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朝高宗时期,日本大化革新,使朝廷及皇室威望下滑,国内有战乱风险。后来朝鲜半岛的百济国被灭,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利益也损失殆尽。日本为了恢复皇室的威信,为了解决内外的困难,以存亡危机为借口,举全国之力出兵朝鲜。
唐朝高宗时期,日本大化革新,使朝廷及皇室威望下滑,国内有战乱风险。后来朝鲜半岛的百济国被灭,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利益也损失殆尽。日本为了恢复皇室的威信,为了解决内外的困难,以存亡危机为借口,举全国之力出兵朝鲜。
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与日本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海战。日军投入4万余人,战船1000余艘,唐军只有1.3万人,战舰170余艘。但空有数量优势的日本,溃不成军,永沉于白江口水底。
这是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战,也是东北亚地区一次具有国际性的战役,此战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日本老老实实呆在那一串岛上,不敢外出。
明朝后期,日本在重新一统后,野心高涨,要将明朝、朝鲜与日本三国合一。丰臣秀吉名义统一了日本,但大名领国制继续存在,地方上不服他的势力依然强大;日本给琉球、印度果阿、“高山国”、吕宋、朝鲜等原明朝的藩属国发送国书,要求这些国家背叛大明,臣服入贡日本。
各国都认为日本和他们一样都是大明的藩属国,大家都是儿子,凭什么你要当爹?所以无视了日本国书。
丰臣秀吉的威信在国内外都受到挑战,他以日本狭小,不利于生存为借口,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
明朝援朝抗倭历时七年,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与唐朝白江口海战的绝对碾压相比,胜利来之不易。日本也没有伤筋动骨,没被打疼的日本,在此后300多年一直到现在,继承丰臣秀吉遗志,强化对外扩张野心的人,一直不绝。
到了近代,日本积累的野心又一次次达到顶峰,以“存亡危机”为借口发动的对外战争更多。
19世纪末,日本国内资本主义发展引发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急需对外扩张以转移压力。此时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便以“维护朝鲜独立”“保障东亚和平”为由,宣称朝鲜局势已构成对日本安全的“潜在存亡威胁”,借机大规模增兵朝鲜,挑起中日甲午战争。甲午战争最终以中国战败告终,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日本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后经三国干涉还辽),勒索白银2.3亿两,彻底暴露了其侵略本质。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势力不断南下渗透中国东北,与日本在该地区的扩张利益产生冲突。日本随即抛出“俄国南下将扼杀日本在东亚的生存空间”的论调,将俄国的存在渲染为“直接威胁日本国运的存亡危机”。由此,日俄战争在中国的土地上爆发,最终日本获胜,迫使俄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承认日本在朝鲜的独占地位,并攫取了中国旅顺、大连的租借权及南满铁路经营权,将中国东北进一步推向半殖民地深渊。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重创日本,国内矛盾激化。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核心论调,宣称失去满洲的资源与战略空间,日本经济与国防将陷入“无可挽回的存亡危机”,以此为侵略中国东北制造舆论。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蓄意策划柳条湖事件,嫁祸中国军队,随后以“保护日本在满权益”为由突袭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发动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日本在短时间内占领中国东北全境,并炮制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将东北变为其资源掠夺基地和侵略扩张的战略后方,数千万东北民众沦为亡国奴。
占领东北后,日本胃口仍不满足,日本进一步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借口“防范苏联势力东扩”“维护日本在华生存利益”,将策动华北分裂描述为“日本生存的必要措施”,实质上是企图制造“第二个满洲国”,全面掠夺华北的煤铁资源。
1937年7月7日,日本以“士兵失踪”为由制造卢沟桥事变,宣称中国军队的“挑衅”已威胁到日本在华安全,随即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其官方宣传将这场战争包装为“解放亚洲”“维护东亚秩序”的正义之举,实则实施了烧杀抢掠的野蛮暴行,南京大屠杀等惨案震惊世界,至战争结束时,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数千万人。
随着日本侵华战争陷入持久战,美国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等制裁措施,英国、中国、荷兰等国也纷纷响应,形成所谓的“ABCD包围圈”(A为美国,B为英国,C为中国,D为荷兰)。日本将这一制裁渲染为“扼杀日本国家生存的致命危机”,宣称若不突破封锁,日本将“在数月内亡国”。
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同时出兵侵略东南亚,发动太平洋战争。其借口“为日本争取生存空间”“解放东南亚人民”,实则是为掠夺东南亚的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以支撑其持续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日本战败投降告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一战和二战以来的以“存亡危机”为幌子的侵略历史画上一个暂时的句号。
战后,在战胜国的监督下,日本制定了和平宪法。
和平宪法中有一条规定,日本不得再次发动战争,也不能参与战争。也就是任何国与国之间战争的事情,日本只能观看,不能参与。
但是,2015年,日本新安保法案,允许自卫队与外军联合作战。和平宪法被突破。
和平宪法还有一条规定,日本不能装备进攻性武器。但是,在2022年,日本通过《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日本可以在周边国家单方面改变现状时,主动使用武力,以使日本获得利益。这句话用大白话解释一下,就是说,中国不能解放台湾,中国解放台湾就叫周边国家单方面改变现状,日本有权利出兵,动用武力,从战争中获取自己的利益。
日本现在拥有10余种射程最远可达3000公里的反舰、对地导弹,和平宪法再次被突破。
日本在全国范围内翻新军事基建,大量储备弹药。而且,其军事基地大多与民用设施建设在一起。
日本还改造国内的机场,把原先的民用机场改为军民两用,这种寓军于民的伎俩,无异于掩耳盗铃。
今天,日本首相又高喊“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台湾有事就是日本存亡危机”。在2025年的今天,日本又一次祭出了“存亡危机”这个借口。
按照历史上日本的劣根性,当他们高喊“存亡危机”时,我们就要警惕了。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做好沿海地区面向日本的防御,因为日本是个擅长偷袭的国家。我们在海上航行的各种船,天上的各种飞机,都有做好防御。另外,国内也要加强防御日本人破坏的宣传和教育,因为潜伏在国内的日本间谍和被收买的亲日分子有很多。不可不防啊。
“存亡危机”,就是日本野心爆发的征兆。
来源:十二个太阳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