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7月,G327连固线费县绕城段改建工程建成通车,G518解放路西段拓宽改造工程全线贯通……纵贯南北,横穿东西,沂蒙老区昔日四崮之塞,如今大道通衢,一项项工程全力推进,一条条公路建成通车,临沂公路弘扬沂蒙精神推进党群同心新实践再上新高度,临沂逐渐迈入“
2025年7月,G327连固线费县绕城段改建工程建成通车,G518解放路西段拓宽改造工程全线贯通……纵贯南北,横穿东西,沂蒙老区昔日四崮之塞,如今大道通衢,一项项工程全力推进,一条条公路建成通车,临沂公路弘扬沂蒙精神推进党群同心新实践再上新高度,临沂逐渐迈入“五纵五横”高速公路网新时代,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加力突破,现代化强市开路先锋作用进一步凸显。
近年来,临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把加快构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临沂建设作为弘扬沂蒙精神、推进“党群同心”创新实践的具体举措,围绕省委要求临沂“在鲁南经济圈发展中当引领、作示范”的定位,对标对表临沂市委“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的奋斗目标,着力“畅通道、密网络、强枢纽”,全力加快公路高质量发展,为临沂现代化强市建设当好开路先锋。临沂先后成为全国公路枢纽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首批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公路事业与沂蒙精神深度融合。坚持党建引领,把传承沂蒙精神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起来,扎实开展“修建沂蒙公路 传承沂蒙精神”主题实践活动。追寻红色记忆、重走沂蒙公路、重温沂蒙精神,一方面邀请当年沂蒙公路的建设者,讲述弘扬沂蒙精神修建沂蒙公路的经典故事,典范引路、再建新功;同时开展“厚植爱国情怀,传承红色精神”活动,集中观看《沂蒙六姐妹》、《大突围》等爱国影片,组织干部职工到沂蒙精神纪念馆等,追寻红色记忆,重温那段血与火的革命岁月,回顾党领导沂蒙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深切感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另一方面组织干部职工到沂蒙公路施工现场,感受新时代沂蒙公路人传承沂蒙精神、加快公路建设的干劲和热情。以“弘扬沂蒙精神 建设沂蒙铁军”为主线,全力打造“党建引领 路畅人和”党建品牌,把支部建在项目一线,让党旗在一线飘扬,通过开展“工地党旗红”等创建活动,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弘扬沂蒙精神与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同频共振”。截至目前,全市国省道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2572.1公里;京沪、长深、新台、日兰、青兰、岚菏、临临等7条高速公路,闭环绕城、内联县区、通达全国;8条国道、11条省道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形成了“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普通干线公路网。
沂蒙精神,筑路有魂。作为贯穿沂蒙山腹地的南北大通道,沂蒙公路全长155公里,纵贯蒙阴、费县、兰陵三个县。工程之浩大艰巨,实为公路建设史上所罕见,沂蒙公路的修建是弘扬沂蒙精神推进党群同心新实践的生动典范。沂蒙公路修建过程中,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沂蒙人民舍小家顾大家,出工出力,让出了良田,主动拆迁。蒙阴县村民孙孝伦说:“抗日战争、自卫(解放)战争,咱都去干,咱为了啥呢?为了就是建设好祖国。现在公路建到这里,咱无私支持。”当年修路过程中,要占用他的桃园,他二话没说,连夜砍了自家70棵桃树,没要一分钱补偿。正是沂蒙人民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行为,加快了沂蒙公路的建设速度,沂蒙公路提前2年建成通车。如今,沂蒙公路蒙阴段实施大修,需要穿越著名的桃乡——桃墟镇,夏季正是蜜桃销售的高峰期,为了实现既能保障施工,又不影响群众蜜桃外销,公路建设者为沿线果品合作社和收购点发放了100余个临时通行证,同时还修建施工便道80余处,尽量为运桃车辆开辟新的运桃出路。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公路中心坚持党建引领,成立项目建设专班,联合县公路中心,施工、监理单位组建了临时党支部,将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工地上。坚持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确保工程关键岗位有党员领着、关键工序有党员盯着、关键环节有党员把着,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变的是技术的革新,不变的是沂蒙精神的传承。30多年前的沂蒙山区,修路还没有大型机械,村民们就用人海战术,建设高峰期的时候,一天就有10万人次同时上阵。30多年后,在沂蒙公路的路面上,挖掘机、摊铺机、压路机轮番上阵,更多的“技术创新”取代了“原始工艺”,更先进的“机械化施工”取代了“人海战术”。进入新时达,该中心坚持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公路数字化建设,应用物联网、云存储、无线传输等技术智能化管理项目,实现了工程建设从材料生产、试验检测到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等全过程数字化控制,建立了工程建设各环节互联协同、智能生产,做到数据永久保存,实现了质量可追溯,为后期的运营、养护、缺陷调查等提供数据支持及决策依据。2024年11月19日至20日,全省普通国省道公路重点建设项目“品质工程”现场交流活动在临沂举行,推广G518日定线临沂日照界至长深高速公路东互通立交段改建工程数字化公路建设的经验与做法。2025年4月, 国家公路现代养护工程试点项目——G233克黄线沂水沂南县段科学养护工程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 。
