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刚结束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对AI产业现状进行了描绘:“正在跨越一个全新临界点”,从“智能涌现”走向“效果涌现”。
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
当下,或许就是新一次生产力革命的“前夜”。
刚刚结束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对AI产业现状进行了描绘:“正在跨越一个全新临界点”,从“智能涌现”走向“效果涌现”。
所谓“效果涌现”,我的理解,就是AI将不止停留在宣传视频里,停留在PPT上,而是真正出现在你我他的身边,且真正提高生产效率。
怎么才算是“效果涌现”?
微观层面看,得有具体的产品。这次大会专门为小度准备了一个分论坛。分论坛上百度发布了多款产品,其中就包括最近大火的智能眼镜。
今年百度世界大会的一个特点,就是集中发布各类“拿着就能用”的产品。不少分析认为,这是在凸显AI行业“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场”的深度转型。
宏观层面看,李彦宏给出了一个新预判:过去AI产业为“正金字塔”结构,即芯片占据绝大部分价值,模型与应用效益递减;将变为“倒金字塔”结构,模型价值达芯片的10倍,应用价值更是芯片的100倍。
他认为,这种应用层面占主导的新结构,将让AI产业发展变得更可持续。
把视野再拉开一些,不管是百度世界大会上的新发布,还是阿里最近启动的千问项目,都体现了一个行业新共识:应用、应用、还是应用。
一个可喜的成绩是,中国的优质应用,正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积极影响:慧播星数字人技术率先落地巴西,约20%数字人主播订单生成效率超越真人,后续将进军东南亚、美国市场并对接Shopee等跨境平台;海外版AI办公平台Oreate上线不久用户超120万;无代码工具海外版MeDo登顶Product Hunt全球榜单。
我们的AI技术,正在同步得到海外市场认可。
不过也不要过于乐观,现在开始庆祝还为时过早。为什么现在还只能叫作“前夜”?
就以当下最火热的AI眼镜为例,各个大厂都在猛攻,最近新上市的产品层出不穷,但你仔细想想看:你的身边究竟有几个人戴着AI眼镜?
产品做出来了,市场接受并真正广泛使用了,“前夜”也就结束了。这个节点到来的一个标志是:智能不再是成本,而是真真正正的生产力。
希望在国内优秀大厂的努力下,“前夜”结束,日出“东方”。
来源:川观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