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上线 | 成都七中人工智能教育案例入驻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9 15:22 1

摘要:成都七中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已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人工智能教育”版块首批上线了5项人工智能教育案例,包括AI课程、AI赋能、AI应用等,获得了广泛关注和浏览。

成都七中人工智能教育案例入驻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重磅上线

成都七中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已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人工智能教育”版块首批上线了5项人工智能教育案例,包括AI课程、AI赋能、AI应用等,获得了广泛关注和浏览。

人工智能教育案例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辟了全新“人工智能教育”版块,聚焦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际场景,设置了“学AI”“用AI”“基地校工作室”“政策法规”等,为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师生高效地使用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包、模型库与工具集提供全方位支持。其中,“基地校工作室”汇聚了全国184个人工智能基地校的实践成果,为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示范引领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好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成都七中作为人工智能基地校,已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人工智能教育”版块首批上线了5项人工智能教育案例,包括AI课程、AI赋能、AI应用等,获得了广泛关注和浏览。

在首批上线的资源中,成都七中的老师们汇聚智慧,展示了成都七中在人工智能教育教学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案例1“墨池慧学”AI助学项目

本项目基于“日常作业”的精准教学,在评估监测、数据分析、教学调整环节设计和开发平台功能,支撑师生教学应用。通过定期评估和调整教学策略来最大化学生的学习成果,实现以数据为导向的高度个性化教学。

案例2“AI智批改,数据驱动”项目

本项目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构建了“精准批改—即时反馈—数据驱动—个性化辅导”的英语写作教学闭环体系,旨在系统性解决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效率瓶颈与个性化指导缺失问题。通过天学网AI智能批改模型,以AI技术重构传统写作教学流程,解放教师机械劳动,释放个性化指导潜能,实现“减负增效”与“因材施教”的双重目标,为高中英语教学智能化转型提供可复制范式。

案例3数智AI解码乙醇奥秘

成都七中化学组侯悦老师展示了如何利用DeepSeek生成乙醇催化氧化化学反应动画的过程和方法,并将AI生成动画演示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例如,在动画播放前后设置提问、讨论等互动环节,在动画展示之前,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分组实验。通过动画直观展示,学生对乙醇催化氧化的断键、成键过程有了更清晰准确的理解,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4分段计时系统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应用

成都七中体育组将分段计时系统应用在体育教学训练中,通过分段计时系统准确测量出学生跑动过程中的速度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分段用时、分段速度、最大速度、最大速度出现的区间、平均速度等等。为师生提供速度和分段速度指标客观数据,使其形成概念为提高速度指明方向和提供理论依据。

案例5平衡与超越——人工智能时代写作教育中传统方法与技术融合的辩证思考

成都七中语文组沈钦老师探索了人工智能在写作教育中的应用和辩证思考,提出通过AI工具DeepSeek与文心一言的协同应用,构建“预训练生成-人机互评-实践提升”的作文教学模式,同时强调教师需主导AI工具作为“思维脚手架”“论据资料库”的角色,推动作文教学从应试模板转向认知跃迁的尝试。这一实践为破解作文教学低效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融合路径。

案例6《智能运动计数器(一):人体关键点检测与姿态识别》教学设计

本课为成都七中信息技术组在信息技术课中开设的人工智能项目课程中的一节,以粤教版信息技术必修模块1《数据与算法》中算法与程序设计知识为基础,针对选择性必修模块 4《人工智能初步》中第三章机器学习和第四章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开发设计教学。教学聚集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借助XEdu人工智能库设计“智能运动计数器” 项目,融入人体关键点检测和人体姿态识别技术的理解与应用。学生通过项目分析、算法设计和编程调试实现人工智能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AI素养和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结 语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教育版块建设,成都七中也将不断汇聚更多优质AI教育资源,提供更多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案例,助力广大师生从学AI到用好AI,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校的广泛普及。

来源:锦绣巴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