弘扬沂蒙精神,推进党群同心新实践的核心,是干部群众自觉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要求变成高效的行动与执行力。位于沂蒙公路上的蒙阴县野店公路站是临沂海拔最高、最偏远的公路站,这里山路十八弯,没有一段超过2公里长度的直路。野店公路站所养护的路段坡陡弯多,是整个路段中最难养护的一段,公路职工季立刚在这里守护了30多年,他和同事崔西奎每天都要开着皮卡车,沿两条省道走一趟,来回110多公里。他们夏排积水、冬排积雪,闲时修补破损路面,认真做好道路日常保洁、维修保养、应急抢险等工作,精心养护着沂蒙公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新的典型。在推进公路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公路干部职工扛牢现代化强市建设的重任,与党委、政府同心同向,立足本职岗位,发光发热,涌现出了许多弘扬沂蒙精神的先进代表——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个人赵国武,全国最美公路人、山东好人刘锋,感动交通年度人物张乐新、临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蒙阴中心野店公路站,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山东交通工匠、临沂好人张超等,在他们的示范引领下,全体沂蒙公路人立足岗位,弘扬沂蒙精神推进党群同心新实践,确保了全市国省道干线公路的安全畅通。
讲好沂蒙公路故事,传承弘扬红色精神。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加强对沂蒙精神的研究与宣传,建成了全省首个沂蒙精神公路传承展,丰富了沂蒙公路发展史,深度探究了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成为弘扬沂蒙精神的特色阵地。目前,接待研学1600余人次。组建“沂蒙红幸福路”宣讲队,积极开展弘扬沂蒙精神主题宣讲活动,举办“讲故事、学理论”宣讲比赛,沉浸式讲述新时代沂蒙公路故事,让沂蒙精神走进机关、走进工地、走进社区,帮助群众更好地了解沂蒙精神,增强对沂蒙精神的现实认知和情感认同。创新沂蒙精神弘扬方式,以沂蒙公路为创作主线,融新闻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推出《沂蒙精神 筑路有魂》、《远征》等视频和文艺作品,生动展现诠释沂蒙精神,激发群众情感共鸣。做好弘扬沂蒙精神的宣传推介,《大修沂蒙公路 赓续沂蒙精神》、《让党员示范路创建活动成为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的新航标》等稿件在中央、省、市主要媒体连续刊播,为弘扬沂蒙精神贡献积极的公路力量。
统筹推进红色沂蒙主题廊道建设,将红色教育深度融入公路文化之中,打造“永远跟党走”、“亲情沂蒙”精品旅游线路,在国省道干线公路重要节点和公路驿站等设置弘扬沂蒙精神公益广告,在沂蒙公路建成纪念碑处建设沂蒙精神室外党建小广场,让群众行驶在国省道干线公路上重温红色经典,感受沂蒙精神魅力。S229沂水段被评为2024年度全国交通与旅游融合创新项目,G205郯城段被评为“2025年度全国美丽公路”。
设施联通把天堑变通途。临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在沂蒙精神滋养下抓发展、干事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持续推进公路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从坑洼不平的土路,到“畅安舒美”的公路,从一条沂蒙公路,到构建“五纵五横”高速公路网和“十纵十横”普通国省道网,临沂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为加快建设实力强劲、活力迸发、开放包容、人文底蕴厚重、宜居宜业的省区域副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百姓因路而富。公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农产品运输难、出售难的问题,增加了沿线群众收入,提高了群众幸福感。如今的沂蒙大地上,有更多的乡村因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而受益,蒙阴蜜桃、孙祖小米、临沭柳编等持续走红,蒙阴百泉峪、临沭朱村等一批乡村实现了企业、村集体、村民共赢。蒙阴多处村落三面环山,八成农民以种桃为生。过去由于路窄石头多,桃子常常被颠坏而卖不上好价钱。如今,依托便捷的公路交通和特有的果品资源,沂蒙公路沿线已经化身蝶变为一条特色精品农业经济产业带。蒙阴蜜桃年产量稳定在10亿公斤以上,蜜桃全产业链产值达108亿元,居全国县级首位。家住沂蒙公路旁的牛庆花,是蒙阴县野店镇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依靠沂蒙公路建设带来的便利交通条件,成立晏婴故里果品专业合作社,借助电商平台,带领乡亲们闯出了一条致富新路。据不完全统计,牛庆花已带动上百户村民致富。
临沂因路而美。“喝上一碗红嫂鸡汤、唱一首沂蒙颂、讲一个红色故事”,沿着公路游临沂,“美路+美景+美宿”。通过路域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公路建设、路地联动等一系列加快公路文旅深度融合新举措的实施,重点突出红色传承和乡村振兴,擦亮临沂公路红色底色,路畅景美全面赋能临沂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红色沂蒙 时尚临沂”品牌效益凸显,农家乐、采摘园、民宿等路衍经济迅速崛起。2025年的“五一”假期,临沂火爆出圈。从蒙山云海到沂河夜景,从红色热土到国潮古城,这座“宝藏城市”用数据,刷新了大家对临沂的认知。火车票秒空、景区限流、高速车流不断,一间糁馆一天卖出6000多碗,一家炒鸡店一天排到600号……蒙山龟蒙、云蒙景区假期首日便启动限流,天蒙景区两天接待游客4万多人,停车场秒变“车海”。
商贸因路而兴。人畅其行,货畅其流。通过高速公路扩容加密、国省道干线公路提档升级、智慧公路赋能提质等,临沂实现了从“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外货不入、土货不出”的革命老区到如今万商云集的“物流之都”的成功蝶变。30多年里,临沂物流由最初城乡客运专线载货,发展到如今拥有物流园区43处、配载线路近3000条,覆盖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通达全国所有港口和口岸,形成了“南有义乌、北有临沂”格局。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