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1月16日,我国首台高能直接几何非弹性中子散射飞行时间谱仪(简称“高能非弹中子谱仪”)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验收并交付使用。这是中山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合作的项目,在超导材料、磁性材料、热电材料研究中都有大用。那我国这个“填补空白”的高能非
2025年11月16日,我国首台高能直接几何非弹性中子散射飞行时间谱仪(简称“高能非弹中子谱仪”)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验收并交付使用。这是中山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合作的项目,在超导材料、磁性材料、热电材料研究中都有大用。那我国这个“填补空白”的高能非弹谱仪,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呢?今天咱们就来比较一下。
高能非弹中子谱仪的核心是中子。所谓中子就是中性粒子,也即不带电。因为不带电,它就能突破磁场、电场限制,穿透到材料内部。当中子与材料中的原子核发生“非弹性碰撞”时,中子会改变速度与方向,通过观察这些变化就能反推材料内部的动态信息。这是高能非弹中子谱仪适合材料研究的原因。
1950年,加拿大人Bertram Brockhouse拿到博士学位,进入Chalk River原子能实验室工作,该实验室当时拥有中子束流强度最高的反应堆。Bertram Brockhouse在1950年12月,产生了利用慢中子研究非弹性散射的想法,之后成功搭建了三轴谱仪原型机,并于1955年对外公布了成果。
现如今国际上主要科技强国,都有自己的中子散射谱仪。美国散裂中子源SNS建设了高能非弹谱仪ARCS和低能非弹谱仪CNCS;日本散裂中子源J-PARC建设了高能非弹谱仪4SEASONS和低能非弹谱仪 AMATERAS;英国散裂中子源ISIS建设了高能非弹谱仪MARI和MERLIN,以及低能非弹谱仪LET。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造出了第一台中子衍射谱仪———跃进一号中子晶体谱仪。20世纪80年代初,在钱三强、章综院士倡导下,我国与法国合作建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热中子散射实验室,拥有6台中子散射谱仪和亚洲第一个冷源。但三四十年过去了,百meV以上中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在我国一直是一个空白。
2019年,中山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合作合作,中山大学与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合作,开始建设高能非弹中子谱仪。2023年11月12日正式建成揭牌,填补了国内空白。根据新华社2023年11月13日《我国首台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建成》一文,该设施“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另根据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几位作者一篇文章【胡泽,袁园,李历斯,任清勇,冯雨,沈俊英,罗伟,童欣.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及其应用[J].物理学报,2025,74(1):28-40】,该谱仪的设计参考了当前国际上同类谱仪的设计经验, 在此基础上做了两点改进: 一是突破了重复率倍增 (repetition-rate multiplication, RRM)模式和高分辨模式在中低能量区域无法共存的原理禁区,得到最多10个可用的入射能量,这是目前国际上最多的;二是设计了更为便捷安全的单束模式。
单从参数上看,我国这个高能非弹中子谱仪,与美国橡树岭SNS,日本J-PARC、英国ISIS等同类产品已经不相上下。而根据这次科技日报《我国首台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交付使用》的报道,在2023年11月该谱仪正式揭牌后,“经过两年多的调试,目前谱仪的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高能非弹谱仪填补了我国百毫电子伏以上非弹性中子散射的空白,为我国材料研究提供了新的利器,也为中国科技赢来了新的荣耀。中国科技工作者,超棒!
来源:科工洞洞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