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曾凭借高端定位躺着赚钱的保时捷,如今竟陷入业绩崩盘的困境。2025年前三季度,这家被称作"欧洲工业明珠"的豪车巨头,营业利润同比暴跌99%,几乎归零,昔日的"豪车印钞机"风光不再。
谁能想到,曾凭借高端定位躺着赚钱的保时捷,如今竟陷入业绩崩盘的困境。2025年前三季度,这家被称作"欧洲工业明珠"的豪车巨头,营业利润同比暴跌99%,几乎归零,昔日的"豪车印钞机"风光不再。
保时捷的业绩塌方并非个例,而是欧洲汽车业集体承压的缩影。2025年上半年,欧洲五大汽车巨头利润全线拉垮:大众净利润同比下滑37%,仅美国关税就多支付13亿欧元;宝马净利润下跌29%;斯泰兰蒂斯更是从去年盈利56亿欧元转为亏损22.56亿欧元,核心原因是推迟了美国市场车型的研发与销售。
这场行业寒冬的背后,美国关税的"超级三连跳"堪称致命一击。特朗普上台前,欧盟乘用车进入美国仅需缴纳2.5%的关税;其上任后,关税一度飙升至27.5%;即便2025年7月美欧达成新贸易协议,关税仍维持在15%的高位。这波关税过山车让保时捷已血亏超3亿欧元,全年预计亏损将突破7亿欧元。值得注意的是,北美自2023年起已取代中国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核心市场的关税重击让其腹背受敌。
而这仅仅是美国对欧贸易霸凌的冰山一角。欧洲商业游说组织BusinessEurope的调研显示,2025年欧元区GDP增幅因关税战仅收窄0.03%,但到2026年,随着企业临时供应链调整、原材料锁定等对策陆续到期,合同重谈与投资延迟的效应将集中爆发,关税的真实伤害会放大十几倍,预计拖累欧元区GDP 0.5%-0.6%。
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源,是欧盟在美方极限施压下签署的不平等贸易协议:欧盟几乎对所有美国商品免征关税,美国却对大多数欧盟商品维持15%的重税,较特朗普上台前2%左右的平均关税翻了7倍多。更离谱的是,欧洲红酒烈酒、钢铁铝制品(关税50%)、药品等产品均被纳入高关税清单,8月1日起红酒烈酒15%关税已正式执行。
除了关税割肉,欧盟还需向美国输送巨额利益:2028年底前,欧洲企业要向美国战略行业投资6000亿美元,欧盟需采购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欧洲数据中心还得至少购入400亿美元美国芯片。这种"一边被征税,一边被要求输血"的模式,让所谓的"盟友关系"沦为纯粹的利益收割。
从保时捷的利润腰斩到欧洲汽车业的集体承压,再到欧元区经济增长的潜在风险,美国关税政策的连锁反应正在持续发酵。这场贸易博弈中,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被牺牲的利益。欧洲工业的困境,也给全球产业链敲响了警钟:当贸易沦为霸权工具,没有企业能独善其身。未来,欧洲汽车业能否通过技术革新、市场多元化布局摆脱关税依赖,仍有待观察。
来源:肥东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