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孤寡老人送饭十年,他去世后律师上门,我愣在原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03:02 1

摘要:我给孤寡老人送饭十年。他去世后律师上门,我愣在原地。第一次见到陈老伯是十年前的那个冬天。那时我刚搬进这个老小区不久。听邻居说三号楼住着个怪老头。脾气倔,不爱说话,整天闭门不出。社区安排过几次送餐服务。都被他骂了出来。我是新来的社工,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小张

我给孤寡老人送饭十年。

他去世后律师上门,我愣在原地。

第一次见到陈老伯是十年前的那个冬天。

那时我刚搬进这个老小区不久。

听邻居说三号楼住着个怪老头。

脾气倔,不爱说话,整天闭门不出。

社区安排过几次送餐服务。

都被他骂了出来。

我是新来的社工,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我。

“小张,你去试试,不行就算了。”

我拎着保温盒站在他家门口。

油漆剥落的木门上贴着褪色的福字。

敲了三下,里面传来沙哑的声音:“谁?”

“社区送餐的。”

“不需要!”

“大爷,今天有红烧肉。”

门突然开了条缝。

一双浑浊的眼睛打量着我。

“放门口就行。”

我把饭盒放在门边。

转身走了几步回头一看。

饭盒已经不见了。

门缝也合上了。

第二天我换了策略。

“大爷,今天多送了一份。

我自己也吃不完,您帮帮忙?”

门开了条更大的缝。

他接过饭盒,嘟囔了一句:“浪费。”

就这样过了半个月。

每天他开门拿饭的时间越来越长。

有时会问今天什么菜。

偶尔抱怨太咸或太淡。

但始终没让我进过门。

转折发生在一个雨天。

我照常去送饭,发现门虚掩着。

推开门,看见他倒在地上。

赶紧叫了救护车。

急性肺炎,医生说再晚点就危险了。

在医院照顾他三天。

出院时他终于让我进了家门。

第一次看清他住的地方。

老式的两居室,家具都是几十年前的。

但收拾得很干净。

墙上挂着一个女人的黑白照片。

窗台上养着几盆茉莉花。

“那是我老伴。”

他第一次主动说话。

“走了二十年了。”

我点点头,没多问。

从那以后,送饭变成了陪吃饭。

每天中午我带着两份饭去他家。

坐在那张老旧的餐桌前一起吃饭。

他的话渐渐多了起来。

有时会说些年轻时的事。

在工厂当技术员,带出不少徒弟。

老伴在纺织厂工作,爱唱歌。

但他从不提子女的事。

有次我小心翼翼地问起。

他脸色立刻沉下来。

“吃饭。”

于是我再也没问。

十年就这么过去了。

我从刚毕业的小姑娘变成了孩子妈。

陈老伯的头发从花白变成全白。

背越来越驼,走路需要拄拐杖。

但每天中午那顿饭雷打不动。

有时我带着儿子一起去。

孩子叫他陈爷爷。

他会拿出珍藏的糖果。

那些包装纸都泛黄了。

我偷偷换掉,他也没发现。

去年冬天他开始咳嗽。

劝他去医院总是不肯。

“多大岁数了,不去浪费钱。”

后来咳得厉害,才勉强去检查。

肺癌晚期。

住院期间我天天去看他。

他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但精神好的时候还会开玩笑。

“小张,你做的菜越来越咸了。”

其实那阵子我已经没什么心思做饭。

都是在外头买的。

最后那几天他不太清醒了。

有次突然抓着我的手叫“秀英”。

是他老伴的名字。

我应了一声,他安静下来。

他走得很平静。

早上护士发现时,表情很安详。

葬礼是我帮着操办的。

来了几个远房亲戚,都不太熟悉。

还有个从国外赶回来的女人。

五十多岁,说是他徒弟。

整理遗物时我在他枕头下发现一封信。

信封上写着“小张亲启”。

我没敢立即打开。

想着等心情平复些再看。

没想到三天后,有个西装革履的人找我。

“张女士吗?我是陈先生的律师。”

我愣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

律师姓王,说话很客气。

我们坐在社区办公室。

他拿出一个文件夹。

“陈先生立了遗嘱,指定您为继承人。”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继承什么?”

