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丘成桐少年班初中组数学联赛,整套试卷系列详细解析之三:填空题也不简单,能顺利拿下的同学,初三期中考试有望成功。请持续关注系列更新
第二部分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个小题,我都在题号后标上了其难易程度。便于您提高阅读效率。
比如看到☆☆☆☆】五星仅红一星,表示这道题很简单、不用看。如见到【☆☆☆☆☆】四星全红,像本文的填空第15题两种解法、第16题五种解法,可以看。【点拨】人家已经义愤填膺地说“二次方程”。
故二次项系数m≠3,这是首要的。其次他说“有一个根为0”,那就赶紧将x=0代入原方程得2-9=0,即m=±3,而m≠3,故m=-3。这就解完了吗?不用看判别式△≥0吗?
不用再考虑判别式了。
我们把x=0代入原方程时,原方程就深明大义地认可了有0这个实数根。解法三,从抛物线经过(-1,0),(5,0)两点,知其对称轴为x=2。
故可设解析式为ax-2)2。经过(0,-6),4a+k=6,
经过(5,0),9a+k=0,
两式相减,a=6/5,代入9ak=0,得k=-9a=-54/5。本题,咱们灵活运用的三种解法,对中考压轴大题的第一问大有裨益。
【点拨】三星级难度。我提供两种解法。
解法一:初高衔接,引入函数观念,侧重数形结合。
找准锁喉条件,他说“两根都大于(-2)”,充要条件有三:
②当x=-2时函数值fx)>0;③函数图像的对称轴在右侧。
有同学说,俺记不住,老是和(m+4)(m-3)≤0搞混。
我教您个方法,不用硬记。
您看下图:3和(-4)将数轴分为三部分,随意取一个数,比如在3的右侧取m=5,此时(m+4)和(m-3)均大于零。数轴上表示“正”,数轴下方表示“负”。
在3的右侧取5,(m+4)和(m-3)乘积大于零,那就在3的右侧、数轴上方画出“正”的标记。如上图。
往下,见一个数就拐弯,一气呵成。如下图。
从上图看出,当m≥3或m≤-4时都是“正”;当-4≤m≤3时是“负”。
掌握这一招,哪怕高次不等式,也很快出结果。
您试一下(m+4)(m+3)(m-2)(m只需试一次:在3的右侧取m=5,此时各因式均大于零,画出下图:往下每见一个数,就拐弯,如下图。
如上图,不等式(m+4)(m+3)(m-2)(m-3)<0右端小于零,那就取x轴下方小于零的区域,即该不等式的解为-4<m<-3或2<m<3。
这个方法,不仅快速,还无需硬记。
接着说正题的条件②:当x=-2时函数值f(x)>0。
有同学说,你这所谓的初高衔接解法,也挺麻烦的啊!
我承认。下面的初中解法较简便。
解法二:
要使方程2+2mx-m+12=0的两根都大于(-2),必须并且只需俩条件即可。①该方程有俩根;②较小的根大于(-2)即可。
由①得△≥0解得m≥3或mm->-2,即<2-m。这需要三条:
其一:被开方数2m-12≥0,即m≥3或m其二:2-m其三:2m-12≤(2-m即m<。三条必须同时满足。
下分两种情形:两种情形是“或”的关系,每种情形内是“且”的关系。
【点拨】这题读着令人起一身鸡皮疙瘩是吧?
他说到啥,咱就考虑啥。
q是方程xp2ap-b=0且qaqb=0。Sn+1=pn+1+qn+1,
Sn-1=pn-1+qn-1,故
原式=pn+1+qn+1-apnqn)-bpn-1+q=(pn+1-apn-bpn-1)+(qn+1-aqn-bqpn-1(2ap-b)+qn-1n-1×0+qn-1×0=0。做过的、见过的典型题,注意随时归纳总结。
让自己逐步见多识广,那就能体会到得心应手的感觉。
作者简介
中共党员,高中教务主任,常年兼任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中考数学命题组成员。专注教育领域,持续发布小升初、中考、高考压轴大题的多角度原创详细权威解析,力求篇篇经典。不卖课、不带货、不卖资料,干干净净免费传播知识。发文涉及科目主要有中考、高考数学,物理,化学,偶尔也有英语,作文。
到了高中,刘老师依然是您的良师益友。
期待您的评论、点赞、收藏、分享。
期待您的持续关注。
来源:凌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