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福建省美术馆联盟活动(泉州站):探索公共文化职能的多维实践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7 19:16 1

摘要:本次活动以“新时代美术馆公共文化职能的多维实践”为主旨,特别邀请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总监、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高敬,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杨卫,深圳坪山美术馆副馆长卢杨丽,中国美术…

11月10日至13日,2025福建省美术馆联盟活动(泉州站)顺利举办。活动在省文旅厅指导下,由泉州市文旅局、福建省华光摄影艺术博物馆提供支持,近40位联盟单位代表齐聚参与。本次活动以“新时代美术馆公共文化职能的多维实践”为主旨,特别邀请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总监、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高敬,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杨卫,深圳坪山美术馆副馆长卢杨丽,中国美术学院访问学者张革展,福建省华光摄影艺术博物馆馆长崔波,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陈伟长等多领域专家,通过实地调研、讲座分享、座谈交流、圆桌对话等多元形式,展开深度研讨与实践交流。

讲座分享

01

高敬:美术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之策展策略

活动首日,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总监、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高敬应邀作专题讲座。讲座中,高敬老师系统剖析了全国美术馆现状及发展态势。她强调,策展应从“以展品为中心”转向“以观众为中心”,并提出了“策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的理念。通过分析“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主题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及“‘黑神话:悟空’艺术展”等多个典型案例,她深入阐释了策展在资源整合、学术研究、文化立场与社会介入中的关键作用,指出未来美术馆应围绕学术定位、拓展跨界合作、善用数字传播,以构建具有持续影响力的品牌项目,推动美术馆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系统化发展。

02

崔波:从三张海报谈起——用“在地”的行动在意识层面上与城镇重新连接

福建省华光摄影艺术博物馆馆长崔波作实践分享,通过解析其亲身策划的三个典型案例——“夏坝小岛居民(影像)艺术节”“一个乡村小学的影像实验文本”以及“东莞改革开放40年影像展”,生动阐释了他所倡导的“在地”策展理念。他强调,策展并非简单的展品陈列,而是一种“深入特定场域、激活地方记忆与社群活力的社会行动”。无论是通过艺术节唤醒小镇的集体记忆、用摄影教育重建留守儿童的自尊与连接,还是在工业遗存中梳理一座城市的现代化脉络,其核心都在于通过具体的、创造性的实践,打破固有的文化隔阂,引导参与者(从居民、学生到整个城市)在思想与情感上重新审视、认同并融入自己所处的环境,从而实现与城镇在意识层面的“重新连接”。

美术馆联盟的协同发展与共建

11日下午,联盟于耕石艺术馆围绕“美术馆联盟的协同发展与共建”开展座谈。福建省美术馆联盟自2024年8月成立以来,稳步构建全省美术馆事业发展新平台,取得了一系列扎实成效,形成了“展览共办、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良性生态,为全省美术馆的专业化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与会代表结合近期工作成果,畅谈发展历程、共话现实挑战、展望联盟未来,现场交流气氛热烈。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陈伟长担任主持。

圆桌对话

艺术乡建中的美术馆力量

12日,联盟邀请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杨卫,中国美术学院访问学者张革展,深圳坪山美术馆副馆长卢杨丽,安溪县金谷镇副镇长张锦川齐聚安溪县金谷村,围绕美术馆如何通过展览、公共教育及资源整合赋能乡村文化建设展开对话。

与会嘉宾结合在地实践案例,从艺术介入模式、建筑在地性、文化传承与创新等维度展开,既分析了名人效应、环境融合、知识生产等核心要素在艺术乡建中的意义,也总结了激活乡村空间、举办大地艺术节、联动产业等实践路径的成效,强调了政府、村民、艺术家等多主体协作的重要性。此次对谈通过理论与案例的深度融合,探讨了美术馆赋能乡村文化建设的多元路径,为推动乡村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实地调研

此次活动不仅促进了美术馆联盟成员间的协作互动,更为推动全省美术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共识、奠定了基础。联盟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区域研究与实践合作,搭建更具开放性、前瞻性与包容性的学术交流平台,携手推动让“闽派”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为福建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