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三点,朋友圈还在刷“特鲁姆普稳了”,结果一觉醒来,塞尔比已经9-5把世界第一摁在悬崖边,再丢一局,冠中冠就改名“塞尔比杯”——这落差,比双十一尾款人第二天看账单还刺激。
凌晨三点,朋友圈还在刷“特鲁姆普稳了”,结果一觉醒来,塞尔比已经9-5把世界第一摁在悬崖边,再丢一局,冠中冠就改名“塞尔比杯”——这落差,比双十一尾款人第二天看账单还刺激。
谁也没想到,剧本从第二阶段开始直接撕了。
第一阶段特鲁姆普3-1领先时,弹幕全是“小特提速了”“塞尔比磨不过三局”,结果老塞一口气连赢四局,5-4反超,把观众刚热起来的咖啡直接放成冰美式。
更狠的是第二阶段,塞尔比没给任何缓冲,第11局黄球失误、第12局长台不进,特鲁姆普手还没洗热,比分已经8-5。
第13局那杆138分清台,红球堆像被精确导航,一颗不剩,现场收音里只剩皮头撞球的脆响,听得人后背发凉。
最后一局超分那一刻,导播把镜头切到观众席,有个穿特鲁姆普球衣的小哥把围巾直接盖脸上,像极了月底看基金绿到发黑的自己。
很多人印象里,塞尔比=“磨”,特鲁姆普=“飙”,可数据一扒,完全反直觉。
WST官网统计,第二阶段四局零封,平均出杆时间23.1秒,比小特还快2秒——磨王突然改跑轰,谁遭得住?
反过来,特鲁姆普的长台成功率掉到38%,平时一杆能解决的球,今天偏要两杆,手感像手机信号进了电梯,一格一格往下掉。
更扎心的是,冠中冠过去五年,小特四次进决赛只拿了一次,胜率20%,比大学生期末突击及格率还低。
一旦今晚再翻车,冠军荒就延续到整整一年,世界第一的宝座看着稳,其实坐垫早被烧得发烫。
有人纳闷,塞尔比不是刚在世锦赛输得怀疑人生吗,怎么转眼又生龙活虎?
答案简单:冠军奖金15万英镑,够他在莱斯特给老婆换辆新车,还能顺便给闺女报三年私校,动力直接拉满。
再说,他缺的就剩冠中冠,大满贯拼图最后一块,比双十一集卡还让人上头。
心理层面,塞尔比的大赛决赛胜率是可怕的73%,换句话说,只要让他嗅到血腥味,基本就宣告猎物下班。
今晚他10-0也好,10-9也罢,只要再赢一局,赛后采访大概率还是那句“我从没想过输”,听得对手耳朵起茧,却一点办法没有。
悬崖边的特鲁姆普也不是没机会,只是难度堪比连追五集电视剧还不被剧透。
历史上有过连扳五局的神迹吗?有,2012年英锦赛,塞尔比自己就是受害者,当时他被罗伯逊9-5领先,结果9-10被反杀。
所以老塞比谁都清楚,5局在斯诺克里就是“两杯咖啡的距离”,一口闷了就能翻盘。
今晚他能做的,首先是把长台手感找回来,其次别让塞尔比再坐到椅子上——只要磨王起身去洗手间,节奏就断了。
当然,对观众来说,最香剧本是打到决胜局,最后一颗黑球翻袋,谁进谁封神,流量直接拉爆热搜。
说到底,这场球把竞技体育的残酷摆到台面上:
不是你状态差,是对面状态更好;
不是你世界第一,就能一直当主角;
更不是弹幕奶谁,谁就能赢球。
塞尔比用四局零封告诉所有人,35岁也能提速,防守也能杀人;
特鲁姆普用连续失误提醒看客,进攻再华丽,打不进就是白搭。
今晚第三阶段,无论结果是老塞封神还是小特逆天,观众已经先赚——免费看了一场人生过山车,还顺手学会一个道理:
领先别嘚瑟,落后也别关机,生活指不定就在下一局给你来个138分清台。
来源:洒脱旭日ThS69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