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中蕲艾产品“打价格战”乱象如何治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6 20:07 1

摘要:直播中蕲艾产品“打价格战”乱象如何治理

近年来,随着健康养生理念的普及,蕲艾产品作为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代表之一,在电商直播中迅速走红。然而,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部分商家为抢占市场份额,不惜以低价倾销、虚假宣传等手段扰乱市场秩序,甚至出现“9.9元包邮”“买一送十”等恶性竞争现象。这种“价格战”乱象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危及蕲春艾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多方合力综合治理。

一、乱象背后:利益驱动下的三重失序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直播间以“蕲艾”为噱头,实际销售掺杂外地艾草或劣质原料的产品。据黄冈市卫健委公开的艾制品抽检结果显示,2023年有企业因艾绒含量不达标、重金属超标等问题被查处(来源:黄冈市卫健委官网)。低价竞争导致企业压缩成本,甚至使用霉变艾叶加工,严重背离“蕲艾道地药材”的品质标准。

虚假宣传泛滥成灾
某些主播宣称“三年陈艾”“百分百蕲春原产”,却无法提供产地证明。湖北省蕲春县市场监管局曾通报多起案例,有商家将普通艾条包装成“非遗工艺”,虚构治疗功效(来源:蕲春县信用信息平台)。这种误导性营销不仅欺骗消费者,更削弱了“蕲艾”品牌公信力。

产业链恶性循环
低价竞争迫使正规企业陷入“劣币驱逐良币”困境。一位本地艾企负责人坦言:“直播间9.9元的艾柱,连原料成本都不够,我们坚守品质反而失去市场。”长此以往,可能导致蕲春艾产业从“价值竞争”滑向“价格血战”。

二、治理路径:构建四位一体监管体系
强化标准引领,筑牢质量防线
建议依托蕲春县艾草产业协会,联合科研机构加快制定《蕲艾产品直播电商团体标准》,明确原料产地、加工工艺、功效宣称等核心指标。参考国家药监局对中药饮片的管理经验,推行“蕲艾地理标志产品溯源系统”,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可追溯。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平台应强制下架并公示违规信息。

压实平台责任,完善技术监管
电商平台需建立“蕲艾产品专项审核机制”,运用AI技术实时监测直播间话术,自动拦截“包治百病”“绝对无效退款”等违规宣传。可借鉴淘宝“神秘抽检”模式,定期购买送检第三方机构,并将检测结果嵌入商品页面。对屡次违规的商家,实施流量降权、店铺清退等惩戒措施。

推动行业自律,重塑竞争生态
鼓励龙头企业发起《蕲艾产业健康发展公约》,承诺杜绝低于成本价销售、抵制虚假宣传。可学习杭州直播电商联合会经验,开展“诚信直播间”认证,对达标商家给予官方推荐位、政府补贴等激励。同时建立“黑名单”共享机制,防止违规商家跨平台流窜。

加强消费教育,提升鉴别能力
黄冈市消协可联合媒体制作《蕲艾消费指南》,通过短视频、图文对比等形式普及鉴别技巧。例如正宗蕲艾叶片厚、香气浓、燃烧灰白色;消费者可要求商家出示“蕲春艾草”地理标志授权证书。设立“艾制品消费维权绿色通道”,对群体性投诉启动快速响应机制。

三、长远发展: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治理乱象并非扼杀创新,而是为了更高质量发展。蕲春县应把握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机遇(来源:湖北省发改委官网),推动产业向精深加工转型。一方面扶持企业研发艾草精油、艾疗器械等高附加值产品,另一方面挖掘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发展“艾灸体验游”“非遗工坊”等新业态。只有当消费者真正认可蕲艾的独特价值,“低价倾销”才会失去生存土壤。



结语:蕲艾是黄冈的金字招牌,更是中医药文化的活化石。治理直播乱象需要监管部门“长牙齿”的执法、平台“见真章”的治理、企业“守底线”的自觉和消费者“睁慧眼”的监督。唯有如此,才能让千年艾草香飘更远,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绿色产业。

来源:胖子说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