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十三个朝代曾在西安建都,分别是多少年,您了解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7 17:37 1

摘要:看到这个题目,不知道您首先会想到哪个朝代,可能大家熟悉的就是西汉、隋、唐这些大一统且知名度比较高的朝代了,但是既然是十三朝古都,那么在西安定都的朝代必然是真真切切的十三个王朝,您都知道是哪个吗?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看到这个题目,不知道您首先会想到哪个朝代,可能大家熟悉的就是西汉、隋、唐这些大一统且知名度比较高的朝代了,但是既然是十三朝古都,那么在西安定都的朝代必然是真真切切的十三个王朝,您都知道是哪个吗?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周武王在公元前1046年灭亡商朝后建立西周,定都镐京(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镐京作为西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公元前1046年持续到公元前771年,共计275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获胜后,定都镐京,实行分封制,将王室成员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周公旦在周成王时期摄政,平定以管叔、蔡叔为首的三监之乱,稳定政权,并制礼作乐,确立宗法制度和礼仪规范。西周中期,周康王和周昭王时期,国家疆域扩大,与周边民族有交流,镐京成为诸侯朝贡和行政枢纽。周穆王曾西征,传说远达西域。

周武王

晚期,周厉王暴政引发国人暴动,周宣王中兴短暂恢复国力,但周幽王时因宠爱褒姒、烽火戏诸侯等事件,导致诸侯离心。公元前771年,犬戎部落入侵,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周平王在晋、郑等诸侯拥护下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建立东周,镐京作为都城的历史就此结束。

2、秦朝

说西安市秦朝的都城有点牵强,秦朝与西安的联系的确非常密切,但是秦朝的都城其实并不在西安。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当时孝公采纳商鞅建议,将秦国都城从栎阳迁至咸阳(今西安市区西北部)。咸阳作为秦国都城共经历七代君主,持续144年,直至秦朝灭亡。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全国为36郡,设立内史,掌治京畿各县,今西安市辖域均属其管辖。所以西安也就是秦朝的都城了。

3、西汉

西安(古称长安)作为西汉都城始于公元前202年。该年刘邦在垓下之战击败项羽后,采纳娄敬和张良的建议,定都关中,在秦朝兴乐宫基础上修建长乐宫,并营建新都长安城。长安作为西汉都城历时210年,直至公元8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定都后萧何主持修建未央宫、武库等设施,汉惠帝时期修筑长安城墙。文景时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长安成为全国经济中心。汉武帝时期扩建上林苑,开凿昆明池,派遣张骞从长安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汉宣帝时期设立西域都护府,长安成为国际交往枢纽。元帝成帝时期未央宫渐趋奢华,哀帝平帝时期外戚专权。公元8年王莽接受禅让称帝,改国号新,西汉灭亡。

刘邦

4、新

公元8年,王莽接受汉孺子刘婴禅让,建立新朝,宣布"改制复古",定都常安(即长安城),对都城布局进行符合周礼的调整,如明堂、辟雍等礼制建筑。新朝以长安为都城共15年,至公元23年终结。期间王莽推行多项改革:实行王田制、禁止奴婢买卖、频繁更改币制,导致经济混乱。天凤年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地皇四年(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未央宫渐台被杀,新朝灭亡。更始帝刘玄入主长安后,短暂延续其都城职能至25年赤眉军攻陷城池。新朝虽短,但长安城的礼制建筑体系对后世都城规划产生影响。

5、东汉

西安(古称长安)在东汉时期成为都城始于公元190年。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时定都洛阳,长安不再是政治中心。东汉末年,权臣董卓控制朝廷,废少帝刘辩,立刘协为汉献帝。为避开袁绍等关东联军的威胁,董卓于公元190年强行将都城从洛阳迁至长安。迁都过程中,董卓焚烧洛阳宫室,强迫百官和百姓西迁,导致大量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长安作为东汉的实际都城从190年持续到196年,共计6年。在此期间,汉献帝在长安即位,但实权由董卓把持。192年,司徒王允与吕布合谋刺杀董卓,但随后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控制朝廷。195年,李傕、郭汜内讧,汉献帝在董承等人护卫下东归洛阳,途中历经艰险。196年,曹操率军迎汉献帝至许昌,改许昌为都城,长安作为东汉都城的时期就此结束。