“他在市中心有套房产。

另外还有一百多万存款。”

我惊呆了:“不可能,他住那个老房子…”

“那是他租的。他自己的房子一直空着。”

王律师继续解释。

陈老伯以前是高级工程师。

退休后把市中心的房子租出去。

自己搬到这个老小区租房住。

存款是这些年的租金和退休金攒的。

“为什么…”我喃喃自语。

王律师推过来一封信。

“他说您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信封很薄,我颤抖着打开。

信纸上的字迹工整有力。

“小张: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应该已经不在了。

这十年,谢谢你。

不只是谢谢你的饭。

更是谢谢你愿意陪一个老头子说话。

我有个儿子,如果活着应该比你大几岁。

二十八岁那年车祸走了。

他妈妈受不了打击,一病不起。

没过几年也走了。

从那以后,我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

直到你出现。

每天看你笑着送饭来。

听你唠叨家长里短。

渐渐觉得日子又有了温度。

我知道你不容易。

丈夫走得早,一个人带孩子。

还坚持照顾我这么个孤老头子。

这些钱和房子你收着。

就当是个长辈的心意。

另外有件事要告诉你。

我徒弟在找你。

她是你妈妈。

陈建国”

信纸从我手中滑落。

王律师轻声说:“需要我联系那位女士吗?”

我摇摇头,又点点头。

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原来妈妈还活着。

三十年前她出国深造。

把我留给外婆照顾。

后来外婆去世,我们断了联系。

我只记得她叫秀英。

和陈老伯老伴同名。

第二天见到了妈妈。

她老了很多,但眉眼依旧熟悉。

我们抱头痛哭。

她说这些年一直在找我。

后来通过陈老伯才打听到我的下落。

“陈师傅是我最早的师父。

我出国前托他照顾你们。

后来听说你外婆去世,你被远亲接走。

我回来找过,但没找到。”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陈老伯搬来这个小区。

为什么选择我送餐。

为什么十年如一日地听我唠叨。

他在用他的方式守护故人之女。

妈妈告诉我更多往事。

陈老伯的儿子曾经喜欢过她。

但那时她一心要出国。

后来他儿子出车祸。

临终前托付父亲照顾她家人。

“所以他找到你,照顾你十年。”

妈妈握着我的手。

“他说这是他对两个孩子的补偿。”

遗产我收下了。

但把钱捐给了社区养老基金。

用陈老伯的名字设立了个助老项目。

让更多孤寡老人能吃上热乎饭。

现在我还是社工。

每天给不同的老人送饭。

有时带着妈妈一起去。

她退休回国定居了。

我们住在陈老伯留下的房子里。

客厅挂着三张照片。

陈老伯和他的老伴。

我从未谋面的父亲。

还有陈老伯的儿子。

一个笑容阳光的年轻人。

每次看到这些照片。

我就想起陈老伯常说的话:

“人这一辈子,就是个互相温暖。”

是啊,温暖。

他温暖了我十年。

我会用余生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就像那盆他最爱的茉莉花。

现在在我家阳台上开着。

洁白的花朵静静绽放。

香气飘得很远,很远。我愣愣地看着妈妈。

眼泪止不住地流。

这十年的点点滴滴在脑海里翻涌。

原来那些巧合都不是偶然。

陈老伯知道我怕黑。

总在楼道里留一盏小灯。

他知道我儿子喜欢画画。

悄悄买了彩笔放在门口。

他知道我工作忙。

学会了用智能手机发短信。

就为了不打扰我工作。

这一切都有了解释。

“他一直在找你。”

妈妈擦着眼泪说。

“我最后一次见他是在五年前。

他说找到你了,但你过得不好。

丈夫去世,一个人带孩子。

他不敢相认,怕你接受不了。

就想默默照顾你。”

我想起五年前。

正是我人生最艰难的时候。

丈夫刚走,孩子还小。

工作也差点保不住。

是陈老伯每天陪我吃饭。

听我倾诉,给我打气。

有次我发烧起不来床。

他拄着拐杖去买药。

还熬了粥送到我家门口。

“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

妈妈回忆着。

“那时你才三岁,扎两个小辫子。

陈师傅常带着他儿子来串门。

他儿子特别喜欢逗你玩。

说你像个小洋娃娃。”

我突然想起什么。

从包里掏出那张泛黄的照片。

是陈老伯珍藏的那张。

照片背面有一行小字。

“1985年,与小英、小明合影。”

小英是妈妈的小名。

小明应该就是他儿子了。

“这就是他儿子,陈明。”

妈妈指着照片上的年轻人。

“很帅吧?当年很多姑娘喜欢他。

但他总说要以事业为重。

没想到...”

