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11 月 17 日,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抵达中国访问,预计将与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等人举行会谈。此次访问正值中日关系因日本首相涉台言论陷入紧张之际,金井正彰此行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就高市早苗近日的争议发言向中方作出说明。
2025 年 11 月 17 日,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抵达中国访问,预计将与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等人举行会谈。此次访问正值中日关系因日本首相涉台言论陷入紧张之际,金井正彰此行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就高市早苗近日的争议发言向中方作出说明。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披露,金井正彰将在会谈中强调,高市早苗近日关于台湾问题的发言 "并未改变日方一贯立场",同时将向中方传达日本政府 "即便双方存在立场分歧,也应避免影响人员交流" 的态度。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日本政府试图缓和局势的信号,显示其不希望争议言论进一步冲击中日关系的整体框架。
此次争议源于 11 月 7 日高市早苗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当被问及 "台湾有事" 是否属于安全保障相关法规定中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 "存亡危机事态" 时,高市早苗明确表示,"如果涉及武力行使,我认为这可能属于 ' 存亡危机事态 ' 的情形"。这一言论被普遍解读为暗示日本可能武力介入台海问题,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随即引发中方强烈反对。11 月 13 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已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就此事提出严正交涉。
值得注意的是,高市早苗的言论不仅引发中方抗议,在日本国内也遭到多方质疑与批评。日本前首相石破茂直言,该言论 "近乎于在说 '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而历届政府从未对 "存亡危机事态" 作出如此具体的限定。另一位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则在社交平台发文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日本绝不应插手",并质疑高市早苗的发言意在 "煽动危机,为增强军事力量找借口"。
日本主流媒体也对这一言论提出尖锐批评。《东京新闻》发表社评称,高市早苗的言论 "极度轻率、草率,无异于表明日本不惜与中国开战",凸显出日本安保法案中 "存亡危机事态" 定义模糊可能带来的风险。《京都新闻》则强调,作为现任首相,其发言分量远超普通政客,在未明确说明 "日本存亡为何会受威胁" 的情况下作出此类表态,可能 "降低行使集体自卫权的门槛,加剧地区紧张局势"。日本社会民主党更在官方网站发文直指,高市早苗正推行 "追随美国、强化扩军的路线",其言论可能危及战后 80 年来日中两国的和平发展局面。
中国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员吕耀东分析指出,高市早苗的言论并非偶然,而是日本长期以来为介入台湾问题进行立法准备的延续。自 2015 年 "存亡危机事态" 概念确立以来,日本政府不断通过模糊定义、扩大解释等方式,为其武力介入台海寻找法律借口,实质是 "借台湾问题以美遏华"。名古屋外国语大学名誉教授川村范行则警示,这一言论等同于向中国 "预告" 战争,可能导致两国兵戎相见的严重后果。
龙谷大学教授松岛泰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高市早苗的言论触及了中国核心利益,中方不可能视而不见。他呼吁高市早苗撤回错误言论并道歉,否则将对日本社会造成 "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目前,中日双方均未透露此次会谈的具体议程细节,但外界普遍关注中方将如何回应日方的说明,以及双方能否就管控分歧、避免局势升级达成共识。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中日关系的稳定不仅关乎两国利益,更对地区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此次金井正彰访华能否有效缓和紧张局势,仍有待会谈结果进一步观察。
来源:阿广说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