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第一类:退市高危股——踩雷就是血本无归
2025年的退市新规堪称“史上最严”,想靠“保壳”续命的股票彻底没戏了。沪深交易所明确规定:主板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市值低于5亿元、创业板低于3亿元,直接强制退市;财务上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不达标,也会被扫地出门;更狠的是“1年造假退市”条款,一旦查实财务造假,直接终止上市。
截至2025年10月,已有132家公司发布退市风险警示,较去年同期增加45%。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王智斌整理的2025年退市高危企业名单中,东方集团、东易日盛、中科云网、岩石股份、中交地产等数十家公司赫然在列。这些公司中,有的已经连续20日股价低于1元,有的因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退市整理期股价直接腰斩,踩雷的散户只能眼睁睁看着本金蒸发。
小区里的王阿姨就吃了这个亏,去年买了被立案调查的香雪制药,今年3月公司被ST,股价从8块跌到3块多,套得死死的。网友们也纷纷提醒:“现在的ST股碰不得,以前还能赌重组,现在退市跟玩似的,宁愿错过也别做错”;“买股票先看退市风险警示,有问题的公司直接拉黑,别想着捡便宜”。
第二类:政策退坡+产能过剩的行业股——利润缩水,股价必跌
2025年的政策导向特别清晰:支持新质生产力,淘汰落后产能。那些依赖政策补贴、自身没技术优势的行业,一旦补贴退坡,股价立马现原形;而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更是会被市场无情抛弃。
最典型的就是陆上风电行业,2025年10月17日,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公告,自11月1日起取消陆上风电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优惠,只保留海上风电的政策支持。这一政策直接导致陆上风电企业的资本金IRR下降0.5个百分点,本来利润就薄的中小厂商更是雪上加霜。还有新能源汽车行业,2026年1月1日起车辆购置税免征政策将减半,减税额上限从3万元降到1.5万元,再加上2025年二季度新能源汽车产能利用率只有61.2%(产能2100万辆,销量1286万辆),产能过剩叠加补贴退坡,不少中小车企陷入“以价换量”的困境,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40%,股价从年初到现在跌了28%。
传统行业的日子更不好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只有74.0%,钢铁、煤炭、传统化工等行业供大于求的现象特别严重。这些行业既得不到政策支持,又面临市场需求萎缩,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32%,股价自然持续阴跌。网友们直言:“跟着政策走才能赚钱,政策不支持的行业,再便宜也不能碰”;“产能过剩的股票就像过期食品,看着没坏,吃了肯定拉肚子”。
第三类:估值泡沫严重的高位题材股——业绩撑不起股价,回调必深
现在的A股早就不是“闭眼追热点”能赚钱的时代了,不少热门板块的估值被炒到了天上,但业绩根本跟不上,完全是“用想象力支撑股价”,随时可能迎来大幅回调。
根据2025年11月4日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的A股估值报告,科创50指数市盈率高达159.31倍,国证芯片指数126.46倍,光伏设备板块49.75倍,这些板块的估值分位都超过了80%,属于严重高估区间。更离谱的是计算机板块,AI概念炒作让市盈率冲到91.55倍,但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速只有8%,股价和业绩完全脱节。
小区里的年轻人小周就踩了这个坑,8月份跟风买了一只芯片股,当时市盈率已经130倍,他想着“热门赛道还能涨”,结果10月以来股价跌了35%,现在还套在高位。数据不会说谎,10月以来高估值板块的回调幅度明显加大,科创50指数下跌12%,计算机板块下跌15%,资金正在悄悄从高估成长股流向低估值价值股。