妈妈哽咽着说不下去。

我握住她的手。

“妈,都过去了。

现在我们不是重逢了吗?”

王律师安静地等在旁边。

见我们情绪平复些才开口。

“张女士,关于遗产...”

我打断他:“我能去看看那房子吗?”

“当然,现在就可以。”

车停在市中心一个老小区。

虽然房子有些年头了。

但环境很好,绿树成荫。

三楼,朝南,采光很好。

打开门的瞬间我惊呆了。

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

家具都用白布盖着。

墙上挂着很多照片。

我一眼认出年轻时的妈妈。

还有陈老伯一家人的合影。

最让我震惊的是。

客厅墙上挂着我小时候的照片。

扎着两个小辫子,笑得灿烂。

“这是他留给你的。”

王律师递给我一个木盒子。

打开一看,里面全是我的照片。

从三岁到现在的都有。

每个阶段都有记录。

还有我儿子的百日照。

下面压着一本厚厚的相册。

相册第一页写着:

“给小张的纪念”

里面按时间顺序排列。

记录了我这十年的生活。

第一天送饭时在楼下的照片。

我结婚时的照片。

我抱着儿子的照片。

每张下面都有一行小字。

“今天小张送来了红烧肉。

这姑娘笑起来真好看。”

“小张结婚了,祝她幸福。”

“小张有宝宝了,真好。”

最后一页是三个月前。

我扶着他散步的背影。

“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

我捧着相册泣不成声。

妈妈轻轻拍着我的背。

“他把对你的思念都记录下来了。

就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

王律师又递过来一个存折。

上面的数字让我吃惊。

一百八十多万。

“陈先生很节省。”

王律师解释。

“退休金加上租金收入。

他都存起来了,说要留给你。”

我在房子里慢慢走着。

抚摸每一件家具。

感受着陈老伯留下的气息。

书桌上放着一本日记。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翻开了。

“今天又见到小张了。

她瘦了,是不是工作太累?

我得多吃点,不能浪费她的心意。”

“小张今天心情不好。

丈夫走了一年,她还在难过。

我想安慰她,又不知怎么说。”

“小家伙今天叫爷爷了。

心里暖暖的,像又有了孙子。”

日记持续了十年。

直到他住院前一周。

最后一页写着:

“医生说情况不好。

我得抓紧把事办好。

一定要让小张后半生无忧。

这是我对小明的承诺。

也是对秀英的交代。”

合上日记,我做了决定。

“王律师,这些财产...”

妈妈突然开口:“孩子,你听我说。

这是陈师傅的心意。

你不要推辞。”

“妈,我不是要推辞。

我在想怎么用得更有意义。”

当晚我失眠了。

抱着相册坐在窗前。

回想这十年的点点滴滴。

陈老伯总是默默地关心我。

记得我爱吃辣,不吃香菜。

记得我儿子的生日。

记得我每个月那几天会肚子疼。

原来这些都不是巧合。

第二天我去找了社区主任。

说了我的想法。

把陈老伯的房子改成社区活动中心。

让老人们有个聚会的地方。

存款成立一个助老基金。

专门帮助孤寡老人。

主任很支持这个想法。

但建议我留一部分给自己。

“你也不容易,一个人带孩子。”

我摇摇头:“陈老伯教会我。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妈妈很赞成我的决定。

“这才是对陈师傅最好的纪念。”

她开始帮我打理基金的事。

用她在国外学到的管理经验。

我们把基金命名为“明英助老基金”。

取陈明和秀英的名字。

一个月后,社区活动中心开业了。

很多老人来参加。

大家都很怀念陈老伯。

虽然他们不知道背后的故事。

但能感受到这份心意。

我在活动中心留了个小房间。

布置成陈老伯家的样子。

那张老餐桌,那些茉莉花。

还有他最爱坐的藤椅。

每天我都会来这里坐一会儿。

仿佛他还在对面吃饭。

今天妈妈也来了。

还带来一个旧木箱。

“这是在陈师傅床底下找到的。

之前忘了给你。”

打开木箱,里面全是信件。

最上面一封写着“给小张的信”。

看日期是他住院前写的。

“小张:

