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8年深秋,沈阳城冷得透骨。卫立煌把七拼八凑的七个师锁在城里,电报压了三道,就是不挪窝。老蒋在南京拍桌子:出兵!他回一句“弹药不够”,转头让勤务兵炖了锅红烧肉,香飘司令部。这一拖,东北野战军歇了俩月,林彪趁机把锦州围成铁桶。等老蒋反应过来,关外大势已去。有
“战犯”也能上新中国国防委副主席?卫立煌这张牌,打得蒋介石脸生疼。
1948年深秋,沈阳城冷得透骨。卫立煌把七拼八凑的七个师锁在城里,电报压了三道,就是不挪窝。老蒋在南京拍桌子:出兵!他回一句“弹药不够”,转头让勤务兵炖了锅红烧肉,香飘司令部。这一拖,东北野战军歇了俩月,林彪趁机把锦州围成铁桶。等老蒋反应过来,关外大势已去。有人说他通共,他笑笑:通啥共,我只是不想给国民党陪葬。
往前倒带,1944年滇西松山,他顶着疟疾爬前线,一句话“炮声不停,我不下山”,硬把日军逼回缅甸。老蒋赏他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时代》把他当封面明星。再往前,1933年,金寨县改“立煌县”,全国独一份的待遇,风光到顶。可谁也想不到,十五年后,这位“立煌县”老子,亲手把国民党东北老底送进历史垃圾桶。
1955年,他带全家绕道香港回北京。毛主席一句“你是有功的”,给他留了个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板凳,跟贺龙、陈毅并排坐。老朋友问他:不怕老蒋骂?他耸肩:骂得再响,也改变不了我守住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底线。晚年的日常更简单,上午看报,下午写对台广播稿,标题直给——《告台湾袍泽朋友书》。写完让秘书泡杯黄山毛峰,对着海峡方向举杯:老兄弟们,别再替一个人扛棺材板了。
1960年,他病逝北京,追悼会摆在中山公园。灵堂对面,正是当年“立煌县”的老地图。有人小声嘀咕:县长早撤了,名字倒留到今天。旁边老兵回一句:名字是死的,人是活的,卫立煌把路走活了——从国民党战犯到新中国副国,这条路,他替所有夹在乱世里的中国人探了个答案:民族比党派大,活人比死理贵。
一句话收底:老蒋丢东北,新中国得统一,卫立煌没赢任何一边,却让中国人少打中国人,这就是他最大的战功。
来源:聪明小羊kId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