网友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热点题材股就是击鼓传花,就看谁接最后一棒”;“市盈率几百倍的股票,就算是热门赛道也不敢买,业绩根本撑不起这么高的估值,跌下来就是万丈深渊”;“追高的散户都是在赌,赌自己不是最后一个接盘的,但往往都输得很惨”。
散户想赚钱,2025年必须记住这3个生存法则
4000点下散户亏钱的核心,不是运气不好,而是思维没跟上市场变化。在机构化、规范化的A股市场,散户想要活下去、赚到钱,必须抛弃过去的投机思维,建立正确的投资逻辑。
法则一:远离“高危股”,把风险放在第一位
炒股的第一原则是“保住本金”,而保住本金的关键就是远离风险股。建议散户在选股前,先做三件事:一是查退市风险警示,凡是被ST、*ST,或者有立案调查、财务造假记录的公司,直接排除;二是看政策导向,远离补贴退坡、产能过剩的行业,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高端制造等政策支持的领域;三是算估值水平,市盈率超过100倍、业绩增速低于10%的高位股,坚决不碰。
就像炒股多年的老张说的:“现在的A股,不亏钱就是赢钱,先把风险避开,才能有赚钱的机会。”网友们也总结:“宁可错过十个机会,也不踩一个雷,散户的本金输不起。”
法则二:放弃“赚快钱”,拥抱长期价值投资
高频交易是散户亏钱的“隐形杀手”,2025年上半年,交易最频繁的散户收益比市场平均水平低6.5% 。与其天天盯盘、频繁买卖,不如学习机构的投资逻辑,选择优质公司长期持有。
可以重点关注三类优质股:一是低估值蓝筹股,比如消费、医药领域的龙头企业,业绩稳定、分红率高,适合长期持有;二是政策支持的赛道龙头,比如AI、新能源、半导体领域的核心企业,有技术优势和业绩支撑;三是高股息率股票,每年分红稳定,能为账户提供持续收益。
当然,长期持有不是“死拿不放”,还要定期跟踪公司业绩,如果公司基本面发生变化,比如业绩大幅下滑、管理层出现问题,也要及时止损。网友们分享经验:“我现在一年交易不超过5次,持有3只优质股,反而比以前高频交易赚得多”;“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没时间研究的散户,可以买指数基金、行业ETF,间接参与市场,风险更低”。
法则三:控制仓位,拒绝满仓操作
散户的另一个致命错误是“满仓梭哈”,没有预留现金应对市场波动。2025年的A股震荡加剧,再好的股票也可能出现回调,满仓操作会让你失去抄底机会,还可能在下跌时被迫割肉。
建议散户采用“分批建仓、合理搭配”的策略:一是仓位控制在60%-70%,预留30%-40%的现金,市场下跌时可以分批加仓,降低持仓成本;二是分散投资,不要把所有资金都放在一只股票上,建议持有3-5只不同行业的优质股,分散风险;三是不盲目补仓,只有当股票基本面没变、估值合理时,才能补仓,对于业绩下滑、估值过高的股票,越补仓越套牢。
结尾升华:A股4000点,是“陷阱”还是“机会”?
A股突破4000点,却有90%的散户亏钱,这一现象告诉我们:市场已经告别了“闭眼赚钱”的时代,“全面牛”已成过去,“结构性牛”才是常态。对于散户来说,4000点不是“陷阱”,但也不是“躺赢的机会”,它是市场转型升级的“分水岭”——那些固守老思路、盲目投机的散户会被淘汰,而那些顺应趋势、理性投资的散户,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股市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的是人性的贪婪与恐惧。很多散户之所以亏钱,不是因为市场不好,而是因为被贪婪驱使着追涨杀跌,被恐惧左右着割肉离场。2025年的A股,机构化加速、退市常态化,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正在淘汰投机者,奖励投资者。
最后想对所有散户说:炒股不是“赌大小”,而是一场需要专业知识、理性思维和耐心的修行。与其天天盼着“抄底”“涨停”,不如静下心来学习选股技巧、研究公司基本面、建立风险控制体系。记住,股市里最赚钱的人,不是最会“折腾”的人,而是最会“等待”和“规避风险”的人。
愿每个散户都能在4000点的A股市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避开高危股,选对优质股,用理性和耐心收获属于自己的收益。毕竟,投资的终极目标不是“赚快钱”,而是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让财富稳步增长,为更好的生活保驾护航。
来源:最伟大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