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深海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大洋协会2025年年会在深圳成功举办。作为中国大洋协会深海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在大会期间牵头组织“深海科普创新实践交流平行论坛”,汇聚行业智慧为深海科普系统化建设赋能。与此同时,该馆与中国大洋协会联合
津滨海讯(记者 简讯)近日,深海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大洋协会2025年年会在深圳成功举办。作为中国大洋协会深海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在大会期间牵头组织“深海科普创新实践交流平行论坛”,汇聚行业智慧为深海科普系统化建设赋能。与此同时,该馆与中国大洋协会联合主办的“全球青年海洋艺术作品展”同步开启,虽独立于本次大会之外,却以文化为桥联动全球青年力量,与论坛形成“专业交流+文化传播”的双向发力格局,共同展现我国深海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深海科普创新实践交流平行论坛”上,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企业的专家学者围绕科普资源整合、创新模式探索等议题深入研讨,为深海科普系统化建设凝聚共识;而“全球青年海洋艺术作品展”经过前期的广泛征集,汇集了世界各地青少年的海洋主题艺术创想,通过中国画、数码绘画、儿童画等多元艺术形式,生动传递海洋保护理念与对蓝色家园的热爱。论坛的思想碰撞与展览的情感共鸣形成互补,既搭建了专业交流桥梁,又在公众与海洋之间建立起深刻情感连结,让“青年赋能海洋科学与行动”的理念真正落地为可感可及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国家海洋博物馆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引领作用,逐步构建起涵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企业、公益组织等在内的跨领域、多层次、广覆盖协同网络,深度联动深海科普工委会38家委员单位,推动深海科普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化建设,实现科普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创新转化。
重点培育的“深海发现之旅”品牌项目,历经三年精心打造,形成“展、赛、讲、实践”四位一体的立体化科普体系。该项目依托联合国“海洋十年”国际化合作平台,成功入选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品牌活动培育试点,成为“开放协同、内容权威、模式创新”的深海科普典范。其中,《中国大洋协会成立35周年成果回顾展暨联合国“海洋十年”中国行动展》累计接待观众数超10万人次,“深蓝探索杯”海洋未来之星演讲比赛、科考船开放日、深蓝青年志愿者等项目累计服务公众超10万人次,实现科普教育从“单向传播”到“多元互动”的深刻转变。
在深化国际合作方面,国家海洋博物馆积极践行全球海洋治理理念,融入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框架。主策的“浮天沧海 万里风樯——中国航海技术文化展”作为联合国“海洋十年”大会卫星活动,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海事博物馆成功展出,这也是中国唯一以博物馆、协作中心牵头实施的原创展。展览以贯通古今的展示方式,呈现中国悠久航海历史、重大发明成就、丰硕科考进展与积极海洋治理实践,向世界阐释推介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海洋文化,获自然资源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评价。展览两度延期彰显其成为我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印证中国在深海科普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由国家海洋博物馆与深海科普工委会科普船队共同发起的“科考船开放日活动”,已在深圳、三亚、厦门等多地开展。科普船队十余艘科考船定期面向公众开放,配套登船参观、科普展览、科学实验等特色环节,广受青少年朋友的青睐;“深蓝青年志愿者招募计划”则组织青年科学家带领公众参与海洋科学考察,让公众亲身参与科学样品的收集、分类、记录和分析,为热爱海洋的青少年种下科学探索的种子。
“面向新征程,国家海洋博物馆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品牌引领的发展理念,深化立体化科普体系建设,完善协同发展机制。作为深海科普体系的构建者、创新实践的引领者、海洋精神的传播者,国家海洋博物馆将探索构筑海洋文化根基、创优沉浸式活动载体、建设多维科普矩阵,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贡献更大力量。”国家海洋博物馆科研科普中心副主任朱辞表示。(国家海洋博物馆供图)
来源:津滨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