汉献帝刘协

6、西晋

西安(时称长安)作为西晋都城始于公元313年。西晋于265年由司马炎建立时定都洛阳,311年匈奴攻陷洛阳后,晋怀帝被俘。313年晋愍帝司马邺在长安即位,延续国祚。长安作为西晋都城实际仅存4年,至316年结束。期间关中地区屡遭战乱,饥荒蔓延,朝廷势力衰微。316年八月,汉赵军队围攻长安,晋愍帝因粮尽援绝,于十一月乘羊车出降,西晋正式灭亡。此后长安先后成为前赵、前秦等十六国政权的都城,直至北魏统一北方。西晋在长安建都时间虽短,但标志着中原政权在北方战乱中的最后一次坚守。

7、前赵

西安(时称长安)作为前赵都城始于公元318年。前赵由匈奴贵族刘曜建立,其前身为汉赵政权。汉赵皇帝刘聪死后国内大乱,刘曜于318年平定靳准之乱后即位,迁都长安并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长安作为前赵都城共11年,至329年灭亡。期间刘曜修缮宫室、设立太学,与关陇豪族合作巩固统治。328年后赵石勒派石虎进攻洛阳,刘曜亲征救援时因醉酒兵败被俘。329年前赵残余势力在长安拥立刘熙抵抗,后赵军攻破长安,前赵灭亡。此后长安成为后赵重要军事重镇。前赵虽短暂,但开启了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定都长安的先例。

刘曜

西安(时称长安)作为前秦都城始于公元351年。氐族首领苻健在占据关中后,于当年正月在长安即天王位,国号大秦(史称前秦)。长安作为前秦都城共持续34年,至385年基本失去都城功能。苻健时期修建宫室、整顿吏治,其侄苻生继位后暴虐统治。357年苻坚通过政变即位,重用王猛推行改革,实现关中地区安定发展。370年起先后灭前燕、前凉等割据政权,376年统一北方。383年苻坚发动淝水之战失利,导致境内各族反叛。384年慕容垂建立后燕,姚苌叛变建立后秦。385年西燕慕容冲攻破长安,苻坚出逃后被姚苌缢杀。苻丕在晋阳继位,长安被后秦占领,前秦名存实亡。394年苻登在马毛山兵败,前秦彻底灭亡。前秦定都长安期间达到十六国时期北方最大疆域,其汉化政策促进民族融合。

苻坚

西安(时称长安)作为后秦都城始于公元386年。羌族首领姚苌在淝水之战后起兵,于385年擒杀前秦苻坚,次年正月在长安即皇帝位,国号大秦(史称后秦)。长安作为后秦都城共34年,至417年灭亡。姚苌定都后修缮宫室、设立太学,其子姚兴继位后推行儒术,邀请鸠摩罗什翻译佛经,长安成为北方文化中心。后秦鼎盛时控制关中、河南部分地区,与北魏、东晋形成对峙。416年姚兴病逝后内部纷争,东晋刘裕乘机北伐。417年晋将王镇恶率水军攻入长安,后秦末帝姚泓出降,后秦灭亡。长安随后被东晋控制,但次年即因刘裕南返被大夏占领。后秦统治时期长安佛教文化繁荣,鸠摩罗什在逍遥园译出《金刚经》等经典,对南北朝佛教发展影响深远。

