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孝天站在阳江体育馆后台,看着工作人员把票价牌一张张撕下,690、480、290全划掉,改成“免费入场”。
690块的票,开场前白送都没人排队。
朱孝天站在阳江体育馆后台,看着工作人员把票价牌一张张撕下,690、480、290全划掉,改成“免费入场”。
那一刻,他比谁都清楚,F4的光环终于照不到自己了。
三天前,售票链接上线,一周过去,高价档卖出不到十张。
主办方把海报从商场一楼挂到地下停车场,依旧没人抬头。
小城年轻人刷手机,滑到这条演出信息,手指一秒划走,还不如外卖红包有吸引力。
开场前48小时,老板拍板:别撑了,开门放人。
于是,门口摆出长桌,一摞票随便拿。
路人顺手领一张,边走边问,朱孝天是唱歌的还是卖火锅的。
那晚七点半,馆内灯亮,座位只坐满前三排。
后排空出的塑料椅一排排反光,像镜子,照得台上的人无处躲。
朱孝天唱了九首歌,第六首副歌破音,他停下来清嗓,对观众笑,说太久没练。
台下有人鼓掌,声音稀稀落落,更多人在低头拍视频,准备发短视频配文:白来的演唱会,不看白不看。
散场后,他开直播,嗓子沙哑,说准备太仓促,作品不够,不怪大家不来。
弹幕飘过一句:哥,我们长大了,你也得往前走啊。
他盯着那句话看了很久,没回。
F4最红那几年,演唱会门票黄牛翻五倍,女生在场馆外哭,只求一眼。
现在轮到他在直播间自嘲:原来免费也会有人嫌远。
不是阳江人不爱看演出,去年隔壁老狼来,票价三百,秒空。
区别是,老狼有《同桌的你》,朱孝天只有《流星雨》的回忆,而回忆不能反复卖钱。
娱乐圈节奏快,三个月没消息,算法就把你沉底。
朱孝天过去十年主攻综艺和开店,音乐停在2007。
粉丝长大,钱包鼓了,却找不到为他买单的理由。
有人把现场视频剪成段子,配文:前偶像破音现场,笑不活了。
播放量半天破百万。
点赞最高评论:原来青春也会跑调。
他没删视频,反而转发,说能逗大家也算值。
看似洒脱,其实慌得很。
直播里他反复问:我还要唱吗?
没人能替他答。
行业人透露,主办方原本想靠F4情怀吃一波红利,结果算错账。
情怀不是万能钥匙,更像一次性雨衣,下场雨就烂身上。
同样单飞,言承旭靠偶像剧刷脸,吴建豪混潮流圈,周渝民拿影帝。
朱孝天停在原地,身材发福,作品断档,只剩“西门总一郎”的旧滤镜。
小城演出成本低,才敢赌。
若换成都、杭州,空一半座位就上热搜,品牌方连夜撤合作。
阳江小,没人盯,但伤害一样真实。
观众进场不为听歌,为打卡。
朋友圈发一张空座图,配文:看演唱会包场。
点赞比台上的人唱得还热闹。
演出结束,工作人员把剩余荧光棒塞进纸箱,堆到仓库角落。
那箱子要很久才会被想起,就像台上的人。
朱孝天下台后没走,坐在观众席最后一排,灯全灭,他发了一张全黑照片,写:我看见了空椅,也看见了自己。
有人劝他转型做美食,他确实开过面馆,倒闭。
拍短剧,播放平平。
娱乐圈外的人以为明星遍地黄金,其实台阶一踩空,比素人摔得更狠。
粉丝经济时代,数据就是氧气。
三个月没新图,五个月没舞台,算法自动判定“过气”,连推送都懒得给。
他也想发新歌,预算先卡死。
制作、宣传、上架,七位数起步。
投资人问:能保证回本吗?
他沉默,对方拍拍肩,改投网红。
当晚直播,有人刷礼物,价值人民币两块钱。
他鞠躬说谢谢,腰弯得很低。
那一躬,比任何舞台灯都烫。
故事传开,圈内朋友私下拉群,给他介绍小型Livehouse,票价百元,站票,能卖三百人就赢。
他犹豫,怕连三百都坐不满。
有人把这场失败写成案例:情怀牌怎么打才安全。
结论残酷——至少要有三首以上大众会唱的新歌,不然别开口。
朱孝天看见这篇,点赞,留言:在写了,别催。
其实他没写,他先报了健身私教,想先把上镜状态找回来。
粉丝群里,管理员发公告:哥哥需要安静,别到处吵。
潜台词是,吵也没用,数据不会说谎。
再过三个月,他生日,微博自动发提醒,评论比往年少一半。
他晒了碗长寿面,说愿望是开一场不免费的演唱会。
底下有人回:先出歌吧,票钱我出。一句话,让他眼眶红到深夜。
娱乐圈像电梯,上行时站着就能往上,一旦停下,门打开,你得自己爬楼。
朱孝天现在爬的是地下一层,出口还远。
空椅照片他设成手机壁纸,每天滑开就能看见。
那排蓝色塑料椅提醒他:回忆养不活未来,作品才给饭吃。
明天会不会变好,没人保证。
今晚他先练歌,从音阶开始,一个音一个音往上爬,像给电梯接备用电。
别等青春散场才练声,再不开口,下一个免费都没人要。
来源:幸运山丘6W55h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