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刚发现1444吨金矿,不到24小时,美国宣布攻破“人造黄金技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7 22:52 1

摘要:这两天,东北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11 月 14 日,辽宁发现了国内头一个千吨级、超大规模金矿——大东沟金矿。探明金矿石量高达 25.86 亿吨,黄金量累计达到 1444.49 吨。

这两天,东北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11 月 14 日,辽宁发现了国内头一个千吨级、超大规模金矿——大东沟金矿。探明金矿石量高达 25.86 亿吨,黄金量累计达到 1444.49 吨

可就在我们刚把喜讯分享出去,网上立刻冒出一股节奏。有一家名叫 Marathon Fusion 的美国公司跳了出来,高调放话,说他们攻破了人类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神秘技艺——“炼金术”。

他们声称,自己在核聚变领域有了新发现:借助反应堆运转时释放的中子,能把汞直接“打”成黄金。按照这家公司给出的说法,一座核电厂正常跑满一年,就能“顺手”“炼”出5吨金,以现在的金价换算,大概价值30亿元人民币。

这家小公司位于旧金山,全员不过十二人,成立才两年,创始人也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2023年刚拉到一笔590万美元的私人投资,最近还拿到了美国上面给的400万美元拨款。

虽然体量不大,但志向不小。他们在一篇尚未正式发表的科研论文里,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点石成金”:把汞-198同位素塞进核聚变反应堆,用增殖层里的高能中子持续轰击64个小时,让它衰变成金-197——也就是纯金。

从物理角度看,这套思路倒不是无稽之谈。核聚变反应堆在发电过程中确实会喷出大量中子,过去通常用来敲打锂材料生产燃料。而 Marathon Fusion 的“灵光一现”,就是把靶材换成汞:一边发电,一边炼金,理论上看似两全其美。

他们还特意做了个测算:如果一座核聚变电站的功率能达到1吉瓦,那么一年下来,竟能“顺带”炼出大约5000公斤黄金。这就有人不禁要问:照这个逻辑继续往下推,黄金未来会不会也像钻石一样,实现量产?

听上去夸张,但未必没有可能。毕竟,钻石的量产也是从实验室开始的。当年我们中科院种出钻石后,仅仅过了几年,世界头号钻石产地的名号就已经从南非挪到了河南柘城。

2017年,河南的钻石年产量飙到400万克拉,占据全球六成多的份额。柘城这个小县,也从默默无闻成为了“钻石之都。如今的产量,更是突破了600万克拉,一路刷新纪录。

而且,这些可不是市场上流行的锆石、莫桑石那类替代品,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钻石。柘城的高端定制品牌柘光出品的钻石,净度能做到VVS级,颜色达到D色,切工更是达到3EX的天花板。

无论从显微镜下的晶面,还是光谱分析的数据,都几乎和欧美矿钻难分高下。真正戴在手上时,那种火彩和通透,更是能把部分南非矿钻比得黯淡不少,有的甚至已经超过一些被拍卖行追捧的稀世宝钻。

这么看下来,黄金能不能量产,恐怕已经不是一句“别做梦”就能敷衍过去的了。如果 Marathon Fusion 的方案哪天真跑通,全球第一个炸开的问题,估计就是——金价还能稳得住吗?

实话实说,冲击是躲不掉的。

该图经柘光品牌授权使用

看看钻石就明白了。在我国技术突破之后,钻石的价格已经被拽回了现实。以前一枚南非出产的2克拉钻戒,三四十万是起步;而现在,国产品牌柘光,同样分量、同样标准的2克拉大钻,还连着一枚18K金戒托,总价也不过两万元不到。

更重要的是,这类钻石的“江湖地位”一点没打折。柘光的钻石全部经过 IGI 国际宝石学院认证,每颗都有独立编号,属于全球认可的真钻。这对市场的冲击可想而知。

截至目前,柘光在京东和官网的关注量已经突破80万,每月成交额稳定在八位数以上,复购率更是逼近40%。买家构成也很有意思——超过一半都是爱马仕、梵克雅宝、海瑞温斯顿的常客。

北京的律师王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原本戴的是一颗戴比尔斯的南非钻戒,看到柘光的定制服务后,心动下单一枚3克拉戒指。等实物到手,她毫不犹豫把原来的那颗卖掉了。她说,真正拿在手里对比才知道差距:“我那颗有点偏黄,反倒是柘光这枚更通透,亮起来的火彩特别美。”

该图经柘光品牌授权使用

钻石的量产,还让满钻镶嵌这一耗费巨大的工艺成为新的审美风向。去年,沙特首富瓦利德亲王那辆镶了30万颗钻石的奔驰 SL600 轰动全球;随后,Stefano Ricci 那条上百万的镶钻皮带,以及满钻版本的爱马仕 Birkin也频频刷屏。对于真正站在财富天花板上的人来说,越特别、越奢华,越符合他们的品位。

而在柘光,这类特别订单正明显上升。皮带、腕表、梵克雅宝“四叶草”手链……客户带来的东西五花八门。而能保持如此规模、如此品质稳定供应的地方,全世界目前还真只有柘城。

该图经柘光品牌授权使用

钻石能量产,老牌钻石巨头自然日子难过得多。上世纪初,英国戴比尔斯几乎垄断了全球九成钻石矿脉,是名副其实的“钻石帝国”。可走到今天,这家百年企业已连续五年亏损,库存压着146亿元人民币的货卖不动,母公司英美资源集团甚至都开始认真考虑——是不是干脆把它整体卖掉算了。

不过话说回来,钻石能大规模生产,不代表黄金也能走同样的路。

把视线再拉回到美国 Marathon Fusion 的设想,第一道坎就是原料本身。天然汞里,汞-198只占十分之一,而要把它单独提出来,成本高得离谱——一毫克就要15000美元。他们宣称未来能把成本压到“每公斤两块四”,这基本等于要重新发明整个同位素分离工艺,难如登天。

况且,核聚变本身还没站稳脚跟。就算从现在开始努力,真正能并入电网的商用核聚变电厂,也得等到2030年代中期以后。

这么算下来,美国人这套“炼金术剧本”,更像是资本市场需要一个故事。

毕竟,中方近年持续增加黄金储备,实际持有量可能远超外界披露的2298吨。而2024年全球央行买金量更是冲上1136吨,创下50年来的纪录。再加上刚发现的金矿,实力可谓大涨。有外界猜测,已经达到5000吨。

与此同时,美国债务越堆越高,国债规模已冲破37万亿美元;沙特连石油结算都开始使用人民币。黄金作为典型的“去美元化”锚定物,自然被盯上。如今当一家员工才十来人的小公司忽然说“我们能造金子”,其实已经不需要太多解释了。

来源:临邑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