如果你看到这封信。

说明我已经不在了。

别难过,我这辈子很知足。

最后十年有你陪伴。

是老天爷给我的礼物。

有些事一直没告诉你。

你妈妈出国前找过我。

那时你外婆刚去世。

她放心不下你。

我说我会照顾你。

可后来你被亲戚接走。

我找了很久才找到。

看到你过得不好。

我心里很内疚。

觉得对不起你妈妈的托付。

所以搬到你附近。

想着能照顾一点是一点。

这十年,看着你成长。

从姑娘变成母亲。

我真的很欣慰。

你善良、坚强、乐观。

这些品质比你想象的更珍贵。

钱和房子你都收着。

不要有负担。

就当是个老父亲的心意。

希望你以后轻松些。

多陪陪孩子,别太累。

最后,替我向你妈妈问好。

告诉她,我不怪她。

年轻人追求理想没有错。

只是命运弄人。

要幸福啊,孩子。

连带着我的那份一起。

陈老伯”

信纸上有点点泪痕。

不知道是他的还是我的。

我把信紧紧抱在胸前。

仿佛这样就能离他近一些。

妈妈看完信沉默了很久。

“我没想到他一直在找你。

更没想到他为你做了这么多。”

“妈,你不必自责。

现在我们都找到了彼此。”

我握住妈妈的手。

活动中心运行得很好。

每天都有老人来这里。

下棋、聊天、做手工。

我继续做着社工的工作。

但比以前更理解这份工作的意义。

有个新来的社工小赵。

和我当年一样年轻。

有次她问我:“张姐。

你为什么对老人这么好?”

我想了想,说:

“因为他们值得。”

是啊,每个老人都有故事。

都曾经年轻过,奋斗过。

现在他们需要陪伴和理解。

就像当年的陈老伯。

今天是小赵第一次单独送餐。

回来时垂头丧气。

“那个王大爷把我赶出来了。”

我笑了:“走,我陪你去一趟。”

路上教她几个小窍门。

“要先说今天有什么菜。

老人对吃的最感兴趣。”

果然,王大爷开门了。

虽然还是板着脸。

但收下了饭盒。

小赵很开心:“张姐你真厉害。”

“慢慢来,你会做得更好。”

回家路上经过花市。

买了盆茉莉花。

和陈老伯养的那盆一样。

卖花的老伯说:

“这花好养,香气也持久。”

是啊,就像有些情谊。

历经岁月,芬芳依旧。

妈妈在家做饭。

儿子在写作业。

这样的日常很平凡。

但对我来说很珍贵。

失去过才懂得珍惜。

晚饭时儿子问:

“妈妈,陈爷爷是去天堂了吗?”

“是啊。”

“那天堂在哪里?”

“在记得他的人心里。”

这个回答可能太深奥。

儿子似懂非懂。

但他说:“我会一直记得陈爷爷。

他给我的糖特别甜。”

是啊,特别甜。

就像那些被爱的时光。

在记忆里永远发光。

睡前整理旧物。

发现陈老伯的眼镜盒。

里面除了老花镜。

还有一张小纸条。

“今天小张笑了八次。

比昨天多一次。”

日期是五年前的某一天。

这个可爱的老人。

用他的方式记录着我的快乐。

我小心地把纸条收好。

放进那个木盒子里。

和其他回忆放在一起。

窗外月色很好。

像他离开那晚的月光。

温柔地照进房间。

我仿佛又听见他说:

“小张,明天想吃什么?”

声音那么近,那么真实。

明天要去探望李奶奶。

她最近腿脚不好。

得记得带点膏药。

还有赵爷爷的降压药快吃完了。

这些琐碎的关心。

现在成了我最重要的事。

就像那盆茉莉花。

在月光下静静绽放。

香气弥漫在夜色里。

提醒着我:

爱,永远都在。我愣愣地看着妈妈。

眼泪止不住地流。

这十年的点点滴滴在脑海里翻涌。

原来那些巧合都不是偶然。

陈老伯知道我怕黑。

总在楼道里留一盏小灯。

他知道我儿子喜欢画画。

悄悄买了彩笔放在门口。

他知道我工作忙。

学会了用智能手机发短信。

就为了不打扰我工作。

这一切都有了解释。

“他一直在找你。”

妈妈擦着眼泪说。

“我最后一次见他是在五年前。

他说找到你了,但你过得不好。

丈夫去世,一个人带孩子。

他不敢相认,怕你接受不了。

就想默默照顾你。”

