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打击侵略者日寇,贡献最大的十位名将,都是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7 20:40 1

摘要:1938 年 4 月 7 日凌晨,台儿庄的残墙缝里还冒着焦烟,李宗仁把话筒一摔,对参谋说:“给重庆发报,台儿庄已克,日军矶谷师团主力就歼。” 一句话,把全国从武汉到昆明的大喇叭都点燃——那是正面战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歼灭战”,不是“击退”,不是“击退”,是成

1938 年 4 月 7 日凌晨,台儿庄的残墙缝里还冒着焦烟,李宗仁把话筒一摔,对参谋说:“给重庆发报,台儿庄已克,日军矶谷师团主力就歼。” 一句话,把全国从武汉到昆明的大喇叭都点燃——那是正面战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歼灭战”,不是“击退”,不是“击退”,是成建制吃掉一万多鬼子。

同一年,薛岳在江西万家岭把日军 106 师团打成“106 师残”。他先让开大路,像老猫逗耗子,把鬼子牵进 10 公里纵深的山谷,再关门打狗。 这套玩法他后来取了个名字:天炉战法——炉膛是湘北山地,炉盖是两侧高地,炉底是长沙城。三次长沙会战,日军三次被请进炉子里,一共赔进去 10 万兵力。 2014 年民政部公布首批抗日英烈名录,薛岳与左权、杨靖宇并列,官方盖章“战神”不是民间绰号,是国家级认证。

再说滇缅丛林。 1942 年 4 月,仁安羌油田,700 名中国士兵突然从芦苇荡里钻出,把 4000 多日军拦腰冲断。 领头的孙立人戴着英式软帽,一口英文招呼被围的英军:“Get your wounded first, we cover.” 那天他救出 7000 多英缅友军,也救出中国在盟国面前的信用分。 伦敦把这件事写进《二战英军战例教材》,标题直白:Chinese Brigade broke Japanese cage.

两年后,廖耀湘的新六军开着 M3 斯图亚特坦克冲进瓦鲁班,把 18 师团司令部连锅端,师团长田中新一光脚逃进雨林。 这是抗战里中国军队第一次用纯机械化打法打歼灭战,也是同盟国东南亚战场首次收复日军重兵把守的枢纽。 史迪威在日记里写:“Chinese armor, at last, kicked the Jap out of the jungle.”

别急着喊“名将滤镜”,数字才最硬。 薛岳三次长沙会战:歼敌 10.7 万,自身伤亡 5.9 万,净赚 4.8 万。 王耀武第 74 军从 1937 淞沪一直打到 1945 湘西,八年全员换血 5 遍,军旗始终没倒,被日军文件称为“虎部队”,提到番号必加注“须谨慎”。 卫立煌在忻口一战顶着 5 个师团,把板垣征四郎的“半月亡山西”计划硬生生拖成 21 天,给阎锡山搬机器、给八路军留窗口,自家损失 4 万,却保住华北最后的兵工厂。

有人升得快,有人掉得惨。 关麟征 30 岁就当集团军总司令,台儿庄他一个师挡矶谷师团 3 天,血拼掉 6000 人,换来汤恩伯侧翼包抄的 48 小时。 可 1949 年后他再没掌过兵,香港隐居,学生问他最大的战绩,他只说一句:“我指挥的部队,从没丢过国旗。” 卫立煌更惨,因“通共”嫌疑被雪藏,1948 年回国又被扣“投敌”,历史课本一度抹掉名字,直到 1955 年才在政协复出,领的是“起义将领”证。

也有“参谋型”选手。 白崇禧几乎不上前线,但他一张地图帮李宗仁调 5 个军 11 个师,48 小时完成台儿庄合围。 何应钦后来评价:“白健生(白崇禧)一个人的电报,抵得过一个兵团。” 可他也因“桂系”身份被老蒋提防,抗战胜利当天,蒋介石的庆功名单里故意漏掉他,白崇禧自己拎着一瓶桂林三花,在黄山防空洞口独饮。

别忘了“救火队长”杜聿明。 昆仑关攻坚战,他让郑洞国把 200 师残部编成 10 个突击队,每队 30 人,带 4 挺捷克式、2 门迫击炮,沿公路两侧夜袭,一夜拔掉 18 个碉堡。 天亮时,日军 21 旅团阵亡 4000,旅团长中村正雄被击毙,这是正面战场第一次成建制打掉日军旅团司令部。 后来野人山撤退,他损失 4 万人,却把 8 万国军主力带回国,史迪威骂他“笨蛋”,却也写下:“Tu Yu-ming brought the army home, that’s the only thing matters.”

十一个人,十一条轨迹,拼起来是一幅 14 年的折线图: 从 1937 年“八一三”上海街头血战,到 1945 年湘西雪峰山最后一声炮响,他们有人被捧上神坛,有人被踩进泥里,有人名字至今上不了某些课本。 可日军战报里出现次数最多的中国部队番号,第 74 军、第 52 军、新一军、新六军,正是王耀武、关麟征、孙立人、廖耀湘的部队。 鬼子记得谁,比任何奖牌都真。

今天再看这些名字,不妨把“谁贡献最大”的口水战放一边,记住一条: 抗战不是一部电影,没有唯一主角。 台儿庄的敢死队、长沙的炉膛、滇缅的坦克、忻口的火炮、昆仑关的刺刀,合在一起才拼出“胜利”两个字。 下次路过抗战纪念馆,如果名单里漏了谁,别急着拍照打卡,先把那段履历默念一遍—— 历史不会体温升高,但人会。 记住他们,我们才知道 14 年是怎么熬过来的,也才知道下一场硬仗该怎么打。

来源:直爽百灵鸟u8nHyf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