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巨型LED屏光影交错间,一支机器人乐队流畅演奏葫芦丝,旁边的仿生灵巧手在为观众“把脉问诊”……这不是科幻电影场景,而是龙岗展区正在上演的现实。11月14日,第二十七届高交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龙岗展区以270平方米的“未来方舟”形象亮相15号馆C6展位,
在巨型LED屏光影交错间,一支机器人乐队流畅演奏葫芦丝,旁边的仿生灵巧手在为观众“把脉问诊”……这不是科幻电影场景,而是龙岗展区正在上演的现实。11月14日,第二十七届高交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龙岗展区以270平方米的“未来方舟”形象亮相15号馆C6展位,汇集38家企业单位的93款黑科技产品,向世界展示龙岗作为创新强区的硬核实力。
产业生态:
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构建”
步入高交会龙岗展区,流线型悬浮结构与动态光影共同勾勒出一幅未来图景。这里不再是传统展陈的简单堆砌,而是一个沉浸式科技体验场。龙岗企业艾比森提供的15平方米巨型LED主屏幕如同一扇数字窗口,循环播放着龙岗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观众在此驻足,仿佛能听见这片土地创新脉搏的跳动。
展区内,2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12家“专精特新”企业同台亮相,其中包括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充分展现出龙岗创新矩阵的厚度与韧性。93款黑科技产品宛如一颗颗璀璨明珠,串联起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低空经济、文化创意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完整链条,共同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有机联动的创新生态系统。
“IT+BT+低碳”三大产业集群已从规划走向现实。在“十四五”规划的牵引下,龙岗实施“领跑—赶超—壮大”三路并进策略,构建起立体化的产业格局。电子信息产业以华为、兆驰等龙头企业为引领,产值突破9000亿元,跃居全球第三大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宝龙生物药先导区和深圳国际低碳城的快速推进,则标志着生物医药与绿色低碳正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全国创新百强区第五、2025年1-8月PCT国际专利申请量5836件、预计全年突破7000件,稳居深圳第一。更值得关注的是,龙岗已构建起完整的创新梯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达到3672家,各类创新平台360家。
创新动能:
专精特新“小巨人”撑起大梦想
在展区一角,灵心巧匠公司的“灵心乐府”机器人乐队最受欢迎。这支特殊乐队不仅能熟练演奏多种乐器,其背后更隐藏着令行业瞩目的创新故事。今年4月获得超亿元种子轮融资,创下行业纪录——这家企业的爆发式成长并非偶然。
来自龙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龙岗区共有创新型中小企业260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4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1家,各梯队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市前列。
这背后得益于龙岗区精准的培育体系。为鼓励和帮助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龙岗区在全市率先推出《企业服务行动方案》,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火种计划”,在创新、空间、人才等领域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
核心技术突破成为这些企业的共同特征。华大北斗带来的HD8040双频亚米级芯片,是全球首颗支持北斗三号信号体制的多系统多频基带射频一体化高精度SoC芯片;宏济医疗的一次性使用电子输尿管肾盂内窥镜导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简工智能的3D人脸防盗门锁实现全芯片国产化设计……这些突破彰显了龙岗企业从技术追随者向标准制定者转变的雄心。
创新风向:
AI与鸿蒙生态塑造产业新范式
漫步展区,一个趋势日益明显:AI与鸿蒙生态正成为龙岗企业创新的重要方向。
中软国际展示全系列鸿蒙智联产品,包括雷泽智联网关、智联计算主机等,呈现国产操作系统在工业物联网领域的深度应用。涛伯开源的鸿蒙AI手表支持六大AI模型,让观众现场感受智能穿戴设备的未来形态。
在低空经济领域,自动化巡检平台模拟无人机起降全过程,展示70分钟超长续航和6级强风稳定性能;友铂空天的小型航空涡电发动机实物,则展现了低空飞行器的核心动力技术。
据龙岗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全区已构建全链条科技保险体系,精准赋能AI发展,并通过线上工研院2.0系统打通成果转化通道,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高效对接。
产业空间整备也为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面对工业用地分散的挑战,龙岗区委攻坚18个片区大面积产业空间整备,力争全年形成超3平方公里连片产业空间。“工业上楼”成为重要举措,12个标杆项目中,深圳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招商签约率已超过70%,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达到86%,初步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生态。
据特区建工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采用“低成本开发+高质量建设+准成本提供”模式,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34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与此同时,湾区未来科技园作为深圳市首批AI+药械专业园区,正打造101万㎡产业空间,首批30万㎡已投入使用,展现龙岗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坚定决心。
展区内,参观者依然络绎不绝。艾比森提供的15平方米大屏上,创新影像持续播放。观众驻足凝望,透过这块屏幕,看到的不仅是93款创新产品,更是一个区域通过科技创新重塑产业格局的生动实践。
从“制造”到“智造”,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龙岗区正以科技创新为笔,蘸取产业升级的墨,在高质量发展画卷上描绘出独具特色的创新路径。这片热土上,科技与产业融合的种子已深深扎根,静待参天。
版权声明:龙岗融媒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张祥
编辑:刘芳菲
本文来自【深圳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