我想起五年前。

正是我人生最艰难的时候。

丈夫刚走,孩子还小。

工作也差点保不住。

是陈老伯每天陪我吃饭。

听我倾诉,给我打气。

有次我发烧起不来床。

他拄着拐杖去买药。

还熬了粥送到我家门口。

“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

妈妈回忆着。

“那时你才三岁,扎两个小辫子。

陈师傅常带着他儿子来串门。

他儿子特别喜欢逗你玩。

说你像个小洋娃娃。”

我突然想起什么。

从包里掏出那张泛黄的照片。

是陈老伯珍藏的那张。

照片背面有一行小字。

“1985年,与小英、小明合影。”

小英是妈妈的小名。

小明应该就是他儿子了。

“这就是他儿子,陈明。”

妈妈指着照片上的年轻人。

“很帅吧?当年很多姑娘喜欢他。

但他总说要以事业为重。

没想到...”

妈妈哽咽着说不下去。

我握住她的手。

“妈,都过去了。

现在我们不是重逢了吗?”

王律师安静地等在旁边。

见我们情绪平复些才开口。

“张女士,关于遗产...”

我打断他:“我能去看看那房子吗?”

“当然,现在就可以。”

车停在市中心一个老小区。

虽然房子有些年头了。

但环境很好,绿树成荫。

三楼,朝南,采光很好。

打开门的瞬间我惊呆了。

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

家具都用白布盖着。

墙上挂着很多照片。

我一眼认出年轻时的妈妈。

还有陈老伯一家人的合影。

最让我震惊的是。

客厅墙上挂着我小时候的照片。

扎着两个小辫子,笑得灿烂。

“这是他留给你的。”

王律师递给我一个木盒子。

打开一看,里面全是我的照片。

从三岁到现在的都有。

每个阶段都有记录。

还有我儿子的百日照。

下面压着一本厚厚的相册。

相册第一页写着:

“给小张的纪念”

里面按时间顺序排列。

记录了我这十年的生活。

第一天送饭时在楼下的照片。

我结婚时的照片。

我抱着儿子的照片。

每张下面都有一行小字。

“今天小张送来了红烧肉。

这姑娘笑起来真好看。”

“小张结婚了,祝她幸福。”

“小张有宝宝了,真好。”

最后一页是三个月前。

我扶着他散步的背影。

“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

我捧着相册泣不成声。

妈妈轻轻拍着我的背。

“他把对你的思念都记录下来了。

就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

王律师又递过来一个存折。

上面的数字让我吃惊。

一百八十多万。

“陈先生很节省。”

王律师解释。

“退休金加上租金收入。

他都存起来了,说要留给你。”

我在房子里慢慢走着。

抚摸每一件家具。

感受着陈老伯留下的气息。

书桌上放着一本日记。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翻开了。

“今天又见到小张了。

她瘦了,是不是工作太累?

我得多吃点,不能浪费她的心意。”

“小张今天心情不好。

丈夫走了一年,她还在难过。

我想安慰她,又不知怎么说。”

“小家伙今天叫爷爷了。

心里暖暖的,像又有了孙子。”

日记持续了十年。

直到他住院前一周。

最后一页写着:

“医生说情况不好。

我得抓紧把事办好。

一定要让小张后半生无忧。

这是我对小明的承诺。

也是对秀英的交代。”

合上日记,我做了决定。

“王律师,这些财产...”

妈妈突然开口:“孩子,你听我说。

这是陈师傅的心意。

你不要推辞。”

“妈,我不是要推辞。

我在想怎么用得更有意义。”

当晚我失眠了。

抱着相册坐在窗前。

回想这十年的点点滴滴。

陈老伯总是默默地关心我。

记得我爱吃辣,不吃香菜。

记得我儿子的生日。

记得我每个月那几天会肚子疼。

原来这些都不是巧合。

第二天我去找了社区主任。

说了我的想法。

把陈老伯的房子改成社区活动中心。

让老人们有个聚会的地方。

存款成立一个助老基金。

专门帮助孤寡老人。

主任很支持这个想法。

但建议我留一部分给自己。

“你也不容易,一个人带孩子。”

我摇摇头:“陈老伯教会我。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妈妈很赞成我的决定。

“这才是对陈师傅最好的纪念。”

