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2224字 阅读6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这几年,病毒真是轮番上阵——新冠刚刚退场,甲流又紧跟脚步“杀”了个回马枪。
据国家疾控局11月最新通报,今年入冬以来,甲型流感病毒(尤其是H3N2)感染率明显上升,不仅开学季让孩子们“全军覆没”,就连很多老年人也中招了。
但你知道吗?相比年轻人,老年人一旦感染甲流,重症率和死亡风险都更高,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打实的数据在提醒我们:老年人得甲流,真的不能当“小感冒”对待。
而著名传染病专家张文宏教授也在最新访谈中强调:“老年人若感染甲流,尤其要谨慎用药,不能乱吃抗病毒药!”——为啥他要特别点名老年人?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健康隐患?
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老年人该怎么科学防甲流?万一中招了,又该怎么用药最安全?
别被“流感”两个字骗了,它可不是一般的感冒。
甲流的凶猛之处,在于起病急、传染强、来势汹汹,基本属于“今天打喷嚏,明天就发高烧”的节奏。
而老年人往往“反应慢半拍”。根据《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60岁以上人群因免疫系统老化,T细胞功能下降,抗病毒能力明显减弱,不仅感染风险高,而且病毒清除慢,病程更长。
更可怕的是,甲流本身不一定致命,但它可能诱发并发症:比如老慢支、肺炎、心衰,甚至脑炎或多器官衰竭。
有医院统计过,ICU里因甲流住院的重症患者,七成以上是老年人。
所以说,甲流对年轻人是“重感冒”,对老年人可能就是“生命危机”。
很多老年人有个习惯:感冒了先去药店,感冒药、退烧药、抗病毒药一股脑买回来,觉得越早吃越保险。
但张文宏教授提醒:“老年人甲流用药,一定要医生指导,别擅自‘堆药’!”
为什么不能乱吃?因为很多药对老年人来说,不是“治病”,而是“添乱”。
1. 抗病毒药不是“万能钥匙”
比如奥司他韦,确实是治疗甲流的常用药,但它必须在发病48小时内开始使用,才能有效减少病毒复制。
而很多老年人一开始没当回事,三四天后才想起来吃药——这个时候,病毒早已“站稳脚跟”,吃也没啥用了。
更别说,有些人会自己加大剂量,或者跟其他药混吃,反而增加肝肾负担。
2. 感冒药可能“伤心又伤肾”
市面上的复方感冒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等)多种成分混合,对老年人来说,可能引起心率失常、血压波动、肾功能受损。
尤其是本身有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的人群,更不能随便吃药。
3. 发烧≠敌人,不一定非得退烧
很多老年人一发烧就慌张,恨不得立刻把烧压下去。但发烧其实是身体对抗病毒的天然反应,适度的发热有利于免疫系统运转。
《中国流感诊疗指南(2023年版)》指出:体温不超过38.5℃,可暂不使用退烧药,注意休息和补液即可。
所以别把退烧当成“头等大事”,关键是支持免疫系统战斗,而不是一味“压制”。
药物只是“亡羊补牢”,预防才是上策。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防住甲流,比治好甲流更重要。
1. 该打疫苗就打,别犹豫
别再说“年纪大了,怕打疫苗出问题”了。恰恰相反,甲流疫苗对老年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保护伞。
国家卫健委早在2023年就发文强调:建议60岁以上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群体。
世界卫生组织也明确指出:流感疫苗可降低老年人50%以上的住院风险,80%以上的重症风险。
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还会提供免费或补贴疫苗,别浪费了这份好政策。
2. “三件套”不能忘:口罩、通风、勤洗手
甲流跟新冠一样,靠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尤其在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传染几率会直线上升。
所以建议老年人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比如商场、菜市场、公交地铁等。外出时务必戴好口罩,回家后及时洗手、通风。
3. 饮食睡眠要跟上,别“拖垮”免疫力
不是只有病毒才是敌人,免疫力低才是根本问题。
老年人常常因为食欲差、睡眠浅,导致身体“底气不足”。建议日常饮食增加优质蛋白(鸡蛋、豆制品、鱼肉)、维生素(新鲜蔬菜水果),每天保证7小时以上的高质量睡眠。
如果本身有基础病,更要遵医嘱规律服药,别让“老毛病”在甲流面前拖后腿。
很多时候,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问题反应不敏感,对症状也容易忽略。
这时候,子女的观察和提醒就特别重要。
比如:
发现老人突然体力下降、精神差、饭量变小,要警惕是不是正在“潜伏感染”。若出现持续发烧、咳嗽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别犹豫,第一时间送医。帮老人定期预约流感疫苗,协助他们就医、购药,别让“信息差”变成健康差。健康这事儿,老人很重要,家人更不能缺位。
甲流年年有,但今年格外猛。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它不是一场小病,而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张文宏教授的提醒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对老年人来说,甲流不仅要防得住,更要用药准、处置稳。
所以,别再觉得“扛扛就过去了”,也别再乱吃药、忽视疫苗。科学防控、理性用药、家人守护,才是一家人安然过冬的底气。
参考资料: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近期流感疫情研判与防控建议》,2025年11月。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老年人感染甲型流感的免疫机制研究》,2024年第12期。
张文宏,《老年人流感防控策略访谈》,健康时报,2025年10月。
卫健委官网,《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2023年版)》。
来源:科学用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