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专访宋馨:23年用“阳光心理教育”守护青少年自信成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7 16:33 1

摘要:“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成功!”“没有人能阻止我健康生命的成长,我一定是我生命的主人,我最爱我自己!”……在陕西省秦岭山区的一所小学,每周一的清晨,孩子们都会在国旗下齐声诵读这段特别的文字。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中国公益人物、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

新华网专访宋馨:23年用“阳光心理教育”守护青少年自信成长

文/刘晓敏

“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成功!”“没有人能阻止我健康生命的成长,我一定是我生命的主人,我最爱我自己!”……在陕西省秦岭山区的一所小学,每周一的清晨,孩子们都会在国旗下齐声诵读这段特别的文字。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中国公益人物、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宋馨精心撰写的《青少年人生格言》。

短短375字,却凝聚着23年不辍的坚持与温度。如今,这段格言已在全国460多个心理教育基地被一遍遍高声朗读,如一束温暖而坚定的光,照亮了数十万困境儿童的成长之路。

近日,宋馨阳光心理教育创始人、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宋馨应邀走进新华网演播室,接受专题访谈,分享“阳光心理教育”的实践成果与心路历程。此次宋馨阳光心理教育被新华网树立为全国样板案例,标志着这一模式的价值再获国家级平台的高度认可,也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本。

在接受新华网高端访谈中,宋馨会长由衷地感谢了陕西省委社会工作部、陕西省关工委、陕西省民政厅、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应急厅、陕西省社科联、陕西省慈善联合会、陕西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陕西镇安县县委,县政府,县政协等各级领导对阳光心理教育多年的培育和支持。并有决心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赞赏与鼓舞下,把这项利国利民的教育事业,扎扎实实做好做实,做大做强!

2003年“非典”期间,宋馨第一次走进西安儿童村,看到46名罪犯子女自卑、焦虑且带着仇视的眼神。有孩子说:“有人来,我们就有吃的了”,这句话让她潸然泪下。

当时正在攻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的宋馨意识到,这些孩子需要的不仅是物质援助,更是心灵的唤醒与重塑。

在23年前的中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教材,没有课本,宋馨只能靠自己摸索。她精心撰写了《青少年人生格言》,这段仅375个字的格言中,“我”字出现了35次,“自己”出现了5次。

“我想让孩子树立起自信,这是孩子成长和改变的开关。”宋馨表示,随着“问题少年”和“抑郁少年”增多,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3年来,从西安儿童村起步,阳光心理教育模式走进了秦岭大山、秦巴大山、青海雪域高原、江西太阳村、湖南少数民族灯学校,随后传播到全国近20个省份,建立了460多个阳光心理教育基地。

宋馨探索出的“阳光心理教育模式”,以“赞美法、激励法、欣赏法”为核心,其《青少年人生格言》是关键载体。这份格言首先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朗朗上口,孩子非常喜欢。

在西安市沣东第二小学,学校通过每周升旗仪式千人诵读《青少年人生格言》,打造沉浸式心理教育场景。这种集体朗诵的仪式感创造出一种情感场域,让孩子们获得心理能量。

宋馨还创立了“书信传情”活动,搭建学生与心理专家对话的桥梁。23年来,她已收到6000多封来自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书信,长达22万字。这些书信记录了这个时代留守儿童的生活、心理及他们对爱的呼唤。

“三位一体”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阳光心理教育成功的关键。宋馨在新华网访谈中强调,该模式得益于形成政府领导指导、央媒传播,社会组织及各界助力,机构、学校联动的“多位一体”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在秦岭腹地的镇安县熨斗九年一贯制学校,毛戬校长分享了以宋馨《青少年人生格言》为核心的实践成果。短短一个月,孩子们从精气神上就有了初步变化,生命状态有了可喜呈现。

陕西省商洛市许多中小学的孩子们每天大声朗读《青少年人生格言》后,情绪高涨,表现踊跃,阳光自信,简直像是换了一个人。同学们的学风和精神风貌发生巨大变化,一个个变得坚强自信,勤奋好学,阳光快乐。

青海雪域高原藏族山区儿童,在宋妈妈格言的感召下,写下“渴望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的壮志。青海藏族格智加校长将宋馨妈妈撰写的《青少年人生格言》翻译成藏文推广。

更显著的成效体现在数据上:宋馨独创的心理教育模式已惠及数十万名山区儿童,超九成受助学生心理韧性显著提升。2023年至2024年,该模式连续荣获“全国社会心理教学十佳”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优秀案例奖”。

价值:从基层实践到全国样板的意义

宋馨阳光心理教育模式被新华网树立为全国样板,具有多重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有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为“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在基层的实践提供了生动注脚。

这一模式打破了专业心理学与大众之间的壁垒,开创了“大众实用心理学”模式。它将高深的心理学理论转化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易于掌握、孩子乐于接受的方法。

“宋馨阳光心理教育”的教学理念集励志教育、自信教育、感恩教育、真善美教育为一体,是青少年的精神食粮、灵魂伴侣。它为大面积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效范式。

该模式还体现了教育公平的原则。通过“普惠教育、垂直校园”的教学实践,将阳光心理教育深度植根入山区留守儿童教育环节,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心理教育。

未来:让阳光照进每个角落

面对未来,宋馨有更宏大的愿景。她计划推动“百县千校”工程,重点加强中西部山区和边疆地区的心理服务网络建设。

宋馨呼吁建立全国困境儿童心理档案数据库,推动心理教育立法。未来五年,团队计划实施“百县千校”工程,并搭建数字化平台,让阳光心理教育惠及更多困境儿童。

在团队建设上,宋馨坚持“培养本土心理教师”战略,已在全国培训近千名基层教师,打造“不走的阳光团队”。这种本土化策略有助于解决心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宋馨会长表示,研究会愿与所有关心青少年心理成长的机构及个人携手,继续深化阳光心理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共同为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事业注入更多陕西文化智慧与温暖力量。

如今,宋馨团队正在编辑中国首家留守儿童书信集,记录这几十年留守儿童的生活、心理及他们对爱的呼唤。这部书信集将会对我国教育界研究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起到重要的资料作用。

“当孩子们学会用心理学智慧面对人生时,改变的不只是个体命运,更是整个民族的未来。”宋馨的这句话,正照亮着越来越多孩子的成长道路。

来源:小张健康百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