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卢伟冰从海外回到北京,结果刚落地就被网友一句“该准备小米17 Ultra了吧?”堵了个正着。
卢伟冰从海外回到北京,结果刚落地就被网友一句“该准备小米17 Ultra了吧?”堵了个正着。
他那句“这个你都知道了?”多少透露点意思。
新品不远了。
备案信息其实已经提前把节奏敲出来了。
小米17 Ultra 这次有两个型号:2512BPNDAC 和 25128PNA1C。
全系支持 UWB。
高配直接拉满,天通一号卫星通话 + 北斗短报文卫星短信全收。
卫星这条线,终于要从“Pro 大家谈”变成“小米 Ultra 常规配置”了。
影像部分,是这次爆料的真正高潮。
熟悉供应链节奏的人都知道,骁龙 8E5“超大杯”的那块超级大底主摄,已经在内部测试好一阵子了。
F1.6X 的光圈,加上新一代 LOFIC 技术,动态范围拉得更开,压暗部细节更稳。
等效光圈大概是 F4.5 左右。
一句话总结:它是冲着“主摄=半台相机”去的。
潜望这边也换了新东西。
200Mp 的大底潜望,等效光圈拉到 F8.6 左右,焦距可近可远,全套镜组是独占方案。
这意味着长焦微距、无损变焦、多焦段衔接都会有大动作。
另一条供应链爆料直接把关键细节补全了。
50Mp 的超级大底主摄,将支持更强 ISZ(传感器级变焦),和潜望镜之间会形成无损焦段衔接。
两颗镜头的动态范围都提升一个档次。
前代 Ultra 已经能把宽容度堆得很激进,这一代等于是又往上抬一层天花板。
影像这几年卷得太狠,小米似乎决定走一条“把底堆到行业极限”的路线。
镜头模组依旧是大圆 Deco。
排列设计继续沿用上一代,但镜头本体升级幅度远超外观变化。
别被外表骗了,这代是“内部大改,外部保守”。
屏幕、处理器、扬声器、马达、指纹这些核心参数,大体参考小米17 Pro 系列。
也就是说,Ultra 的核心堆料点依然集中在影像。
规格没乱堆,只在能打穿市场差异的位置用了刀。
这个节奏很像去年小米“超级影像旗舰”的策略。
不是全面压 Pro,而是精准压在能力边界上。
值得注意的是,这代 Ultra 有传闻会加入“外挂镜头”新方案。
如果属实,那会是今年安卓阵营少数真正能打破拍摄玩法的尝试。
另一边,小米生态链的节拍也同时加速。
最受关注的是——小米首款 NAS。
爆料给到的关键信息是:兼容 2.5/3.5 英寸 SATA 硬盘,系统兼容 Android / iOS / Windows / macOS / Linux TV。
一句话:全平台全覆盖。
定位是“家庭易用”,并且和小米17 Ultra 的发布时间排期几乎同步。
官方之前就透露过风向:小米要做的是一台真正为米家用户优化的 NAS。
不仅仅是硬盘盒,而是串起手机、电视、平板、PC 的那条家庭数据基建。
重点是两件事——手机扩容和 AI 相册。
手机拍再多,NAS 自动打底库存;AI 相册负责整理、分类、检索,做“家庭数字记忆”的大脑。
同时,小米还准备把它打造成家庭影音中心。
电影刮削、私人影院海报墙、影视点播全都有。
还有面向进阶用户的网盘管理、资源下载,以及一项关键工作:深度满足苹果用户。
看得出来,小米是准备把“家庭数据”这块长坡大雪做成一个真正的入口。
时间节点非常清晰。
小米17 Ultra,12 月。
小米 NAS,也是 12 月。
一个是影像旗舰的下半场,一个是家庭数据中心的开场白。
两条产品线要在一个时间窗口同时爆发,说明今年小米的重心非常明确——手机往极限堆料,生态往深层连接。
我们要看的已经不仅仅是影像样张,而是手机与家庭存储串起来后的整体体验。
这会是小米 2025 最值得观察的转折点之一。
来源:小8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