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府井小吃街凌晨一点半,灯比白天还亮,98元一位的“奶皮子糖葫芦自助”门口,扫码枪滴滴响个不停,2000个号在小程序里两分钟被抢空。
王府井小吃街凌晨一点半,灯比白天还亮,98元一位的“奶皮子糖葫芦自助”门口,扫码枪滴滴响个不停,2000个号在小程序里两分钟被抢空。
有人端着盘子一口气串了八根,奶皮子厚得把竹签都压弯,手机先吃,朋友圈先吃,嘴是最后才吃上。
这一口咬下去,奶香混着糖壳脆响,血糖仪上的数字也跟着蹦,两小时飙高2.3倍,医院报告写得清清楚楚,可没人抬头,所有人都在低头抢下一根。
把镜头往回拉三个月,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上的手工作坊里,奶皮子还在大铁锅边沿慢慢翘起边。10月以前,全旗登记在册的作坊只有37家,12月已经翻到87家,47%的增量全是闻风口而动的“夫妻队”。
一口锅、一把扇、一块木板就能开张,合格率68%,意思是每三张奶皮子就有一张菌落超标,可没人管,因为北京、上海的主播喊“缺货”,收购价从每斤28元抬到55元,利润比卖活羊还高。
小老板们算得精:不合格也能混出去,只要糖够厚,镜头拍不到酸败味。
糖壳一响,黄金万两。
蒙牛把账算得更细:2.3亿砸一条全自动生产线,2024年3月投产,一天出5万张奶皮子,折0.8毫米厚、7厘米宽,刚好裹住一颗山楂,机器切得比草原上的老把式还整齐。
成本降到每张0.74元,是作坊的一半。
巨头进场,风就停了,小作坊的高价收购链最多再撑两个月,到时候55元的奶皮子会跌回25元,来不及转型的“夫妻队”只能把锅铲再拿去炒菜。
冷链车连夜出发,京东把干线温度锁在零下18度,48小时把冻硬的奶皮子扔进北上广深中央厨房,损耗从15%压到5%,运费却涨了三成。
商家一算,不如用冻干片,40%成本直接砍掉,入口掉渣,测评分数掉27%,可直播间里一句“酥脆升级”就带过去。
数据不会说谎,复购率掉18%,但新客增长快,平台流量照给,没人真在乎第二单。
上海瑞金医院把14名志愿者关进代谢舱,连吃七天奶皮子糖葫芦,每天100克,第七天胰岛素峰值比第一天高2.3倍,血糖波动像坐过山车。
报告一出,中国乳协赶紧发指南:一次别超50克,一周别超两次,翻译成人话就是“最好舔两口就放下”。
可指南发得越快,淘宝“抗糖丸”搜得越多,580%的涨幅,商家直接打上“糖葫芦伴侣”标签,一颗丸卖三块五,吃完糖葫芦来两粒,心理安慰比二甲双胍还管用。
北京牛街的老店最先感到冷。
去年冬天排队3小时,今年12月缩到1小时,门店销量掉两成。
老板把山楂换成草莓、榴莲、猫山王,还是拉不回人头。
另一边,茶饮店把奶皮子撕碎撒在芝士顶上,单杯卖19元,周增速还保持20%,消费者要的是“奶皮子”三个字,不是那根竹签。
传统糖葫芦的生命周期走到头,新茶饮的周期才刚起步,风口换赛道,连招呼都不打。
内蒙古农牧厅的专项整治文件12月15号下发,87家作坊先停一半,合格证不贴封条就不让出货。
可封条挡不住订单,直播间里“现货秒发”还在喊,仓库里前一天囤的货够卖十天,十天够把价格再抬一波,也足够把不合格的那批混出去。
监管永远比风口慢半步,等合格证贴满,蒙牛的机器已经开始24小时不停,0.74元一张的奶皮子会把55元的小作坊价直接腰斩,到时候文件不用念,市场自己就会关门。
血糖仪、抗糖丸、冻干片、自助餐厅,一条产业链把草原的奶、医院的报告、直播的流量、巨头的资本全串在一根竹签上。
消费者花98元买一张朋友圈门票,医院收走2.3倍的血糖波动,乳协收走一句“适量食用”,抗糖丸厂家收走三粒安慰,蒙牛收走2.3亿的未来。
每个人掏出一点,成就十二月最热闹的夜宵街,也成就2023年最后一阵风。
风停了,草原上的锅还会再支起来,可价格、标准、机器、冷链都已经换了主人。
小作坊想活下去,只能把55元降到25元,再降到15元,利润薄成那张0.8毫米的奶皮子,一戳就破。
巨头把成本压到极限,把糖葫芦做成标准化商品,把草原的风味装进零下18度的冷藏袋,最后把“奶皮子”三个字做成商标,谁也抢不走。
下一次扫码抢号前,先低头看看血糖仪,再想想那张0.74元的机器奶皮子,你还愿意花98元去排队吗?
来源:聪明的圆月QeHb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