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奖牌榜背后:体育总局2015年那份改变全运会的文件说了什么?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7 17:43 1

摘要:当观众打开十五运会赛事直播时,会发现一个显著变化:往届占据屏幕角落的奖牌榜消失了。这一改变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源于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一份关键文件。这份名为《关于取消全运会等综合性运动会奖牌榜排名的通知》的公文,彻底改变了中国综合性运动会的评价体系。

当观众打开十五运会赛事直播时,会发现一个显著变化:往届占据屏幕角落的奖牌榜消失了。这一改变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源于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一份关键文件。这份名为《关于取消全运会等综合性运动会奖牌榜排名的通知》的公文,彻底改变了中国综合性运动会的评价体系。

文件开篇直指核心问题:"长期以来,金牌至上的政绩观导致部分单位在体育人才培养中存在急功近利现象"。通知要求立即在全运会等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中取消金牌榜、奖牌榜和总分榜排名,转而建立包含群众体育参与度、体育产业效益、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等维度的新型评价指标。这种转变被体育学者称为"从赛场成绩单转向全民健康账本"。

具体来看,文件提出了三个维度的改革方向:在群众体育方面,要求将赛事活动覆盖率、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纳入考核;在竞技体育层面,重点关注运动员文化教育、退役安置等长效指标;体育产业评估则强调赛事经济效益与全民健身消费数据。这种多维评价体系直接影响了地方体育部门的经费拨付和政绩考核,某省体育局工作人员透露:"现在年度汇报要先展示社区运动会参与人次,再谈专业队成绩"。

2017年天津十三运会成为首个实践样本。赛事期间,媒体镜头更多对准了81岁乒乓球爱好者张耀钊这样的群众选手,他坦言:"没学过基本功,参赛就图个开心"。数据显示,该届全运会群众赛事设置19个大项,直接参与人数超7000人。这种转变带来连锁反应:某传统体育强省在全运会周期内,将原定用于专业队的3000万经费转投社区体育中心建设。

取消奖牌榜七年来,全运会呈现出新生态。粤港澳联合承办的十五运会,群众赛事已扩展至23个大项166个小项,涵盖龙舟、舞狮等传统项目。澳门代表队在佛山南狮决赛中的表现,与专业选手同获转播镜头。这种变化印证了文件强调的"全"字新内涵——不仅是全国运动员的竞技场,更是全民参与的体育嘉年华。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专家指出,这份文件的价值在于重构了评价坐标系:当衡量标准从"夺金数量"变为"运动人口质量",街角广场舞大妈与奥运冠军同样成为体育强国的见证者。站在洛杉矶奥运备战周期回看,十五运会取消奖牌榜的深层意义,恰如文件结尾强调的:"让体育回归增强人民体质的本质功能"。

来源:历史滴温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