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地制宜发展冬小麦种植既能解决“冬闲田”问题,又能增加粮食产量,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我市高度重视冬小麦播种工作,广泛宣传动员,科学规划布局,将冬小麦播种任务分解到县、乡镇、村,充分挖掘有种植潜力的地块,确保将冬小麦种足、种好。
近日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
截至目前
我市完成冬小麦种植1690亩
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的105.6%
因地制宜发展冬小麦种植既能解决“冬闲田”问题,又能增加粮食产量,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我市高度重视冬小麦播种工作,广泛宣传动员,科学规划布局,将冬小麦播种任务分解到县、乡镇、村,充分挖掘有种植潜力的地块,确保将冬小麦种足、种好。
今年我市冬小麦种植目标任务为1600亩,其中,盂县和平定县各800亩,主要分布在盂县苌池镇、平定县巨城镇和娘子关镇。
为保证播种质量,秋播工作开始前,市、县农技专家就在麦种选择、土壤墒情监测、机播技术要点等方面给予各实施主体技术指导。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岳润庆介绍,在去年试种“长7080”小麦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又引进了“济麦23”品种。“济麦23”越冬抗寒性好、产量高、面粉能达到中强筋标准。播种后1周左右是麦种出苗的关键期,他们将持续关注冬小麦长势,为冬小麦种植试验区提供动态技术服务。
选择优质麦种的同时,我市各冬小麦种植试验区优先使用先进农机、集成应用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在盂县苌池镇的冬小麦种植试验区,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撒肥播种一体机按照提前设定的作业路线自动行进,不仅播行笔直,还能灵活调节、控制接行误差,有效避免漏播、重播问题,大大提高了作业精度。盂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介绍,精量播种不仅能节省麦种,而且能保证播行整齐、穴深基本一致,是从源头上保障作物增产的好法子。将来,小麦出苗会更均匀,农户后期进行灌溉、施肥、机收等作业也更容易。
种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积极推动冬小麦高产示范样板建设,才能更好引领群众尝试冬小麦种植。下一步,我市将严格按照我省发布的冬小麦“五补一促”抗湿晚播关键技术要求抓好田间管理,从播种开始就综合施策促进小麦早发芽、快出苗、育壮苗,力争实现冬小麦晚播不减产的目标。
来源:黄河新闻吕梁频道
