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从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推进会上独家获悉,2025年全国社保领域专项规范行动已全面启动,此次行动以“守护社保基金安全、维护公平参保秩序”为核心,针对违规参保、违规领取待遇等行为实施“倒查20年”追溯监管,违规人员需全额退回非法所得,情节严重者还将面临罚款
记者从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推进会上独家获悉,2025年全国社保领域专项规范行动已全面启动,此次行动以“守护社保基金安全、维护公平参保秩序”为核心,针对违规参保、违规领取待遇等行为实施“倒查20年”追溯监管,违规人员需全额退回非法所得,情节严重者还将面临罚款处罚,全方位筑牢老百姓“养老钱”“救命钱”的安全防线。
清晨9点半,北京市西城区社保基金稽核中心的工作人员已全员到岗,电脑屏幕上正滚动着大数据筛查出的异常参保信息。“我们通过与公安、民政等部门的数据交叉比对,发现一名参保人员在去世后,其养老金账户仍有持续领取记录,初步判断属于家属违规代领情况,目前已联系当事人家属核实情况并启动追缴流程。”稽核中心负责人刘科长指着屏幕上的数据对记者说。据统计,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西城区已精准锁定违规线索98条,涉及金额超380万元,已有26名违规人员主动配合退回资金,最高单笔退回金额达22万元。
人社部最新发布的专项行动阶段性通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中旬,全国范围内已完成1.5亿条参保信息的核查比对,查处各类社保违规案件9200余起,成功追回违规资金26.8亿元,对1500余名情节严重的违规人员依法处以罚款,罚款总额累计达4.2亿元。此次行动创新采用“大数据智能筛查+跨部门联合核查+实地走访核验”的立体监管模式,通过打通社保系统与公安、税务、民政、司法等多部门的数据壁垒,实现对违规行为的精准识别、快速定位和高效查处,让社保领域的违规操作无处遁形。
在浙江省杭州市,记者见证了一起违规补缴案件的规范处理过程。市民李某此前为顺利办理退休,通过非正规渠道伪造劳动关系证明,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违规补缴社保12年,成功领取养老金。专项行动中,智能监管系统通过比对其缴费记录与就业备案信息,发现存在明显不符,随后工作人员实地走访其曾声称“任职”的企业,最终查实违规事实。在政策宣讲和法律震慑下,李某主动退回已领取的养老金9.8万元,并接受了2.5万元的罚款处罚,其违规补缴的社保记录被依法撤销。“本来想走捷径多领点养老金,没想到现在监管这么严,不仅领的钱全退了,还得倒贴罚款,真是教训深刻。”李某在接受采访时懊悔地说。
此次专项规范行动重点聚焦四类社保违规行为,分别是:伪造劳动关系、工资凭证等材料违规参保补缴;参保人去世后家属隐瞒信息继续领取养老金、服刑期间违规领取待遇等冒领骗取行为;在多个地区同时参保缴费,违规享受多重社保待遇;社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内外勾结违规办理业务。人社部明确规定,对查实的违规行为,将依法全额追回违规领取的社保待遇,并处以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将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切实维护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
为强化震慑效果,上海市创新推出“社保诚信联合惩戒机制”,将违规参保人员信息纳入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施跨领域联合惩戒。“违规人员不仅会面临经济处罚,其诚信记录还会影响个人贷款审批、求职就业、子女入学等多个方面,真正实现‘一处违规、处处受限’。”上海市社保中心主任王敏介绍,目前上海已将280余名严重违规人员纳入诚信黑名单,相关案例已通过官方渠道公开曝光,形成了有力震慑。
值得关注的是,在严格监管的同时,多地也推出了人性化举措引导主动纠错。广东省广州市社保部门开通“违规自查自纠绿色通道”,明确规定违规人员在规定期限内主动申报违规事实、全额退回违规资金的,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免于罚款。截至目前,广州已有1800余名群众通过绿色通道主动整改,累计退回违规资金超1.2亿元。“专项行动的核心目的是规范社保秩序,而不是单纯处罚。对于主动认错、积极整改的人员,我们给予政策优惠,就是希望引导大家自觉遵守社保法规。”广州市社保稽核部门工作人员解释道。
为何要开展如此大规模的社保专项规范行动?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社保基金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生命线”,关系到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尽管社保监管不断加强,但违规参保、冒领养老金等行为仍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社保基金的流失,也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参保环境。此次实施“倒查20年”追溯机制,就是要彻底清理历史遗留的违规问题,坚决打击社保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守护好老百姓的“养老钱”“救命钱”。据权威数据统计,2023至2024年,全国累计查处社保违规案件1.3万余起,追回资金超40亿元,其中违规领取养老金占比达65%,专项规范行动刻不容缓。
为提升群众对社保政策的知晓率,各地社保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在成都市成华区,社保工作人员走进社区、企业开展“社保合规宣讲月”活动,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政策解读、现场答疑等方式,向群众普及社保法规知识。“以前不知道重复参保是违规的,还以为多缴几份以后能多领钱,听了宣讲才明白,这样既浪费钱还违规,赶紧把重复缴纳的社保停了。”社区居民张先生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超6000万人次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宣讲、短视频科普等渠道学习社保合规知识,参保意识和合规意识显著提升。
采访中,广大群众对此次社保专项规范行动普遍表示支持。“社保基金是大家的‘保命钱’,就该查得严一点,不能让那些投机取巧的人占便宜,这样对我们合规参保的人来说才公平。”退休职工王阿姨说。针对部分群众担心的“会不会出现误查误伤”问题,人社部明确回应,专项行动将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建立健全异议处理和复核机制,参保人对核查结果有异议的,可通过正规渠道申请复核,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切实保障合法参保人的正当权益。
据了解,人社部正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社保智能监管平台,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实现对社保业务全流程的实时监控、智能预警和精准核查。未来,社保监管将实现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转变,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管体系,从源头上遏制社保违规行为的发生。
社保专项规范行动的持续推进,不仅守护了社保基金的安全,更维护了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但如何在严格监管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便民服务流程,让合规参保群众办事更便捷,如何精准区分故意违规与无意失误,避免“一刀切”处罚,成为当前公众关注的焦点。
这事儿你们怎么看?
来源:美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