她开始帮我打理基金的事。

用她在国外学到的管理经验。

我们把基金命名为“明英助老基金”。

取陈明和秀英的名字。

一个月后,社区活动中心开业了。

很多老人来参加。

大家都很怀念陈老伯。

虽然他们不知道背后的故事。

但能感受到这份心意。

我在活动中心留了个小房间。

布置成陈老伯家的样子。

那张老餐桌,那些茉莉花。

还有他最爱坐的藤椅。

每天我都会来这里坐一会儿。

仿佛他还在对面吃饭。

今天妈妈也来了。

还带来一个旧木箱。

“这是在陈师傅床底下找到的。

之前忘了给你。”

打开木箱,里面全是信件。

最上面一封写着“给小张的信”。

看日期是他住院前写的。

“小张:

如果你看到这封信。

说明我已经不在了。

别难过,我这辈子很知足。

最后十年有你陪伴。

是老天爷给我的礼物。

有些事一直没告诉你。

你妈妈出国前找过我。

那时你外婆刚去世。

她放心不下你。

我说我会照顾你。

可后来你被亲戚接走。

我找了很久才找到。

看到你过得不好。

我心里很内疚。

觉得对不起你妈妈的托付。

所以搬到你附近。

想着能照顾一点是一点。

这十年,看着你成长。

从姑娘变成母亲。

我真的很欣慰。

你善良、坚强、乐观。

这些品质比你想象的更珍贵。

钱和房子你都收着。

不要有负担。

就当是个老父亲的心意。

希望你以后轻松些。

多陪陪孩子,别太累。

最后,替我向你妈妈问好。

告诉她,我不怪她。

年轻人追求理想没有错。

只是命运弄人。

要幸福啊,孩子。

连带着我的那份一起。

陈老伯”

信纸上有点点泪痕。

不知道是他的还是我的。

我把信紧紧抱在胸前。

仿佛这样就能离他近一些。

妈妈看完信沉默了很久。

“我没想到他一直在找你。

更没想到他为你做了这么多。”

“妈,你不必自责。

现在我们都找到了彼此。”

我握住妈妈的手。

活动中心运行得很好。

每天都有老人来这里。

下棋、聊天、做手工。

我继续做着社工的工作。

但比以前更理解这份工作的意义。

有个新来的社工小赵。

和我当年一样年轻。

有次她问我:“张姐。

你为什么对老人这么好?”

我想了想,说:

“因为他们值得。”

是啊,每个老人都有故事。

都曾经年轻过,奋斗过。

现在他们需要陪伴和理解。

就像当年的陈老伯。

今天是小赵第一次单独送餐。

回来时垂头丧气。

“那个王大爷把我赶出来了。”

我笑了:“走,我陪你去一趟。”

路上教她几个小窍门。

“要先说今天有什么菜。

老人对吃的最感兴趣。”

果然,王大爷开门了。

虽然还是板着脸。

但收下了饭盒。

小赵很开心:“张姐你真厉害。”

“慢慢来,你会做得更好。”

回家路上经过花市。

买了盆茉莉花。

和陈老伯养的那盆一样。

卖花的老伯说:

“这花好养,香气也持久。”

是啊,就像有些情谊。

历经岁月,芬芳依旧。

妈妈在家做饭。

儿子在写作业。

这样的日常很平凡。

但对我来说很珍贵。

失去过才懂得珍惜。

晚饭时儿子问:

“妈妈,陈爷爷是去天堂了吗?”

“是啊。”

“那天堂在哪里?”

“在记得他的人心里。”

这个回答可能太深奥。

儿子似懂非懂。

但他说:“我会一直记得陈爷爷。

他给我的糖特别甜。”

是啊,特别甜。

就像那些被爱的时光。

在记忆里永远发光。

睡前整理旧物。

发现陈老伯的眼镜盒。

里面除了老花镜。

还有一张小纸条。

“今天小张笑了八次。

比昨天多一次。”

日期是五年前的某一天。

这个可爱的老人。

用他的方式记录着我的快乐。

我小心地把纸条收好。

放进那个木盒子里。

和其他回忆放在一起。

窗外月色很好。

像他离开那晚的月光。

温柔地照进房间。

我仿佛又听见他说:

“小张,明天想吃什么?”

声音那么近,那么真实。

明天要去探望李奶奶。

她最近腿脚不好。

得记得带点膏药。

还有赵爷爷的降压药快吃完了。

这些琐碎的关心。

现在成了我最重要的事。

就像那盆茉莉花。

在月光下静静绽放。

香气弥漫在夜色里。

提醒着我:

爱,永远都在。

来源:可靠饺子2gHw3w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