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转战,毛主席为什么选周恩来和任弼时而没选刘少奇朱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01:36 1

摘要:“800人对10万”——这不是神话,是1947年三月陕北山沟里的真实分贝差。 毛主席把队伍拆成三瓣,自己只带最小的一瓣钻沟岔,看似冒险,其实是把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最会熬夜批电报的周恩来、最熟支部表格的任弼时留在身边,等于把参谋部和组织部一并塞进背包;让刘少奇

“800人对10万”——这不是神话,是1947年三月陕北山沟里的真实分贝差。 毛主席把队伍拆成三瓣,自己只带最小的一瓣钻沟岔,看似冒险,其实是把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最会熬夜批电报的周恩来、最熟支部表格的任弼时留在身边,等于把参谋部和组织部一并塞进背包;让刘少奇驮着土改草案去河北,给农民画完饼再烙饼;又把朱德摁在晋绥边区数炮弹,一月四万发,数得国民党前线的炮手心里发毛。

斯大林从莫斯科打长途:别犯倔,全体过河到华北才保险。毛主席回了句“山高路远,就不折腾您了”,挂了。这句客套话传回各解放区,基层干部听完只记住俩字——“不走”,于是村村连夜挖地窖藏粮食,原来怕敌人,现在怕敌人不来,士气倒着长。

胡宗南的日记里写:进延安城,连张带字的纸都没捡着,只剩城墙根一排排砖头缝,塞满被撕碎的复写纸——像有人提前把整座城格式化。他当晚在旧址办公,灯泡闪三下灭一次,外边侦察机报告“共军主力不知去向”,他搁笔叹气:这不是打仗,是陪神仙捉迷藏。

“昆仑纵队”这名听着唬人,其实就几百号,白天名字都不敢用,对外自称“九支队”。行军讲究“三不”:不吹号,不咳嗽,不点干草做饭。灶台挖得比坟坑还深,锅盖缝用棉被捂,远看像黄土坡长出一口疮。最险的一次,前脚走后脚敌兵就到,隔一道梁,能听见对面拉枪栓,谁也不敢大声喘气,耳膜胀得生疼。

青化砭那一仗,把“蘑菇战术”写进教案:先让敌人跑饿,再把口袋扎紧。彭德怀让部队边打边退,沿途丢几只破鞋、半袋小米,胡部像闻见血腥的鲨鱼,一路追到山沟,结果两头一堵,十几个小时枪声没停,打完缴获子弹二十万发,够自家兵工厂省俩月。

回头看,分兵不是散伙,是把一条绳拧成三根箭:一根钉在陕北拖时间,一根插在河北搞土改,一根顶在晋绥攒火力。三箭齐发,才有后面一年反攻。历史最迷人的地方就在这儿——它不是“神操作”,只是把每个人放在最顺手的格子里,像老农插秧,行距对了,秋天自有满仓谷。

来源:率真轮船6WTUb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