姚苌

西安(时称长安)作为西魏都城始于公元535年。北魏孝武帝元修因权臣高欢专权,西逃至长安投靠宇文泰。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东魏),宇文泰于535年拥立元宝炬在长安即位,史称西魏。长安作为西魏都城共22年,至557年灭亡。宇文泰实际掌权期间推行府兵制、颁布六条诏书,任用苏绰改革官制。西魏与东魏多次交战,537年潼关之战、沙苑之战取胜后巩固关中根据地。548年趁侯景之乱夺取梁朝部分领土。556年宇文泰去世,其侄宇文护执政。557年迫使魏恭帝元廓禅让于宇文觉,建立北周,西魏灭亡。长安在此期间成为关陇军事集团的核心基地,其创建的府兵制为北周统一北方奠定基础。西魏虽短暂,但形成的关陇本位政策影响隋唐政治格局。

宇文泰

西安(时称长安)作为北周都城始于公元557年。当年,西魏权臣宇文护拥立宇文觉在长安即位,接受西魏恭帝元廓禅让,建立北周政权。北周以长安为都城共持续24年,直至581年灭亡。宇文觉即位后,实权由宇文掌握,不久宇文觉被废杀。宇文护改立宇文毓为帝,宇文毓在位期间试图亲政,但被宇文毒杀。之后宇文邕即位,即北周武帝,他韬光养晦,最终诛杀宇文护,亲自掌权。武帝推行改革,实施灭佛政策以增加财政收入,并加强军事,于577年攻灭北齐,统一北方。武帝死后,其子宇文赟继位,即北周宣帝,他荒淫无度,传位幼子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580年宣帝死,静帝宇文阐幼年即位,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杨坚逼迫静帝禅让,建立隋朝,北周灭亡。

宇文邕影视形象

西安(时称大兴城)作为隋朝都城始于公元581年。北周静帝禅让后,杨坚即位建立隋朝,定都长安,但嫌汉长安城破旧,命宇文恺在东南方龙首原新建大兴城。隋朝以大兴城为都城共37年,至618年灭亡。文帝时期推行三省六部制,创立科举制度,修建广通渠解决漕运。604年杨广继位后,迁都洛阳,但大兴城仍为京师之一。炀帝过度役使民力,修建大运河、远征高句丽,导致611年王薄起义,天下大乱。617年李渊太原起兵,攻入大兴城立杨侑为恭帝。618年炀帝在江都被杀,李渊迫使恭帝禅让,建立唐朝,改大兴城为长安,隋朝灭亡。

隋文帝杨坚

西安(时称长安)作为唐朝都城始于公元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后攻占大兴城,废隋恭帝自立,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长安作为唐朝都城持续286年,至904年实际结束都城功能。唐太宗时期扩建宫室,修葺外郭城,形成宫城、皇城、外郭三重格局。高宗年间修建大明宫,武则天时期改称西京。玄宗开元年间达到鼎盛,人口百万,设东西两市,成为国际性都市,日本、新罗遣唐使频繁往来。755年安史之乱后地位有所下降,但仍是政治中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883年收复后进行了部分重建。904年朱温胁迫昭宗迁都洛阳,拆毁长安宫室木料顺渭河东运,居民被迫迁徙。907年唐朝灭亡后,长安仍作为后梁、后唐的西部重镇,但再无都城地位。唐朝长安城面积达84平方公里,实行里坊制,朱雀大街宽达150米,其城市规划对日本平城京、平安京产生深远影响。

李渊

小结: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跨越三千余年历史长河,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兴衰更替:西周定都镐京开创礼乐制度,秦朝咸阳奠定统一基业,西汉长安成为丝绸之路起点;新朝尝试复古改制,东汉西晋延续汉室余晖;十六国时期前赵、前秦、后秦展现民族融合;西魏北周推行府兵制强化军事,隋朝大兴城创立科举、革新规划;唐朝长安达鼎盛,成为百万人口国际都市,文化辐射东亚。这些王朝在此演绎了政治革新、经济繁荣与文化交融的史诗,共同塑造了西安作为中国古代政治中枢、经济枢纽与文化熔炉的独特地位,其建都史浓缩了半部中华文明发展史,对后世制度、艺术与城市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来源:小罗音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