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分13板4助攻首秀刚打完24小时,杨瀚森第二战直接对上南湾湖人,再不开电视就错过他最后一次免费直播。
8分13板4助攻首秀刚打完24小时,杨瀚森第二战直接对上南湾湖人,再不开电视就错过他最后一次免费直播。
很多人把发展联盟当桶,觉得只有打不上NBA的人才去混口饭。
真实情况是,这里节奏比CBA快三档,身体对抗不输正赛,一场球就能让球探笔记写满两页。
杨瀚森第一场打完,开拓者内部报告已经递到总经理桌上,重点只有一句:他比同龄人更会在高速里做选择。
那场球混音队输了,可教练组把最后一攻的战术板交到他手里,让他决定是硬上还是分底角。
他选了后者,球进,时间走完,全队回更衣室没人抱怨数据,都在讨论这个18岁中锋为什么敢在关键时刻相信队友。
这种信任感,才是他真正的通行证。
问题也摆在台面。
三次篮下空位没放进,手活明显紧;三分两次大空位打铁,对方直接缩回禁区;第四节最后四分钟他弯腰扶膝,体能红灯亮起。
发展联盟不会给你调整十场,下一场对手看完录像就会放他两步,逼他投,逼他跑,逼他在疲惫里做选择。
南湾湖人就是第一个磨刀石。
他们今年换了四个助教,全是湖人季后赛录像分析师出身,最擅长针对单一强点做陷阱。
上一场他们包夹点燃队的小后卫,逼得对方全场出现9次失误,转头就是反击三分。
杨瀚森只要拿球在肘区停两秒,侧翼立刻夹上来,出球慢一拍就是一次失误统计。
更麻烦的是对位。
南湾首发中锋去年在土耳其联赛场均18分,移动速度比杨瀚森快0.3秒,弹速快半拍。
对方不怕背打,就怕你面筐突破,而杨瀚森现在面筐只有一招抛投,还没练出连贯的二次启动。
只要第一下没过干净,对方就能用身体把他顶出禁区,逼迫他用疲惫的手臂完成终结。
有人问他能不能回CBA继续练。
答案是可以,但代价是放弃实时反馈。
CBA一场球对手可能研究你三天,发展联盟研究你三小时,下半场就改策略。
这种高压迭代,正是开拓者把他送过来的原因。
球队不想等他到22岁再决定能不能要,他们要在半年内看清他能不能在NBA节奏里存活。
直播免费不是福利,是试验的一部分。
平台需要流量,球队需要曝光,杨瀚森需要被看见。
每一次传球、每一次补防、每一次喘粗气,都会被剪成片段发到球探群里。
好球坏球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镜头里展现的调整速度。
教练组最想看的是,他投丢第一个三分后,第二个还敢不敢出手,出手动作有没有变形。
体能问题也有解法。
混音队训练师给他开了特殊计划:比赛日清晨六点加练折返跑,每组结束前必须命中五记罚球,否则重来。
三天下来,他罚球命中率从62%涨到78%,大腿乳酸阈值提高4%。
数字不大,却足以让他在第四节还有力气做动作。
发展联盟不相信潜力,只相信你能把潜力变成哪组可量化的数字。
球迷最该盯的不是比分,而是他什么时候学会骗跳。
第一场他每次假动作都做满,对手不吃晃,自己反而失去重心。
南湾湖人平均身高矮,靠补防弥补,只要他能点起第一人,篮下就会空出半条通道。
这一招练出来,他场均能多两次无人干扰的放篮,数据立刻涨到12+10,报告就会写上:具备NBA级别决策执行力。
17号上午9点,快手和腾讯体育同步信号。
提前十分钟打开,能看到他赛前练三分,每个点投五球,最后一个点必须连进三球才结束。
投丢就重来,镜头不会说谎。
你看到的不是一场普通发展联盟,而是一个18岁少年在倒计时的沙漏里,把每一次呼吸换成未来的工资条。
错过这场,下次再想看他免费打球,就得等开拓者夏季联赛名单公布。
那时候如果名字不在上面,就意味着他要回CBA重新攒筹码,时间成本至少一年。
发展联盟不等人,球迷可以宽容,球探只看当下。
来源:幻觉mNgD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